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汉口解放公园镇园之宝-灵芝峰

禺草号汉阳

<p><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  说解放公园镇园之宝-灵芝峰,就得从清朝康熙初年说起,经过元末和明朝至清朝,从“安南花园”到“江园”,横亙三百余年多次易主,其园内的山(栖凤山)水(九莲池)及楼台亭榭,除累次更名外,花园大小变化不是太大。自都察院左都御史位置上引退的江蘩1回归汉阳故里。先是在凤凰山南购得萧氏林园,后又在凤凰山北辟一林园,统称为“江园”。据考证,江园前身是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领袖徐寿辉在汉阳建天完政权新都的遗址,即王府岭所在地。清同治《续辑汉阳县志》中记载:“徐寿辉天完国都在汉阳城西北隅,今凤栖山下王府岭是其遗址也”。古汉阳城西北隅是指今汉阳公园一带,今汉阳公园内还建有红巾轩和红巾湖,这是对当年农民起义军建都于此的纪念。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 江蘩选王府遗址建造江园,显示出他独到的眼光。江园地处龟山与凤凰山之间,大门的具体位置就在今天的凤凰巷12号“汉阳树公园”正门左右,当年的“江园”面积,是现在“汉阳树公园”加“汉阳公园”加中间市政用地,是一处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当年江园之胜景,清文人陈国儒描述:“赤城烟景,绿树参差,水光山色,交相掩带,亦郡西之胜慨也。” </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清乾隆初年,宋氏从江氏家族中购得江园,继续在园中添置景物,装点宋氏林园。他从浙江购得由太湖山石精心制作的一座灵芝峰用木船运至汉阳,搁置于园中北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 据说此灵芝峰原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2所收藏于自家园中的宝物,后此园与灵芝峰一同被汉阳宋氏家族购得。园中除庭园楼榭湖光山色外,南有(明朝中期)王轶祖上所种的银杏树,北有新运进的奇石灵芝峰。</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清道光初年,汉阳同善堂购得宋氏园林。清同治年间《汉阳县识》作者张敬亭3之弟张直夫购得此园,这是隔代外甥购回娘舅的家园(柏泉三甲张氏第九世老祖母江兰5出嫁前就住在“江园”) ,并将此处改建为“春茂花园”,其本族支堂号为:“张教忠堂”。因连年军阀混战不久失去了部分土地;1922年张季郁与亲家万挥伯合股的“谦丰银行”亏空倒闭清盘,正遇爱尔兰传教士置地,</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23年爱尔兰传教士在汉阳显正街的诊所开业,后取名为圣·柯隆伴医院(现显正街122号武汉市第五医院),外加市政不断扩建用地,其“银杏轩”面积又缩小不少,“银杏轩嗣主”张季郁4将自己使用的书斋命名为“怀清斋”,西冷印社创始人之一王褆特为“怀清斋”丹书斋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 张敬亭在《汉阳县识》中写到“江氏辟园罗石,在康熙初年。”另外他还记述了江园遗址的情况:“城西迤北数百武,为同善堂,其西偏旧有别业船舍、角亭、回廊、曲榭,颇极疏密之致。园中封土为台,砌石为山,下则窟径斜行,上则栽花种树,部署尤为井弗。”张敬亭还写了一篇《灵芝峰记》,对他童年时所见灵芝峰作了记述:“余童年游其所,堂主人指石之搥手立者,告曰:此灵芝峰也。竦仄其貌,嶙峋其骨,故李笠翁(李渔号笠翁)废园物。宋氏编木筏载而浙吴楚,废置其园。后废数百人力,始徙此。”</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 灵芝峰高约丈余,耸秀灵巧,就像一株巨大的灵芝。灵芝峰虽然由人工雕刻而成,但丝毫看不出雕琢痕迹,其透漏空灵,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当年灵芝峰为主人钟爱,视为镇园之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 解放之初“汉阳公园”还未建立,为保护灵芝峰这一珍贵历史文物,特将灵芝峰整体移迁至汉口解放公园内,同样视为镇园之宝,藏于该园南边的奇石园中。1956年汉阳区政府在春茂花园的基础上,建了当今的汉阳公园。</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1985年武汉园林部门,在寻觅珍贵树种科考中,发现这株古银杏(树)耸立民宅间,根据树龄定为武汉市的树祖宗。原本属于春茂花园内的银杏树,从此获一盛誉,贵称汉阳树,承担起传承汉阳文化的重任。是年,政府出资迁走民居,修建成汉阳树公园供游人赏阅。(武汉市汉阳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 如今“春茂花园”中的两件宝:汉阳树(古银杏)和灵芝峰,仍继续供民众欣赏及为三镇争光添彩。汉阳树早已名扬神州,而汉口解放公园奇石园中的灵芝峰,其风采却鲜为人知,不知情的善男信女竟去祭拜旁边的龟石……</span></p> 武汉解放公园镇园之宝-灵芝峰 <font color="#323e32" face="SimSun">张敬亭《灵芝峰记》中的灵芝峰</font> <font color="#323e32" face="SimSun">竦仄其貌,嶙峋其骨,的灵芝峰</font> 现珍藏于武汉解放公园奇石园园内的灵芝峰 现汉阳树公园内的古银杏-汉阳树 <p>汉阳银杏轩主张行方直夫父珍藏之章。古杭王褆篆制</p> <p>汉阳张氏银杏画藏(古杭王褆篆制)</p> <p>王褆(王福厂)丹书“怀清斋”</p> <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注:</span><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1.江蘩,字采伯,号补斋,拔贡,湖北省汉阳东江堡(今汉南区东江村)人。张三异次子张叔珽妻子江兰的哥哥。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任灵宝县令。当时灵宝田地荒芜,钱粮赋税奇重,人口逃亡过半,但荒地钱粮照旧征纳,造成历年积欠,民不聊生。江蘩实地考察后,单骑赴大梁(今开封市),三次呈文,获准免除正粮银九千余两。而后招集流散人口,劝农兴商,经过三年休养生息,民气复苏。继而创办桃林书院,重修黉富(学校),延揽人才。善断疑狱,尤以调陕州审槐树案,口碑百载。康熙三十年(1691年),主修《灵宝县志》四卷。又修复文庙、夏直臣祠、函谷关和南关城楼等,以重教化。治灵七载,政绩卓著。为此,邑民在县境内特建江公生祠多处。康熙二十五年升为侍御史,后任都察院左都御史。</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2.</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50, 62, 50);">3. 张行简(1835-1906),字敬亭,号儒三,湖北省汉阳柏泉垸子湾(今东西湖柏泉农场)人。张三异七代孙。15岁入县学,17岁为廪生,24岁列副榜,32岁中举。初任水部郎官,不久改任知县,又改选为蕲水县学官,候选国子监学正。后弃官退居,以著书立说和教子孙读书为事。同治十年(1871),张行简将其父亲在柏泉张氏族居地的遗产水田十五石八斗,全部捐作祠产(张氏宗祠),其收入用作祠堂训蒙义学。光绪十五年(1889)冬,张行简在西湖中绳草场旁黄脚湖修筑“救命墩”一座,救助夏秋水涨船泊翻覆溺水之人。 </span></p><p>4. 张仁芬(1868-1935),字季郁,号桂荪,晚年号簠庐退叟,(今东西湖柏泉农场垸子湾)人,是近代著名慈善家、收藏家。张仁芬祖居汉阳西门外,丁酉年(1897)“援例入官”,在朐浦(今连云港板浦镇)和东台安丰任盐务官员,两袖清风政绩卓著,离任时授万民伞、颂文、和靴留安丰“四圈门”,以示廉政清明什么也不曾带走......戊申年(1908)七月,张仁芬迁居淞沪,辛亥革命时组织商会捐钱送物支援革命军,维护汉阳治安。建立民国后开始潜心收藏,自起斋名曰:“怀清斋”,取自唐·储光羲《游茅山五首》:“平生非作者,望古怀清芬”即:传家敦孝友,之意。 1931年武汉发大水,歆生路(江汉路)上能划船,汉阳柏泉更是汪洋一片。宗亲涌向地势较高的汉阳钟家村,投奔四老爷(张季郁),张仁芬携三房儿孙到汉口泰兴里,从此在那租房住。张仁芬于1935年逝世,享年六十九岁,其长子早逝,其嫡孙张世模,继承衣钵亦喜收藏。</p><p>5.江兰(1667—1696),女,汉阳县人,同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张叔珽(另有传)妻。出生于书香、官宦世家。父亲江道殷为进士,官至按察使;长兄江蘩由拔贡生官至监察御史;兄江藻由岁贡生官至刑部员外郎;弟江芑为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江兰自幼聪慧,受家庭影响,博览群书,闲来赋诗言志,有《倚云楼集》行世。摘自《东西湖区方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