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浦口车站

金陵小子

<p>北风桐叶黄,洒满雨廊,站空台芜轨更凉。二三游人觅背影,人间情长。</p><p><br></p><p>岸寂苇花茫,波红鸥翔,夕暖大桥渡暗伤。半江寒水有满时,烟火如常。</p><p><br></p> <p>如果对浩如烟海的近现代中国散文进行排名,无论从何角度,如知名度、艺术性及思想性等,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列于前三甲,估计没什么大问题。区区一千三百多言,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无复杂的情节,近乎直描的叙事,特别是看到肥胖的身躯,拿着几个橘子,艰难地爬过月台,读者此时可能无声地与作者融为一体,流着泪静静地看着背影,体味人间伟大的父爱。</p> <p>《背影》一文打动人之处的关键是从日常小事来表述人间父爱的伟大。因为日常,所以平凡;因为平凡,所以受众甚广。任何人无论何等出身,现有身份如何,读后即使没有经历过此事,但回想一下一生父亲无声的关爱,都会浮想联翩。无私的母爱是人们最能体味及接受的永恒话题,自然也成为文学作品的常客。朱自清的《背影》则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散文的新主题——父爱。为此"背影"现在几乎成了父爱的代名词。</p> <p>《背影》一文故事的发生地为古都南京中山码头渡口的长江正北岸,浦口码头紧挨的浦口火车站。作为清末修建的贯通南北的津浦铁路的南端,在整个民国时期,仍至解放后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前,浦口火车站其热闹程度用语言还难以表述。特别对现代人来说,高铁航空的便利,真的很难了解辉煌了半个多世纪的浦口火车站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作为当时中国南北东西的要冲集结地,加上南京为民国首都,求学、打工、当兵、旅行、生意、公务等,各色各样的人流,每天周而复始地从全国四面八方向这里聚集、扩散,其盛况可以想象。毛泽东等绝大多数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均在此留下过足迹。</p> <p>虽然我也没见过繁华的浦口火车站,不过有幸曾经从该站下过火车。1989年分配来宁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一次去北京出差返回,回宁的列车因为大桥因特殊原因封堵,本要停靠南京中央门车站的列车改停在浦口火车站,刚下车天下起了小雨,心想麻烦了,可下车看连接月台的伞形长廊及走出站门看到连接候车大厅与码头的一百多米的大雨廊,一下子踏实多了。</p><p>尽管中学时学过《背影》,也知道浦口火车站,但因为要赶着回单位,错过了一次难得的寻觅《背影》的体验。不过上了轮渡,心里一直掂记着那英伦风格的宽敞的雨廊。几十年过去了,这种感受一直记于心间。</p> <p>今年初,疫情在家无事,翻阅朱自清散文集,又认真拜读了几遍《背影》,一直想认真仔细游览一下浦口火车站,可惜疫情好转后夏天的洪灾使轮渡又停航了一段时间。游览浦口车站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最近抽空用一整个下午实现了自己小小的夙愿。</p><p><br></p><p>乘车至中山码头,码头广场除了几辆待出发的公交车,用空空如也形容绝不为过,中山码头当时可是民国第一码头,不仅是中山先生灵柩过江处,也是刘伯成陈毅等解放南京过江后的第一站。</p><p><br></p><p>十分钟轮渡就过了江,浦口火车站已改名为南京北站,雨廊还是那个雨廊,大厅还是那个大厅,月台还是那个月台,整个英式建筑风格的车站还在那里,只不过除二三个游客,周围一片寂静,尽管车站广场周围的梧桐树参天拔云,可惜没了人气,没了喧嚣,不见卖橘者,更不见买橘者。初冬的北风虽不怎么寒冷,但被吹黄的梧桐树叶一直飘飘洒洒,整个车站似乎沉浸在梧桐树叶的海洋中。见到此景,心中只有物是人非、事过镜迁的感慨和失落了。</p> <p>参观过后,乘轮渡回中山码头,只见落日西垂,江面上江鸥飞翔,被映红的江水滚滚东流,与两岸的白茫茫的苇花构成了一幅精美的油画。抬目东望,雄伟的长江大桥在夕阳照耀下更加壮丽。在赏美景的同时,突然涌出一丝悲凉之意,因为大桥,浦口火车站及中山码头被冷落,谁能保证若干年后取代车站的大桥不会被"抛弃",最后也变成文物被保护起来?浦口车站给我们留下了背影,大桥你将给人们留下什么呢?</p> <p>本文词、图及文字均为原创,转载及引用请注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