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编辑:项 军 制作:巢才荣</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附:徐霭贞文章《继承父志请缨 赴朝抗美》</b></p><p><br></p> <p>一枚和平鸽纪念章,</p><p>烙印下一段烽火岁月,</p><p>记录着一段军旅青春。</p><p>每一枚勋章的背后,</p><p>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士,</p><p>都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p><p>是军人终生的,</p><p>不可替代的荣耀!</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徐霭贞同志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span></p> <p> 去年十月我们曾发表过“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国际主义战士石磊一一我们的寻人之旅(四)”的美篇,向大家介绍了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又参加过抗美援越而最后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战士石磊烈士的感人事迹。在最近我们在“通信兵志愿军联谊群”里看到了石磊烈士爱人志愿军通信兵老战士徐霭贞写的《继承父志请缨赴朝抗美》的回忆文章,一位优秀的通信兵老战士的形象鲜活的展現在眼前,激动、敬重之情又跃然在心中升腾。</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徐霭贞同志在朝鲜战场上拍摄的个人照 </span></p> <p> 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队伍中,有一大批志愿军女战士,她们的年龄大多只有十几岁,正值芳华青春之时,弃笔从戎,义无反顾的奔向朝鲜战场。她们担任着战地通信、战场救护、文艺宣传等工作。这些女战士们克服困难,无怨无悔,在各种不同的岗位上执行与完成着党和祖国给予她们的重大使命,创造了许多英勇奇迹,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展现出激昂的中国女性特有的青春风彩。她们将靓丽青春和宝贵生命献给了血与火的朝鲜战场,她们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她们是可敬可爱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女英雄。在百万志愿军的队伍中,这是一道是最靓丽的风景线。徐霭贞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志司通信处的女机务员共有十一人,照片中从左至右分别是浦锡南,湯琰玉,吴兆芳,张柔,岳以琴,黎蔭群。还有五位女战士没有在照片中,她们是徐霭贞,吳洁,张佩珍,刘婉宁和程淑媛。</span></p> <p><b>志愿军通信兵机务员中的“假小子”</b></p><p> 当年的徐老一头短发,快人快语,办事干炼,不怕艰苦,性格直爽,豁达大气,颇有男子汉风格,被战友们称呼她为“假小子”。当问起徐老为什么大家叫您“假小子”时,徐老给笔者讲了她过去的故事。她回忆说:我的个性像我父亲,心直口快,缺心眼,爱打抱不平。1937年父亲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后,我们全家4口(母亲、弟弟、妹妹和我)与外祖父母、小舅(3岁)在江西丰城农村老家一起生活。当年我只有5岁,弟弟2岁(1951年参军),妹妹刚出生,祖父母全都去世,家里只剩下一个菜园子和几间平房,靠外祖父教私塾,母亲和外婆纺织为生。没有了父亲的小孩常受到村里坏孩子的欺负,后来我就和小舅、弟弟联合起来与坏孩子打架,打败了他们,也就不受气了,因此大人们都叫我“野小子”。我们家重男轻女,小妹病故后,母亲就只顾弟弟不管我,外祖父也不教我读书,我一气之下,在7岁时每天拿着飯盒(外祖母做饭)一大早就走八里山路到小镇一家慈善家办的小学校学習,晚上很晚回家。全村只我一个人,村里人都笑话我,说我是假秀才。49年江西解放了,我当时正上高二,学校的校长(南下干部)了解我家请况后,见我学習成绩优良,就让我亨受甲等助学金,免交学费,可以住校。我万分感谢共产党、毛主席。我弟弟也享受丙等助学金。我见班上一男同学无钱交学费,我就主动改乙等助学金,让他继续上学,为此老师表扬了我。</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徐老和战友们的合影,从左至右分别是吴洁、徐霭贞、汤琰玉和张柔。</span></p> <p> 1950年11月,在学校里又是我一个女生和男同学第一批响应祖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军,分配到武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通信学校学习。在学校里学习到了无线专业技术知识,为日后从事无线通信设备的维修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朝鲜战场急需通信机务人员,52年11月军校提前毕业后先分配在北京军区工作,我又主动向中队长请求赴朝参战,经批准后我带领由5位女同学,10位男同学组成的赴朝参战队奔赴朝鲜战场。入朝后5位女同学分在志愿军司令部通信处,我和吴洁分配在通信处集中收信台任机务员,吴兆芳、岳以琴和浦锡南同学分在通信处修理所任机务员,10位男同学分到前线各军通信修理所担任机务员。我和吴洁到收信台机务组报到后,韩组长热情的介绍收信台设备的情况,他说,你们来的及时,我和欧阳(另一位男机务员)马上就要到前线去工作了,你们的任务就是维修十二灯大型收信机。不久他俩就去前线了。我和吴洁二个女同志要维修几十部十二灯的大收信机,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相关知识,维修起来困难很大,机器又大又重,搬起来很吃力。朝鲜冬天天气很冷,水又冰冷,洗澡很困难,我又很爱干净,長头发不好诜,我就干脆剪短。加上我是个急性子,走路快,说话快,对看不惯的事又爱提意见。1953年3月又调来了二名通校女同学汤琰玉和张柔,她俩和我们一起维修大型通信机。</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徐霭贞和20兵团女报务员的合照,前排左一是徐霭贞,右边是林立群,后排是报务员李亚楠(左),张盛(中)和贺彦修(右)。</span></p> <p> 徐老说,我这个“假小子”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就连彭总司令员、解方参谋长、崔倫处长、张凯付处长、唐士吉付处长等首长都叫我“假小子”。徐老回忆说:“有一天,彭老总的警卫员穿了彭老总的呢子衣服送收音机來,组长让我修。我一看收音机太旧,就从库房里找了一个稍好些的修好后交给警卫员。我还开玩笑说,你是假首长,你也将彭老总不穿的呢子衣服借给我穿。他回去后就再也不穿了,说是假小子嘲笑了他。有一次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山洞里开舞会时,彭老总來了,警卫员就指着我说,就是这个假小子说我是假首长,彭老总和解参谋长听后都笑起来说“这假小子真调皮”。</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徐霭贞(左),石磊(中)和王机务员于53年12月的合照。</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地爱情胜似金达莱</b></p><p> 人们常说在战场上收获的爱情成果最纯洁最丰满,战场上盛开的爱情之花最艳丽最浪漫。徐老在朝鲜战场上还幸福的收获到了爱情,找到了她心爱伴侣。徐老向笔者讲述了她和石磊相恋的故事,“我于1953年11月从志愿军司令部通信处调到20兵团通信处机务组参加通信电台的整修工作,石磊当时是机务组的组长,全面负责20兵团各军送来的电台和有线设备的维修,还要管理参加整修工作的国内技术人员,是通信处电台整修工作的大组长,他是曾立过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的战斗英雄。那时从军里和国内工厂调来许多维修人员,仅我一个女同志,只能住在山上通信处的宿舍里,几十个男同志都住在山下维修间的平房里。我每天早去晚归,特别是夜晚,周围一片漆黑,一个人靠手电筒照明都很害怕。我便向通信处长要手枪防卫,他笑道说不行,于是石磊就每晚送我回宿舍,再回去,很是辛苦。有一次我背着维修包下部队去维修电台,任务完成后连夜赶回驻地,天黑路难走一不小心掉进了小山沟里,好在有维修包卡着否则掉下去麻烦就大了,维修包可帮了我大忙,巡逻小战士听到我的呼救声后跑来将我拉起,救了我一条命。后来石磊也跑来接我,看到我双手是血,马上就送我到卫生所治疗包扎,给我热飯,使我很感动。他很细心,像老大哥似的照顾我,我们之间日久生情。我看到他没有穿毛衣,冬天只穿棉衣太冷了,于是就将我的毛围巾拆了,加上些毛线,给他织了一件毛衣送给他。他高兴地告诉处里同志说,假小子,手挺巧,用晚上时间给我织毛衣。从此“假小子”手巧有了名了,处里的其他参谋也让我织毛衣。”</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前排右一是徐霭贞,前排中间刘德芝,后排右一是石磊,左一是张士英。</span></p> <p> 石磊既是徐老工作上的领导又是生活中的兄长,在朝鲜战场上他们相识、相知、相助、相爱,在相处中迸发出爱情火花,最后牵手在战场。当问到徐老战场上的婚礼一定别有风彩时,徐老说,“大修任务完成后,大批人员都回去了,我们回到处里。54年春节时开联欢会,处里就我一个女同志,大家非要我和老石合唱,我们就唱苏联民歌“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细又长……”唱完后大家起哄,你们结婚吧!54年4月志司领导通知人员轮换,老石在51年就入朝,又患关节炎,处长让他回国。他向我求婚,我不同意回国,让他先走。处长得知后拿着调令对我说,“假小子”,回国调令已下,你们这么情投意合又很般配就结婚吧。于是就在五月四日青年节时结婚,婚礼很简单,只买了几斤糖果,在处里办公室举行简单婚礼。处里同志给我写祝贺词,祝新婚美满,百头偕老,那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p> <p> 当笔者问到在花丛中的那张照片是谁拍的,拍的那么甜蜜时,徐老说:“那是一个女报务员拉着我,另一个拉着老石,后面一个推着我坐下,我还没坐稳老石就抱着我而拍成的,哈哈哈!当时大家笑成了一团。”</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54年5月中旬,徐霭贞和石磊在金达萊花旁边照相,象征着美丽的爱情之花绚丽多彩。</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姑娘,你在哪里?</b></p><p>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照片,而是祖国人民和志愿军战士血肉相连,情感相通的真实写照。北京的二个女孩子在53年停战后给志愿军写信,刚好她们的信分给到了石磊,石磊回信后又收到小女孩送的一个绣有“送给最可爱的人”的慰问袋,袋子还绣着保卫世界和平字样和和平鸽的图案,石磊很是珍惜。这慰问袋在石磊在抗美援越工作中牺牲后,随同石磊的军功章等都捐赠给了总参谋部信息化部陈列馆。</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徐霭贞和石磊结婚纪念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小琴“小姑娘”,你在哪里?</span></p> <p> 徐老深情地回忆说:“54年6月我们刚结婚,奉命调回北京,54年6月石磊调张家口高级通校工作,55年调通信一团中继营任营長,57年调军委通信部科技部工作。我先分在研究所工作,67年1月调军委通信兵部科技部任参谋。到了北京后我们就去找那二个小姑娘。手里拿着信按信封上的地址去找,在东城区小学校和派出所的帮助下找到了女孩子的家。那女孩子叫张小琴,大约有8岁吧,就是照片中后排左边的那一位。张小琴的父母们很热情,我们要请张小琴全家都外面吃饭,但他们坚持要在家请我俩,张小琴又去叫另一女孩来,这顿饭我至今难忘。饭后我们就请二位女孩到附近照相館照相,留下了这宝贵的留影。后来我们调到张家口高级通校工作,此期间还写过几次信联系过,遗憾的是因工作太忙又调回到了北京,地址发生了变化,从此他们之间就去了失联,我多么渴望有一天能见到二位小姑娘。”</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姑娘们放在慰问袋里的和平鸽徽章,表达了祖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徐老一直珍藏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徐霭贞和石磊夫妇在工作场所的合照。</span></p> <p> 小姑娘,你在哪里?当年的志愿军阿姨在找你,在呼唤你。如果你健在你一定会保存那张难忘的合影,你一定会记得和志愿军叔叔阿姨一起吃饭的欢乐时光,你一定会记得你送给石磊叔叔的慰问信和慰问袋……</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徐霭贞(左)和战友吴洁的合照。</span></p> <p> 我们的寻人之旅也将有了新的寻人目标,我们将求助“等着我”的寻人志愿团帮助徐老寻找北京东城区的那位小姑娘张小琴,以圆徐老的寻人之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春在朝鲜战场上闪光</b></p><p> 徐老作为抗日烈士的后代,响应祖国号召,满腔热血,主动请缨,奔赴前线,不畏艰苦,忘我工作,经受了战争的生死考验,用专业技术为保障前线战场通信联络畅通服务,以智慧和力量为胜利作出了贡献,徐老真是一位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巾帼英雄。</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58年八一建军节的合影</span></p> <p> 从“野小子”到“假小子”,从青涩的学生到无畏的战士,徐老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在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完成了人生的蜕变,精神的升华,她的成长和战斗经历是无数志愿军女战士成长和成熟的缩影。志愿军女战士们就象一株株看似柔弱却坚贞顽强的金达莱花,芬芳灿烂,顶雪怒放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上。</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59年6月的合照</span></p> <p> 回顾那段峥嵘的岁月,回首难以忘却的往事,今年已88岁的徐老感慨万千。她满怀深情的说,我很怀念那段在朝鲜战场的日子,怀念共同工作的战友,愐怀那些仙逝的战友。那时大家都一起克服困难,任劳任怨,努力工作,领导表扬我们女同志顶半边天,不比男同志差。虽然我们这些女机务员都没有立战功,但我们都尽力了,完成了党交给我们的任务,问心无愧。好一句“问心无愧”,徐老发自内心的话语,说出了无数志愿军战士的心声,他们不愧为是最可爱的人,最值得敬佩的人。</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徐霭贞和志愿军通信兵战友汤琰玉的合影。</span></p> <p> 寻找英雄是为了致敬英雄,寻找精神是为了传承精神。我们制作的这一集是要献给徐老等所有在朝鲜战场上英勇奋战的志愿军女战士,她们是祖国母亲最优秀的女儿,是我们心中的女英雄,是真正的女神!</p><p> 致敬,“假小子”徐霭贞前辈!</p><p> 致敬,志愿军通信兵女战士!</p><p> 致敬,志愿军女战士们!</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徐霭贞和石磊于60年11月合影,这也是徐蔼贞的生日照。</span></p> <p> 为了让大家了解徐老的故事,我们全文转发了徐老的回忆文章《继承父志请缨赴朝抗美》,以表达我们的深深敬意。</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北京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恩翠休养所颁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时老志愿军战士们的合影。</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继承父志请缨赴朝抗美</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徐霭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恩翠干休所退休干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b></p><p><br></p> <p>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1950年11月,我正就读于江西丰城中学高中三年级。为继承父志(抗日烈士),毅然报名参军。经校领导批准,六名参军同学中,只有我一名女生。在南昌与其余参军同学集中后(约七十名),到武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通信学校学习。学员来自上海、广东、江西、湖北等地,共550余名,其中女同学110名。1951年1月开始上课,首先学习政治、军事课程,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然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如高等数学、无线电理论基础、收发信设备等。为日后从事战场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打下良好基础。</p><p> 1952年11月毕业时,作为抗日烈士的后代,主动向队领导请战,要求到朝鲜前线参战,经批准,赴朝15名同学(5名女同学,10名男同学)由我带队,带上介绍信和档案,离开学校,乘火车先到达安东,看到鸭绿江大桥被炸,安东多处被炸,更加激发了我们对美帝的仇恨。</p><p> 12月5日志愿军司令部派来三辆购物资的大卡车,由罗兰组长负责接待,白天飞机狂轰烂炸,改为晚上开车。我们棉衣单薄,虽然购买了一些简单防寒物品,但仍冻得发抖,只好将棉被批在身上防寒,边行军边唱歌,情绪高昂。汽车行驶了一天一夜后,出了险情,司机劳累犯困,突然将卡车前轮滑到山崖边,在这危险关头,坐在司机身旁的罗组长猛将方向盘往左转,汽车翻倒在山路上,我们五位女同学都从车上掉下来,罗组长赶忙看我们有没有摔伤,司机吓得掉泪,后面车上的男同志也跑来扶起我们。幸好有被子保护,没有摔伤,有惊无险。罗组长说:“如果你们光荣了(牺牲了)我都无法交待”。我们忙说:“不将美帝国主义打败,杀光杀绝,马克思不会要我们”。大家都笑了,还说罗组长有功,到志司后要向首长报告为你请功,同时又给司机喝水、吃糖果,使他情绪平稳下来,继续开车。我们又继续大唱“雄赳赳、气昂昂”,一直唱到志司。</p><p>到志司直政处报到时,将介绍信和档案全部交给处长,他看到高兴地说:“你们来得及时,正缺少技术人员,还关心问我们有否摔伤?我们说没有,应该给罗组长立功,是他救了我们。”处长忙说:会的,也是应该的。经领导研究后:将十名男同学分配到前线各军修理所当机务员;我和吴洁分配在集中收信台任机务员;吴兆芳、岳以琴、浦锡南三人分配在修理所当机务员。</p><p> 12月8日,我和吴洁到收信台机务组报到,韩组长热情接待我们说:你们来得及时,上甘岭战役我军取得伟大胜利,但机报人员也有伤亡,我和欧阳机务员要去前线替换,你们二位就负责维修7512型大收信机。还将其他同志分别介绍,副组长老魏和老马负责器材保障,老陈和老吴负责维修发信机,老张和舒远负责维修电传机,并带我们到坑道内看机器,收信机全是大机器(20多部),小八一型电台也不少,在通校时都没学过也没见过。韩组长笑着说:你们不要害怕,在通校学了两年有基础,我先到部队去,欧阳带你们几天再走。现在条件比我们刚入朝时好多了,这些大机器是去年底国内工厂刚试制生产出来,才组建集中收、发信台。我们刚入朝,全是小电台很分散,我和欧阳每天奔跑各坑道,有时机器出了故障,报务员埋怨,领导批评,我们急得满头大汗,不顾一切修机器,终于完成通信保障任务,取得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我们听后,很受教育,也很感动,一致说“要向你们二位学习,任劳任怨,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韩组长走后,欧阳留下来教我们如何维修机器,还说此收信机最大毛病就是频率飘移,所以我总是放两部备份机在机房,当报务员一叫频率跑了,赶紧放上备份机。每天晚上将40多斤重的机器搬到坑道外维修校准频率,白天又搬进报房,很麻烦,但没找到故障所在原因,其他电气性能好修。元旦过后,欧阳也到前线去了。我和吴洁各负责一个报房,十几部大收信机,还有小八一电台,每天和欧阳说的一样,抱机器出坑道,调频率计校准机器频率,再搬回报房,累得够呛,日夜加班,节假日也不休息。</p><p> 1月中旬我在报房连续工作十余小时,因女报务员值班,老叫频率跑了,收不到信号,我将备份机换上,也还不稳定,只好站在她身边,帮她微调,另一女报务员也叫频率跑了,我来回奔波,等她们收完报文完成任务高兴说:终于完成任务时,我右腿麻木站不稳而摔倒在地上。吴洁闻声赶来将我背起,另一女同志推着到维修间。医生赶来,用针灸疗法治疗,右腿慢慢恢复知觉,高兴地感谢医生,他让我卧床休息一周。二天后,看到吴洁一个人忙前忙后,很不安,便拐着腿带病坚持上班。</p><p> 通过这一段时间修理,觉得7512型收信机频率变动,不是电气故障,可能是机械结构有问题。于是在夜间我将机器面板全部拆开,发现波段开关固定螺丝太少又小,便在轴上面加三个螺丝,还上了漆,解决了机器频率变动问题,报务员用后反映良好,高兴地说:收报时不要提心吊胆频率变动。组长也高兴地说:你真棒,解决了欧阳他们没有发现的问题。于是大家日夜奋战,将几十部收信机全部折开加固螺丝,解决了频率飘移故障,提高了通信效率,在夏季反攻战役中,保证了通信畅通,机务组受到表扬,我也受到表扬。</p><p> 3月初,机务组又调来两位女同志(汤琰玉和张柔),他们也是我们同学(第四通校),组长让他们和我们一起维修收信机,同时也增加了大收信机和小八一电台,因为机械故障解决后,维修时方便多了。一天中午我刚吃完午饭,组长就匆忙地带来一个小战士,让我随他到载波站修理载波电话机,我吃惊地说,没有学习过有线电,根本不懂载波电话原理,怎么修得了?组长说:他们有困难,我们要帮助,组里人员中只有你合适,去吧!小战士边拉着我说:“我们站长都急了,请你帮忙吧!”我只好硬着头皮,跟小战士到载波站去,爬了几座高山,又在路旁几棵大树上做了记号,怕回来迷路。到载波站看见站长,他高兴说:你可来了,我们站里刚从国内派来技师,没学过这种载波机,修不好,还修坏了,气得我把他们骂哭,躲到一边去了。我说:我没学过有线,很可能让你失望。他说:听说你修机器很精干,一定会修好。于是将二部机器打开,发现里面线路凌乱,仔细阅看说明书,弄清电路原理,逐级检查机器故障,发现机器内元器件损坏,还有电线拆断,修复后用仪器测试合格后,送给载波员使用,他们高兴地说:很好,你真棒!站长也跑来(在开会)感谢,并夸奖,并给魏组长打电话表扬我,要留我吃晚饭,见天色已晚,路不好走就谢绝了。但未找到带路的小战士,只好自己背上沉重的工具箱独自还回。深山老林,遍地大雪将脚印覆盖,我转来转去找不到回去的路,又饿又冷又急,满 山走,后来镇静下来,看天上北斗星,又找方向,才找到来时的二棵大树,看到记号。而回到机务组已是晚上九点钟。维修间只有组长一人在值班,看我满身是雪花,吃惊地说:站长来电话表扬你,夸你修机器精干,还要我表扬你。怎么没人送你,吃饭了吗?我摇头没吃,他忙用毛巾帮我擦掉雪花,又倒热开水给我喝,连说对不起,没有给你留饭,伙房也关门,吃的东西没有,让你饿肚子,真对不起,我太粗心了。我喝了热开水,全身热乎乎,向组长说:不饿了,修好机器,完成任务,我就开心了,你也不要太自责,我休息去吧!忙回到坑道宿舍和衣睡在又潮又湿的床上。</p> <p> 夏季反击战役取得伟大胜利,共歼敌7万余人,迫使敌人接受停战,于7月27日签署了停战协议。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大家都兴高采烈,兴奋万分,不久,军委通信兵部王诤部长亲临朝鲜考察,发现国产收发信机等存在不少质量问题,要组织力量进行全面反修。根据王部长指示,志司通信处共组织成三个大修基地:1、志司;2、二十兵团;3、志后;人员由原通信技术人员和国内生产工厂的技术人员组成。十一月中旬我调到二十兵团通信处,吴洁调到志后通信处参加大修。到二十兵团通信处报到,俞处长和石磊机务组长接待我,并将通信处情况介绍如下:1、处里有几个通信参谋;2、机务组只有二名同志,即石磊组长和王机务员,他们负责维修电台区队电台,全是小电台,很分散,都在各山沟坑道。战时还要上前线维修电台,任务很重,缺少机务人员。这次兵团组织大修,由石磊任组长,参与维修人员都是各军通信处机务员和国内工厂派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共有十五人,你是唯一女同志,也参加大修组。维修机房在山下几间平房内,堆满了前线送来的81型、71型和步话机,电话单机等,男同志都住在维修间,我一个人只能住在山上通信处宿舍。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又害怕(晚上一个人在黑夜奔走),后来石组长知道我害怕,就主动送我回去,又赶回机房,也辛苦。我在志司维修是大收信机,到二十兵团后组长分配我修步话机,并告诉我该机体积小,主要故障是突然尖叫,在前线使用,使步话员被敌人听见叫声而造成伤亡。战士就给该机编了顺口溜:叫你谈,你不谈,不要你谈,你乱谈,我仔细查看电路和阅读说明书,发现机器 小,走线很乱,交叉在一起,零部件也混一起,很容易产生自振而尖叫。我将线整理好,把交叉重叠部分分开,元器件也分开排列。将修理好的机器和未修理的机器一起放到野外试用,并和几个战士在一起,来回奔跑,发现修好的机器没有尖叫声,而未修过的机器都会叫起来。证明我的判断正确,将此情况告诉石组长,他高兴地夸奖我修机器很会想办法,来后不久就把毛病找出,真棒。照以上办法修理,加快反修速度,将多部机器提前修复。及时送部队使用,处领导也为此表扬我。</p><p> 1954年2月大修任务顺利完成,外单位人员都 回去,我回通信处参加维修兵团的通信机器,王机务员到军里出差,我就经常到电台区队维修机器。石组长在去年夏季战役中,深入部队前线,抢修电台,确保通信联络畅通,荣立二等功。兵团拟在近期召开庆功大会,他为发言作整备,同时又要写坑道作战通信联络使用小电台架设天线的经验。</p><p> 3月2日上午,电台区队来电话:电台坏了,要及时修理。我向组长说你在此写材料,我去修机器,就匆忙地背着工具箱,翻过几个小山坡到机房修机器,修好后,正赶上吃中午饭,刚吃着,报务员又叫我,另外一个山头机器也坏了,又匆匆跑去。机器修好后,已是下午5时,怕天黑迷路,赶紧背起工具箱往回走,四周全是雪,看不清路面有坑沟,走着走着突然掉进小山沟,幸好工具箱卡在山沟边,于是我用双手死死撑着,碎石头将手刺破流血也顾不上。深山老林就我一人,很害怕,很紧张,就大声喊叫:“有人吗!我掉进山沟啦!“真是吉人天佑,过了一会,有一个小战士匆忙跑来,将我抱起,坐在雪地上。我高兴地说:谢谢你救了我,他说:不用谢,我刚好和班长在另一山坡巡逻,听到叫声,班长让我来。你还是个假小子,一个人出来修机器,太危险了。又用他的手帕将我手上鲜血擦掉并包上,扶我起来往回走,问他姓名和单位,他不告诉,只说和你一样,抗美援朝志愿军。多么纯朴,多么可爱的小战士。走了一段路,看到石组长跑来,见我狼狈不堪的样子,忙说摔伤了吗,小战士说摔到山沟里,差点“光荣了”,以后别让她独自一个人维修机器。组长点头:是,我太粗心,不应让她去!组长忙将带来的饼干和水果糖分给我和小战士吃,小战士边吃边跑,也不肯告诉我们的姓名和单位,只是喊着和你们一样,响应毛主席号召,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我和组长听到这亲切熟悉的口号,激动的热泪盈框,都称赞毛主席教导的好战士,所以能打败美帝国主义。我问组长,你怎么知道从这条路接我?他说:看天色已晚,你还未回来,就忙给电台区队打电话,他们告诉我你到别一地点修机器,所以就跑来接你,怕你迷路遇到危险。于是又带我到医务室,治疗伤手,才走回来吃饭晚。他的细心周到,使我回忆起去年在载波站独自走回机务组,还没有饭吃饿肚子的情景,真是天壤之差,这使我对他感激并产生感情。</p><p> 5月下旬,处长和石磊一起找我谈话,根据上级指示,志愿军要进行分批轮换,老石和你先回国(我们刚结婚)。6月初我们回国,到总政干部处报到,处长让我们先到医院检查身体,进行治疗,在招待所住了近一个月。石磊先分配到张家口高级通校工作,后又调到军委通信一团中继营任营长,1957年调到军委通信兵部科技部任参谋。我先调到研究所任技术员,1967年1月调到军委通信兵部科技部任参谋。</p><p> 1965年8月石磊奉命到越南参加抗美援越战争,不幸于10月28日牺牲,噩耗传来,无比惋惜,万分悲痛。但想到在抗美援朝中牺牲了无数英烈,也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努力工作,完成烈士未完事业,以此告慰烈士忠魂。</p><p>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我有幸亲临朝鲜,参与打败美帝国主义取得伟大胜利的行烈中。在保障通信联络畅通中尽心尽力,克服困难,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维修任务,也得到表扬和鼓励。起到了一颗小螺丝钉的作用,问心无愧,以此告慰烈士父亲。</p><p> 2020年9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