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小楼夜夜听风雨,一晚冬寒降赛事;铁马冰河上讲坛,坐看青竹变琼枝。十二月三日---四日,在各学校的大力支持,选手们的充分准备,教研师训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平利县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大赛如期举行,来自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的一百零一名青年教师带着青春的梦想走进了赛场。 </p><p> 赛事紧张有序,小学语文组十八位选手的课堂精彩纷呈。年轻的选手们似夏日的荷花,展露锋芒,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作为观望者,欣慰地看到了年轻选手们的成长,同时也看到了选手们在课堂教学和校本研修中的不足和迷茫。</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精彩课堂及亮点</b></p><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教材处理精细化</b></p><p>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在转化为学生吸收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教材的有效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石,二十分钟的课对教材的处理要求更为严格。选手们在一个半小时的备课中,精读教材,既从宏观上把握了每篇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又深入课文内部,深挖教材内涵,深入到教材的细微之处。 比如,《盘古开天地》一课对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变化一段的处理,教者从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形象,想象朗读;从文段的内部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语句的表达方式和层次,然后细化到省略号,借用省略号的作用,在想象中进行语言表达,感受人物的伟大。</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二、语文要素目标化</b></p><p> 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中语文训练的一条主线,包括学生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在对新教材一年多的使用过程中,老师们对语文要素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起来,并能在教学中以此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进行落实。无论是说课还是上课老师们都把语文要素确定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让课堂教学有方向,有实效。比如,《爬山虎的脚》围绕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和细致、连续观察“,聚焦三、四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反面”“枝状的”“六七根”体会语言的准确,抓住“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个句子体会语言的生动,抓住“巴”“拉”“贴”“爬”“原先”“现在”等词语体会作者的细致、连续观察。明确的目标,扎实的落实,形成了有效的课堂。</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三、教学过程理性化</b></p><p> 教学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德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在教学中,老师们不再以热闹作为课堂教学的氛围,而是以知识学习的科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遵循学习知识的规律,让知识真正内化于学生心中。比如,问题策略单元课文的教学,选手们都能按照培养问题意识,发现提问角度,学习提问方法,练习不同角度提问来提升提问能力,达到对知识的明了,对知识的融汇,对技能的熟练。</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四、课堂评价多元化</b></p><p> 课堂评价是推动课堂进程、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了改革学生的评价的方向:树立科学成才观念。教学中,老师们都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能力、习惯、思维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比如:用语言激励,用目光鼓励,用赞扬奖励,用展示鞭策,用互动促进等多元化的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也让课充满了灵动。比如,在提问策略单元的课文学习中,学生使用便利贴记录自己提出的问题,梳理后,将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扮演展示,大大鼓励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达成了阶段性的学习评价。</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教学现象及建议 </b></p><p> 相比往年的赛事,今年的选手更趋于年轻化,大多是参加工作不到十年的青年教师,部分还是参加工作两三年的特岗教师,工作经验积淀不够,对教材解读不准,教研能力不强,缺乏课堂教学应对机制,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卡顿、冷场、平淡、繁琐、无效等教学现象。</p><p><b style="color: rgb(1, 1, 1);"> (一)环节脱节式</b></p><p> 《蟋蟀的住宅》教学片段环节一:揭示课题……</p><p> 师:读完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p><p> 生一:难道蟋蟀也有住宅吗?</p><p> 师:好</p><p> 生二:蟋蟀的住宅什么样?</p><p> 师:好</p><p> 生三: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建造出来的吗?</p><p> 师:好···</p><p> ·-------</p><p> 环节二:整体感知</p><p>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简要分析:</b>1.环节一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凌乱,教师没有规整的评价,势必让课堂的热度慢慢冷下来。2.质疑的问题没有梳理,学生提问质量没有提升。3.学生的质疑与第二环节教师设置的思考问题处在两个层面,毫无联系,让环节一没有了在本节课存在的意义。</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教学建议</b>:通过教师的评价把质疑环节变为对第二单元提问策略语文要素的巩固运用。梳理有效问题,提炼能涵盖全文内容的问题,为整体感知打基础。教学思考: 如何探寻文本的教学价值和课堂的教学价值。</p><p> </p> <p><b style="color: rgb(1, 1, 1);">(二)繁琐分析式</b></p><p> 《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p><p> 师:我们一句一句来看,第一句写了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p> 生:由嫩红变嫩绿。</p><p> 师:不几天你读出了什么?</p><p> 生:连续观察</p><p> 师:接着写了叶子的什么?</p><p> 生:叶子的位置师:是吗?叶子长在什么地方?</p><p> 生:叶子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p><p> 师:你是说叶子在长在墙上。师: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前面就是写什么时候的叶子?</p><p> 生:小时候的叶子</p><p> 师:由刚长出的嫩叶到长大了的叶子,作者对叶子进行了连续长期的观察。</p><p>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简要分析:</b>1.此环节是对文本第二自然段的精读片段。教师充分发挥着引导的作用,但是大多的引导都指向了课文内容,陷入了对内容进行繁琐的分析之中,淹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没有抓住学生的学情将教学引向核心教学点。</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教学建议:</b>将对内容的学习转向对表达的学习。设置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问题。比如:学习本文段可以设置两个不同层面,学生又能够去探究的问题:一是文段从哪几方面描写了叶子的美,一是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连续观察?</p><p> 教学思考:如何让新理念落地课堂? </p><p> </p> <p><b style="color: rgb(1, 1, 1);">(三)凌乱无招式 </b></p><p> 《暮江吟》教学片段 </p><p>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谁的诗?</p><p> 生:李白师:你们还喜欢读谁的诗?</p><p> 生:杜甫、杨万里、王维、苏轼、白居易</p><p> 师: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猜猜这个诗人是谁?(故事略)</p><p> 生:白居易</p><p>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p><p> 生:我们通过,我们老师讲过</p><p>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暮江吟》。我们来看这个“暮”字是什么意思呢?</p><p> 生:“暮”是日暮的意思师:哦,就是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你看,下面还有个“日”子,就是指太阳。那“吟”又指什么?</p><p> 生一:吟诵</p><p>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哦,你用组词来理解的</p><p> 生二:可能是唱歌</p><p>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p><p> 生:因为有“口”字旁</p><p> 师:请大家结合注释说说</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简要分析:</b>1.问题凌乱不知道引向哪里,走到哪里算哪里。2.对学情把握不准,没有基于学生已知的学习经验和基础。3.引导方法不机智,不巧妙。</p><p> 教学思考:如何让引导更具启发性?</p> <p><b>(四)风平浪静式</b></p><p> 《观潮》教学片段</p><p>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p><p> 生: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p><p> 师: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顺序的?生:从课文中发现的</p><p> 师:好。老师将你们的交流写在黑板上。</p><p> 师: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潮来前的画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画面。</p><p> 师:都读完了吗?江面什么状况?</p><p> 生:风平浪静</p><p> 师:江边的人们是什么情况?</p><p> 生:人山人海</p><p> 师:你从昂首东望感受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p><p> 生:期盼</p><p> 师: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谁来试着读读</p><p> 生:老师,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人们急着想看潮。</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简要分析:</b>1.对教材解读不够,没有解读出教材的核心价值,只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2.不知如何引导学生想象画面。3.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感受。</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教学建议:</b>1.加强对文本的解读能力。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比如:横卧是什么样的景象?如隐如现中你看到了什么?人们是如何昂首东望的?等什么,盼什么?3.及时处理学生的课堂生成。 </p><p> 教学思考:如何让引导走向教学的核心价值? </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解决策略及探索</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 让语言文字散发课堂生命力,解决教什么 </b></p><p> 语言文字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沉睡在文本中一颗颗宝石。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唤醒它,让它焕发生命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它的光芒和魅力,真正实现文字本身的价值。 </p><p> 《观潮》教学片段 </p><p>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词语锦囊,我们一起来认领吧 </p><p> 生:花团锦簇 红叶似火 大雨倾盆 </p><p> 师:你从哪个词语,仿佛听到了声音?</p><p> 生:我从“大雨倾盆”一词仿佛听到了哗啦哗啦的雨声。</p><p> 生:我从“红叶似火”一词仿佛看到一片片火红的枫叶。</p><p> 生:我从“花团锦簇”一词仿佛看到一簇簇开得鲜艳的花,闻到了花的芬芳。生:……</p><p> 师:你看,你们多会读文字呀,把一个个词语都读“活”了。接下来,你会从文字中听到更多的声音,看到更加壮观的景象。</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点评:</b>这是教学前的互动环节,互动的内容于后面的教学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紧密相连。开课点燃了想象的活花,在想象中听,在想象中看,在想象中闻,赋予了文字温度,热度和厚度,让文字有了生命力,易于被学生吸收。为后面想象大潮的声音、样子、壮观的景象埋下伏笔。</p><p> </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二、让教学策略焕发课堂生命力,解决怎么教</b></p><p> 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切合学生认知所实施的教学措施。好的教学策略应是悄无声息地潜入到教学中的,既切合文体的特点,又能推波助澜,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p><p> 《暮江吟》教学片段:</p><p>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首诗,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p><p> 生:太阳、江水、夜晚、露水、月亮</p><p> 师:诗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p><p> 生:残阳是说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的样子,已经残缺了的太阳。</p><p> 师:你能读出这时候太阳的状态吗?</p><p> 生:(读出慢慢让太阳落下,洒向江面的感觉)。</p><p> 师:瑟瑟是什么颜色?</p><p> 生:请大家看注释2,这时候的江水是青绿色,还有一半是红色。</p><p> 师:请你读出江水中青绿色和红色的不同。</p><p> 生:(读出叠词的节奏和单音词的暖) …….</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点评:</b>这是初读古诗《暮江吟》的一个教学片段,目的是读通诗句,读懂诗句,读出节奏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圈画、诵读、结合注释、生活经验等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景物的特点,读懂诗句的意思,读准诗行的节奏。</p><p> </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三、让教师引导彰显课堂生命力,解决教到什么程度</b></p><p> 《学记》中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段话阐述了启发教学的经验。在现代教学中,很多时候,学生的读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教师的引导力则是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关键力量。</p><p> 《题西林壁》教学片段</p><p> 师:自由读古诗,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观察了庐山?圈画出关键字。</p><p> 生:作者横、侧、远、近、高、低六个角度观察了庐山。</p><p> 师:横着看是怎么看?</p><p> 生:从正面看。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山岭?</p><p> 生: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岭,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林。</p><p>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座一座连着的山岭,手拉着手,走向远方。</p><p> 师:我们都是生活在山里的孩子,对大山是一点也不陌生,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发挥你的想象,在小组里说说你从哪个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p><p> 生一:我是从高处往低处看的,看到下面的山就像一个个小人,被我踩在脚下。</p><p> 生二:我从远处看的,庐山中云雾缭绕,山中的景物时隐时现。师:哦,有白云深处有圣仙的感觉</p><p> 生三:我从低处向高处看,山很陡,很直,直入云端,有种不敢爬的感觉。</p><p> 生四:从侧面看,山峰挺拔,屹立不动,高耸入云。</p><p> 生五:我从近处看,只看到了庐山的一个角落。</p><p> 师:你看到了哪个角落?生五:我看到了一个窄窄的缝隙,缝隙中长满青草,有水从里面渗出来。</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点评:</b>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示范引领想象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交流的内容虽然没有分工,但是给了每个学生选择的空间和选择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想象的依据,有思维的方向,有想说的内容,这些丰富的想象带着学生走进了诗歌意境之中,学生慢慢地被诗歌的情绪浸染,一下就让课堂有了活力和生命力,这生命力来自学生的收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