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磨课”,遇见更好的自己

赵慧英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磨”是一种品质的保障,文人常说“为吟得一字,捻断数茎须”,“课”更需多磨砺,方可“破茧成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12月1日,“大雪”还未至,寒潮已来袭。上午,王桂君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齐聚秦皇岛市第十中学,开展研课磨课活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娣和赵慧英两位老师分别针对初一、初二学生各自展示了一节作文课——《插上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和《始于颜值 动于情感 忠于思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娣老师的课,以数字游戏导入,瞬间引爆了学生的热情,接着带领学生认识了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辨析了二者的不同,“对话”小片段的练笔,再次引爆学生的创作热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赵慧英老师的课分三个板块展开,她站在阅卷老师审视作文的角度,分别从美字美句、真情实感、深刻思想三个方面教给学生如何评改作文。她凭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文章,使得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实丰厚,学生可操作性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工作室热烈的研课磨课开始啦!大家各抒己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赵慧英老师的课,周娲老师首先提出如果本课安排成连续的两节作文课来上,一定是学、练更到位,陈枫老师建议只取细节描写,王丽老师则提出可以设置具体的细节场景,比如老师假摔一把,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王娣老师的课,大家更是称赞其课堂活泼有趣!学生的想象更是天马行空!针对这一现象,金萍老师提出了教师是否应该引领学生“想象的方向”这一问题。付桂芳老师提出了“立意”在作文创作中举足轻重的位置,大家对此各抒己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针对大家热烈的讨论,工作室主持人王桂君老师最后总结为五个“问”。她认为教学内容的取舍是一种创意、一种思路、一种智慧,教师备课要有五个自问:一问是否抓住知识的关键点,准确把握教材最本质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点。二问是否找准最佳结合点,理清前后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衔接。三问是否能把握课堂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兴趣和智力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问是否突破教学疑难点,教师要能预见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化解和引导突破。五问是否预留课外延伸点,给学生留下课后探究内容,以激发学生课外继续探究新知。从这五个“自问”出发,王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方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老师的总结 ,明朗了一节好课的内涵和外延!全体老师深感受益!学习,我们永远在路上!今日遇见这样的“磨课”,明日必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期待下次活动中……</span></p>

老师

学生

磨课

王娣

赵慧英

是否

遇见

工作室

作文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