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

雨滴

<p>  认识大师兄,是在山阳诗社的微信群里。</p><p> 大师兄名叫辛中发,网名溪荫子,是高河某小学的老师,他因为擅长古诗、对联而闻名金乡,山阳书院刘院长邀请他进群里讲解诗词楹联的写作,大家都尊称他为“辛老师”,但是他很谦虚,坚持不让喊他辛老师,说:大家共同学习,都是兄弟姐妹,不要称老师了。</p><p> “不称老师,那称您什么?大师兄”?我本来就是开个玩笑,没想到他却欣然应允,而且非常开心。“好好好,这个称呼好,就叫大师兄”!</p><p> 于是,“大师兄”就成了我对他的官称。而且,几个师姐妹也都跟着起哄,也都这样称呼他了。</p><p> 学写古诗,首先从简单的对联学起。对联,是大家所熟悉的,就是过年贴的对子。对于怎样写,我们还都很陌生,这可是我们的国粹啊,不能丢。</p><p> 为了让我们弄请对联的写法,大师兄可是费了不少功夫,从简单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到难以理解的“三平尾”、“三仄尾”……都一一举例说明。从一个字的“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再到五字的,七字的……渐渐地,我们都能写出简单的对联了,学习一段时间后,有几个学员参加了网络平台举办的有奖征联,并且还获了奖,这让大师兄非常得开心,他的努力终究有回报了。</p><p> 在群里,整天大师兄长大师兄短的,大师兄长什么样,却是个迷。</p><p> 后来,“好好”小师妹邀我们诗社几个人在一起聚聚,才得以目睹大师兄的真面目。那天,我去得有点晚,大师兄早已到了,在酒店门口和“好好”说话呢,看起来约莫五十岁的年纪,身材魁梧,两目炯炯有神,只是带着太阳帽,感觉有点好像和季节不符,穿的衣服,干净朴素,透着一种乡土的气息,微笑的脸庞,让人感到很亲切。</p><p> 这就是大师兄!打过招呼后,他顺手把帽子摘了下来,这才明白他带帽子的原因——聪明绝顶了。</p><p> 大师兄不只是才识渊博,而且非常可爱。女服务员上菜,我和她说了几句话,忘记当时说得什么了,语气可能感觉像熟人,大师兄好奇地说:“你们认识啊?”我淘气地说“认识!”</p><p> 他还是有点不相信:“那你知道她姓什么?”</p><p> “我知道,她姓服!”</p><p> 大师兄还真的有点信了说:“还真的认识啊?她叫什么啊?”</p><p> “服务员”。</p><p> 大家终于忍不住了,笑得前仰后合的,大师兄也笑了,非常可爱。</p><p> 席间,大师兄喝得不少,话匣子也打开了,谈古论今,风趣幽默,我们几个虽然初相识,却像像多年的老朋友了。</p><p> 群里人都知道大师兄三大爱好:喝酒、钓鱼、写诗。大师兄也常以此打趣自己,我们也对他多了两种称呼,称他“诗神”、“酒仙”了。</p><p> 他说他钓的鱼,总计也得有上千斤了;喝的酒,加起来也有两缸了;写的诗,可以出厚厚一本诗集了。</p><p> 去年,大师兄去南方旅游,每到一个景点,就写一首诗。我们真佩服他肚子里装那么多诗,取之不尽啊。他写诗从不出律,用他的话说,他对格律的掌握,就如同运用自己手掌一样自如。他对诗词的理解,到了何等的境界了啊。</p><p> 大师兄爱读书,也喜欢收集,他经常在网上淘一些他喜欢的诗词书。这次聚餐,他就给我们每人带来一本,扉页上还留有他的签字,他希望我们多读书,以后才能写出好的诗来。</p><p> 他总是感叹,现在学写诗和对联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啊!于是,山阳书院公益学校创办的公益讲解课上,经常出现了大师兄的身影,他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着自己微博的一份力啊。</p><p> 据大师兄讲,休息的时候,他白天喜欢去河边钓鱼,享受那大自然的那份清新宁静。</p><p> 晚上,他喜欢和几个朋友,喝酒谈心。</p><p> 静下心来的时候,他就开始写诗了。</p><p> 这就是大师兄,爱酒爱诗爱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