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这是香积寺吗?</p><p class="ql-indent-1">准确地说,这是王维笔下的香积寺吗?</p><p class="ql-indent-1">古木在哪里?危石在何处?如果说世间千年沧桑,森林已被伐光,危石亦作它用,那么云峰怎也不见?深山更无踪影?</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p><p class="ql-indent-1">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p><p class="ql-indent-1">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p><p class="ql-indent-1">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诗《过香积寺》。记得第一次读到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作时,就被诗中的描摹所深深吸引并向往之!</p><p class="ql-indent-1">瞧:云峰、古木、危石、青松、空潭,不仅字字精练,扣合寺院身分,而且也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这座幽深僻静的寺院隐藏于俗人难至的山林之中。</p><p class="ql-indent-1">正因为如此,2020年11月29日,随同德平、荷萍、小丽一同前往心仪已久的千古名刹香积寺前,还操心要穿上一双便于登山的旅游鞋。</p><p class="ql-indent-1">然而,大失所望,来到香积寺,还没进山门就已经疑窦丛生了——眼前,座落于香积村的香积寺,哪有一丁点幽深僻静的影子呢?道路开阔,四通八达,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其高度还远不及东侧葬有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神禾塬。</p><p><br></p> <p class="ql-indent-1">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来不及细想,先跨入山门,以了当初欣赏《过香积寺》的第二个心愿。</p><p class="ql-indent-1">史料记载,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创立的第一个道场,也是日本净土宗的祖庭。王维写《过香积寺》时,此寺至少已建起半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了。诗的题意是写经过或是拜访山寺,但全诗均以周围景物烘托映衬香积寺的幽深僻静,没有一句正面描写寺内的景象。因此,数十年前欣赏此诗时,除想着一定要找机会亲身去感受那“数里入云峰、深山何处钟”的仙境氛围外,第二个愿望就是能进入寺内,探访一下众僧的生活。毕竟,对于我等俗人来说,那是一个神秘的场所。</p><p><br></p> <p class="ql-indent-1">入得山门,天王殿、碑廊、钟鼓楼、大雄宝殿以及僧房、斋堂……从建筑上来讲,中国的寺庙基本遵循着同一种规制,长着一个模样。但对于僧人们在这里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有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可能许多人也和我们一样,是想知却不得知的。</p> <p class="ql-indent-1">好在我一老友几年前曾写有《夜宿香积寺》一文,对寺内的情况有详细介绍。</p><p class="ql-indent-1">老友的岳母当年在香积寺皈依佛门,由于这个原因,几年前有机会享受了一下云游挂单和尚的待遇,在香积寺一个单间僧房小住了几日,并和僧人居士一起在寺里斋堂用餐。他记录下的香积寺的规矩,让我等对出家人的生活起居多少有些了解。</p><p class="ql-indent-1">在此,不妨将老友的记录转述如下:</p><p class="ql-indent-1">“早上三点半打板。四点钟上早殿。五点钟早斋。七点十五击鼓。七点半佛事。九点四十五击鼓。十点上供。十点半午斋。十三点十五击鼓。十三点半佛事。十五点四十五打板。十六点晚殿。十七点三十药石。十八点十五击鼓。十八点半佛事。二十一点养息。”</p><p class="ql-indent-1">“寺规很严格,这里没有娱乐,没有电视,晚上九点熄灯睡觉。早上五点就吃早饭。念完经伙房的僧人给每人的碗里打饭菜,无非馒头、稀饭、红薯、白菜。吃饭时,整个斋堂鸦雀无声,连耳语也没有。吃完饭僧人们用馒头将碗底的残汤,剩饭都擦着干干净净,以表对大自然馈赠的敬畏。”</p><p class="ql-indent-1">“千万别说出家人图清闲不干活有饭吃。他们是替世间俗人例如我等在修行赎罪。消除罪孽,乞求来生,是高尚无比的舍生取义。”</p><p class="ql-indent-1">最后,老友感慨地说,出家人的规矩很严格。一天之中没有多少休息时间。没有多少时间想其他的事情,做其他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晨钟暮鼓,面对青灯、黄卷、古佛,没有超人的定力和执着的信念是很难坚持的。</p> <p class="ql-indent-1">在寺院最后边的古塔台基上,一位身着法衣、脚穿布鞋的僧人,正在礼佛绕塔。我们上前搭讪,人家目不斜视,面无表情,理都不理,依然以每步30厘米左右的小步,缓缓向前,似乎生怕踩死一个蚂蚁,也似乎是独自漫步在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indent-1">鼓乐齐鸣,木鱼声声,一场法事正在进行。众多信徒在僧人的带领下,依次来到一座殿前,齐声唱诵佛经。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场面极其肃穆,神情极其虔诚。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老友的记载不虚。</p> <p class="ql-indent-1">香积寺内面积不大,对于我等俗人来说,最值得一看的崇灵塔。唐高宗永隆二年,即公元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大师功德修建了这座塔,因此崇灵塔也叫善导舍利塔。塔系青砖砌成,密檐仿木结构,外观奇古秀丽,塔门额上嵌有砖刻“涅磐盛事”四字。历经1300年之风雨浸蚀及地震、兵燹之灾,仍巍然耸立,让人敬仰。</p> <p class="ql-indent-1">王维的《过香积寺》千古传诵,寺院内总应该有一方大大的碑刻吧?可寻遍寺院也不见其踪影。一时间,进寺前的疑惑又涌上心头。</p><p class="ql-indent-1">有人考证说,王维笔下的香积寺,应为位于河南汝州市风穴山中的风穴寺,隋朝时曾称香积寺,因为这里的山势、林木都与王维诗中所述相似;也有人说,此诗是诗人经过香积寺前,曾在秦岭山中涉荒穿幽,来到寺前有感而发;还有人认为,香积寺原本在山中,后来改迁到此处,等等。</p><p class="ql-indent-1">然而,上述所说都难以服众。原因是河南汝州香积寺在唐朝重修时,已改回原名风穴寺,唐朝诗人王维即使经过此地,也应写《过风穴寺》才对。至于第二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如今香积寺的位置,距离秦岭远得即使开车大约也要近一个小时的。此外,正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分别建在大慈恩寺和荐福寺里一样,香积寺内那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崇灵塔,从没迁移过。寺随塔建,因此说,香积寺原本在山中的说法也经不起推敲的。</p><p class="ql-indent-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怀着这样一种不可名状的心情走出山门,回望书有“净土祖庭”牌楼,突然想到了寺内介绍净土宗不同于其他佛教宗派的修学之法,顿感茅塞顿开、如饮醍醐。</p><p class="ql-indent-1">寺内介绍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净土宗修行不讲究念佛要进道场,要广研教义,熟读经书,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无论住行坐卧,只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行。一句话,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就可达到修行的目的。</p><p class="ql-indent-1">哇哇哇,这不正是人们常说的,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只要心中有佛,处处都是道场吗?</p><p class="ql-indent-1">原本世间无法,本心才是真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何必再为是香积寺此还是彼而烦恼?一切顺应机缘,任其自然不是也挺好吗?</p><p class="ql-indent-1">哦,明白了,尽管不时有人质疑,但主流观点还是“《过香积寺》为王维经过长安时所作”。这也可以说是随缘吧,随缘香积寺。</p> <p class="ql-indent-1">走下香积寺时,瞧着台阶下的广场有些眼熟。想起来了,这不正是陕西某高官落马前,穿着黑衣黑鞋、打着一把黑伞参拜香积寺留影的地方吗?</p><p class="ql-indent-1">“去过香积寺,平安又无事”。看来,这句话是对心中有佛的人说的。只要心中有佛,处处都会得到保佑;心中如果无佛,靠临时抱佛脚,请来天王老子也不好使了。</p><p class="ql-indent-1">呵呵!</p> <p> 部分照片为荷萍、德平、小丽提供,一并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