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门

红薯叶

<p>起义门,即老武昌城的中和门,坐落于梅亭山。历史悠久,故事多多,可细细去读。</p> <p>首义烽火</p><p>大型组雕以首义第一枪为历史背景,以真实历史事件再现抢夺楚望台军械库,攻打中和门,迎接炮队进城。</p><p>雕塑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图雕、镂雕的形式进行刻画,将树木、城墙建筑物融为一体,采用透视法突出人物战争场面,将起义部队的几个战斗场景连贯一体,形成最佳的艺术视觉。</p><p>雕塑所用材质为芝麻白花岗岩,规格为长25米,高6米,宽3.5米。</p><p><br></p> <p>元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率部征讨陈友谅余部,曾驻跸武昌梅亭山。在接受陈理投降时,闻第六子朱桢出生喜讯,于欣喜中表示:"子长,以楚封之“。</p><p>明洪武三年(137O年)封朱桢为楚王(称昭山)。十四年(1381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侧建"封建亭",树"分封御制碑"以纪念封土建制。朱桢在鄂思念父母,筑台梅亭山,常登临遥望南京,以寄感念。</p><p>楚望台由此得名。</p> <p>封建亭</p> <p>楚望台军械库遗址</p><p>清末,湖北新军在楚望台旧基上建军械库,1911年10日10日晚,起义军首先占领楚望台军械库,获大批武器弹药,并在此设临时指挥部,推举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指挥起义军连夜改克湖广总督署,取得武昌首义胜利。1956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