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涅槃重生的圣母大教堂-德累斯顿地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二战时被摧毁,1994年至2005年通过世界各地的捐款的得以重建,耗时11年,花费1.79亿欧元。43%的建筑材料取自废墟并且恢复到初始位置,因此黄褐色的外墙镶嵌有黑色石块,形成斑驳的特色。</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二战后的圣母大教堂。(历史照片)</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塞帕歌剧院</span></p> <p>来到德国东部-德累斯顿是意外的惊喜,原本在行程计划之外,它是这趟东欧之旅中最有意义的一段。这些巴洛克式建筑上的黑色残骸似乎能让你穿越时空去感受那时候的“德累斯顿大轰炸”有多么残酷。</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一幅关于德累斯顿最著名的照片摄于老城宏伟的圣母教堂顶层。幸存的基督使徒雕像伸着左手,目光一如既往地俯瞰全城,只不过,“使徒”看了几百年的德累斯顿已成瓦砾堆。</span></p> <p>在1945年情人节前夕,英国皇家空军出动了796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向德累斯顿投放了1478吨高爆炸弹、182吨燃烧弹,从13日晚12点一直炸到14日早晨。2月14日午时,美国陆军航空兵的第八航空军也加入轰炸,311架B-17轰炸机再次向德累斯顿投放了771吨炸弹,使德累斯顿化为人间地狱。</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大约78000所住宅被完全摧毁,25000人在大轰炸中丧生, 64500人无家可归,整个城市接近毁灭。</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以这场战役为背景的文学著作有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span></p> <p>电影《德累斯顿大轰炸》</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二战前德累斯顿是德国军工、汽车制造、照相机(世界上第一台单反相机在这里诞生)、钟表制造和医药、高级食品的生产中心,是德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span></p> <p>德累斯顿人能够“修复”这座城市,首先是因为德国人异乎寻常的理性和细致,轰炸结束后,他们居然还能在多达18000000立方米的废墟中辨认出重要建筑的残件,将它们逐一收集编号,并有条不紊地存放起来以待来日。</p> <p>德国文学家豪普特曼曾说:“谁如果不会流泪,就来看看被炸后衰败的德累斯顿。”而前德国总统科勒在圣母大教堂的落成仪式致词中,对其给予了补充:“谁如果失去了信心,就来看看重建后的圣母大教堂!”</p> <p>在盟军对德累斯顿的大轰炸中,有一幅壁画奇迹般免于大火,也没有被炮弹损毁,基本保持了几百年来的样子,这就是德累斯顿宫一侧外墙上的《王侯列队图》。</p> <p>这幅图全长101米,用2.5万块梅森瓷片拼成,记录了韦廷家族的35位王侯,也记录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这些王侯骑马列队出行,加上随行的学者、艺术家、工匠、士兵、儿童和农民,总共94人。壁画作者是瓦尔塔,它最早只是一副壁画,直到后期才改成了瓷砖拼画。</p><p><br></p><p><br></p> <p>这里也曾是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取景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