火盆烤热的童年

之乎者

<p>  小时候的冬季,天嗄嗄冷,狂风裹着暴雪刮在脸上,像猫挠一样疼。</p><p> 每当寒冬降临后,家里御寒越冬的唯一指望,只是一个小小的火盆。烤着火盆,我度过了寒冷的童年。</p> <p>  家里的火盆是祖辈传下来的,由铸铁锻造而成,状如脸盆,只是上沿更宽厚一些,直径约一尺大多,坐到用薄板煨成的裙座上稳稳当当,挪动起来也特方便。</p> <p>  一到冬天,火盆就被母亲从仓房里请出来,派上了驱寒取暖的用场。每天早晚,母亲做完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灶堂里的炭火,用炉铲撮到火盆里,再端到炕上,以此驱赶屋子里的寒气。</p> <p>  吃完晚饭,火盆自然成了一家人的核心。</p><p> 围着红彤彤的火盆,父母、哥哥、妹妹和我边烤着手,边漫山片海地唠着嗑。父亲、哥哥谈唠的往往是家国大事,对我而言,大都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可出于好奇,每次都专注地支楞耳朵倾听,也时不时地问上两句。</p><p> 围炉夜话中,听得最多的要数母亲的唠叨了。唠的多半是紫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务事,时而盘算,时而铺排,时而派工,分派给我的通常都是第二天打酱油、换豆腐之类的小活计,大事都让父亲和哥哥去办。</p><p> 以火盆为中心的“圆盆会议”,是母亲决策家务的良机,有时也借机发发牢骚,诉诉苦楚,说到心酸处,不免流下无奈的泪水。遇此情景,我们就都不敢吱声了,默默地陪着她倒完苦水。</p><p> 那时,家里真是太穷了。</p><p> 夜深了,一家人都躺下了,一会便进入了梦乡。窗外的寒风,在不停地呼号,撕扯着窗纸,不时发出滋滋滋的响声。</p> <p>  冬天的早晨,比夜晚还冷。</p><p> 炕上的火盆早已熄灭,只剩下了半盆灰烬。本来透明的玻璃,被雪霜捂个溜严,一絲光线也透不过来。用牛皮纸糊的棚顶和窗帘,挂着厚厚的青霜,睁眼一瞥,便顿生寒意。</p><p> 为这,一到早上,我就赖在被窝里磨蹭,迟迟不愿起来。</p> <p>  而母亲却早己起来忙碌了大半天。抱柴、生火、做饭后,照例把火盆端进屋里。</p><p> 接着就拽起我的棉袄棉裤,把里儿翻到外面,罩在火盆上烘烤,直到烤热了,才招呼我:“快起来,要不一会儿又凉了。”这时,我会一骨碌儿爬起来,麻利地蹬上棉裤、穿上棉袄,生怕穿晚了热呼劲儿散去。当我洗脸吃饭时,母亲又对着火盆给我烤上了棉手捂子和棉鞋。</p><p> 直到把我和妹妹打发上学了,母亲才吃上早饭。就这样,日叠一日,冬复一冬,穿戴着母亲烤热的“户外”行头,我走完了那段通往小学的风雪弥漫的童年小路。</p><p> 那条小路不长,有些弯弯曲曲,铺着厚厚的积雪,走在上面,嗄吱嗄吱地直响。那响声,穿过风,透过雪,响得那么冷彻,那么清脆、悠长,在我的耳鼓里好像从未停止过。</p> <p>  漫漫寒冬,难捱的不止寒冷,还有饥饿。</p><p> 在那饥寒交迫的冬日里,一家人能熬过来,自然少不了火盆的功劳。</p><p> 那时的饭桌是短缺时代的缩影,每天的主食不是高粮米粥就是苞米面饼子,吃的菜无外乎萝卜、白菜、土豆,几乎每顿都清汤寡水,见不到油星。每天晚上吃完饭,过不了两三个小时,不论大人孩子又都饥肠辘辘了。</p> <p>  为使一家人熬过漫长的冬夜,火盆便成了母亲的帮手。</p><p> 一到七八点钟,母亲就摸出四五个不大不小的土豆,分散着埋到火盆里,继而不时地用火铲拢拢火炭,好让土豆均匀受热。</p><p> 这时,我便眼巴巴地盯着火盆,恨不得马上吃到嘴里。过了半小时左右,估摸着土豆熟了,母亲熟练地扒开炭火,把土豆挨个抠出来,先是在火盆沿上磕打磕打灰,然后放在那晾一会儿。</p><p> 我有时等不及,没等土豆凉下来,抓起来就吃,实在太烫了,就左手倒右手,来回倒着个,边倒边用嘴吹着手,等到能吃了,把土豆一掰两半儿,几口就把一个土豆吞了下去。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总要提醒我:急啥,別烫着,沒人和你抢。</p><p> 也有的时候,母亲不给我们烤土豆,而是把大搪瓷缸子坐到火盆上,倒进一半玉米面,再放一勺白糖,熬成糊糊给我们充饥。</p><p> 那时侯,火盆上的“夜宵”虽如此寡淡,仅仅一土豆、一缸糊而已,可吃到嘴里却是淡中有味,那个香、那份甜,刻下了我一辈子都抹不掉的舌苔记忆。</p> <p>  童年的冬天早己成了故事,而火盆在我的心底却从未熄灭。</p><p> 火盆里燃烧着母亲的恩和爱!</p><p> 她烤热了我的童年,也温暖了我的一生。</p> <p> 撰稿:2017.6</p><p> 制作:2020.12</p><p> 插图: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