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来源 <p> 一天早晨,孩子们在沙地玩耍时,高腾坤指着沙池里我们不经意间留下的脚印说:“老师,你看我的脚印和你的不一样。”夏梓鹏听到了,就在沙池里踩来踩去,说:“看,这里有好多好多脚印。”我将这一幕拍了下来,带回教室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p> <p> 小宝👧🏻:老师,我的鞋底有星星✨</p><p> 听到小宝的话后,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一个个抬起脚,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p> <p> 👦🏻周昊阳:我的鞋底像一颗小树🌲。</p><p> 👦🏻洋洋:我的鞋底有宝石。</p><p> 👧🏻梓涵:我的鞋底有米老鼠🐭!</p><p> 👦🏻康康:我的鞋底有很多线。</p><p> 👧🏻谢依彤:老师,我的鞋底有雪花❄️还有字母呢!</p> <p> 👧🏻大宝:老师,我和袁雨馨鞋子是一样的, 我们的鞋底也是一样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发现——数字的秘密</b></p> <p> 👦🏻邱梓淏:我的鞋底是彩虹的,凹进去的地方还有数字!</p><p> 教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咦,这个鞋底的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p><p> 👦🏻夏梓鹏:这个代表多少钱💰!</p><p> 👧🏻悦悦:这个代表的鞋子有多大!</p><p> 👦🏻康康:这个数字是号码!</p><p> <b style="color: rgb(1, 1, 1);">师幼小结:</b>原来不同的鞋子👟它们的鞋底花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鞋底还藏着鞋子的牌子和鞋子的尺码!</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教师的话:根据《指南》数学认知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通过观察鞋底,孩子们关注到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获得了数概念的发展!</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教师审议🤔</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b>鞋子是幼儿十分熟悉的生活用品。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小朋友炫耀:“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新鞋子。”孩子关注的往往是鞋子的颜色,鞋子上面的图案,很少有孩子关注鞋底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这次偶然的发现,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小脑袋里也冒出了许多许多的问题。我们将幼儿的问题记录下来,决定追随幼儿的脚步,开启一场“解惑之旅”!</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问题1——为什么沙池可以留下鞋印?</i></b></p><p> 天天在观察时发现了:为什么鞋子踩沙地上可以留下印子,踩在地板上就看不到呢?</p><p> 小飞:因为沙子软软的!就和超轻黏土一样,能留印子!</p><p> 大宝:因为这个鞋底摸上去硬硬的!</p><p> 绾桐:因为鞋底上有花纹。</p><p> 昊阳:我知道,因为鞋底的花纹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p><p> 芮悠扬摸摸鞋底:“老师,鞋底是凹凸不平的!”</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教师的话:看似普通的问题背后,藏着孩子们对事物的细致观察。通过调动孩子们的经验,我们感受到沙子、地板的特性是不一样的。</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问题2——鞋底的花纹从哪来?</i></b></p><p> 悦悦:老师,为什么不同的鞋底花纹都是不一样的?这个花纹是怎么来的?</p><p> 康康:是科学家发明的!</p><p> 天天:是有人做出来的,用刀刻的!</p><p> 悠扬:是科学家做的,颜色是颜料印上去的!</p><p> 教师:那到底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师幼小结</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原来呀,这些漂亮的鞋底都是工人叔叔阿姨打磨好模具,再通过机器高温热压一个一个印出来的。”</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问题3——我可以怎样留下花纹呢?</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画一画</b></p> <p><i><u>初次尝试</u></i></p> <p> 在画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提出来不会画鞋子的轮廓。还有的小朋友画好了,剪下来和自己的鞋子一对比发现小了很多,有的小朋友画的又很大,还有的小朋友把鞋子轮廓画成了方形……</p> <p> 针对孩子第一次的尝试,我们进行了欣赏和讨论。发现了周昊阳小朋友的鞋底画的很好看!我们来听一听他是怎么画的吧!</p> <p>现场演示⬇️</p> <p> 这个主意真棒👏🏻原来我们只要将鞋子脱下来,印在纸上画出轮廓,再对照花纹画下来就可以啦!</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教师的话:《指南》中指出,教师应该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在画一画的过程中,孩子已经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画的鞋底和实际鞋子之间的大小差异。这时,支持幼儿与同伴探究与分享交流来解决问题,也是给予孩子展示自己探究结果的机会!</span></p> <p><i><u>再次尝试</u></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我画的鞋底刚刚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画的鞋底的花纹像不像!这个31是我的尺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印一印</b></p><p> 当鞋底涂上颜料,还能蹦出不一样的火花呢!</p> <p> 瞧,在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脑袋里,鞋底可以变成蝴蝶🦋,变成小鱼,变成小兔,变成企鹅……是不是很神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我来设计</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b>活动中,还有的小朋友化身为了小小设计师。</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插曲——比一比</b></p><p> 在欣赏设计时,严颜和康康对谁的脚大产生了疑问!</p> <p> 康康:我的脚比你大!</p><p> 严颜:我的大!你的小!</p><p> 康康:那我们比一比!</p><p> 于是两个人就拿着设计好的鞋底比划了起来!</p><p> 悦悦:这样不准!比鞋子才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严颜:看我的鞋子👟比你的高一点吧!</p> <p> 康康:我们的号码都是28!是一样的!</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教师的话:《指南》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幼儿用独特的笔触去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通过画一画、印一印、我来设计等环节,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果真在给予孩子充分自由之后,他们又有了新的兴趣点!该如何知道谁的脚大,谁的脚小呢?他们在尝试、发现问题、探究及寻找中获得了许多新的经验!</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问题4——鞋底的花纹有什么作用呢?</b></p> <p> 洋洋:因为好看!</p><p> 悦悦:因为这个花纹和鞋上面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没有花纹,鞋子就掉下来了!</p><p> 我们将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请爸爸妈妈们带着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p> <p> 通过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查阅资料、观看视频,我们知道了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这样我们走路的时候就不会滑倒了。</p><p> 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我们还找到了许多通过增加花纹,来加大摩擦力的东西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煊煊给我们发来了视频解说⬇️</p> <p> 还有许多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发现哦!在幼儿园里也找一找吧!</p> <p>我们的记录⬇️</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教师的话: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参与者!对于鞋底纹路的作用,孩子们并没有相关的经验,爸爸妈妈们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与配合!孩子们在寻找、记录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发展!</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起来解惑</b></p> <p> 活动进行到现在,很多小朋友对“什么是摩擦力”充满了好奇!</p><p> 洋洋说:“摩擦力是用来防滑的!”</p><p> 梓淏说:“摩擦力是可以用来变快变慢的一种力量!”</p><p> 我们一起来看两个小实验吧!</p> <p><b style="font-size: 20px;">实验1</b></p><p><b>材料:</b></p><p> 两个同等长度的轨道、两块质量体积一样的圆柱体积木、一块布、两个一样的圆柱筒。</p><p><b>实验过程: </b></p><p> 将两个轨道一端架在圆柱筒上,让轨道像滑梯一样,在其中的一个轨道前面铺上布。两位小朋友拿着积木,同时从翘起的一端把积木放下去,观察一下两块同样的积木谁跑的更远呢?</p> <p> 教师:“你观察到了什么?”</p><p> 王亦凡:康康的积木停住了!</p><p> 羽萱:周昊阳赢了,他的积木跑的更远!</p><p> 教师:“看,这就是神奇的摩擦力!因为布的表面更粗糙,增大了摩擦力!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积木跑的更慢一些呢?”</p><p> 谢依彤说:“我可以给它做上花纹,增加摩擦力!”于是立马拿来了超轻黏土,动起手来!</p> <p> 看,拥有了漂亮花纹的积木,因为增大了摩擦力,赛跑能力一般般哦!</p> <p><b style="font-size: 20px;">实验2</b></p><p><b>材料:</b></p><p> 两本差不多厚度的书。</p><p><b>实验过程:</b></p><p> 教师将两本📖一页一页相互叠加起来,让两名幼儿分别抓住书的一侧,一起向后用力!你们能将它们分开吗?</p> <p> 瞧!摩擦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的多!</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教师的话:摩擦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在活动中,我们一直追随幼儿,并发现了摩擦力这一神奇的力量,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直观地帮助幼儿解惑,进一步加深幼儿的理解!</span></p> <p> 孩子们对于摩擦力还有许多的疑问,比如,摩擦力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摩擦力没有了会怎么样?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也将追随幼儿的脚步,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多方面支持,在探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