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接近尾声,今年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于世界来说,新冠疫情的蔓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意外与明天谁先到来,在今年的语汇里经常出现。至于我个人,今年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可以大声地说,我读了诗经。</p><p> 如果今年我不读诗经,我会怎样?我不会怎样,日子照过,无非疫情期间可能会更焦虑一点,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事,心情可能会更灰暗一点。</p> <p> 同事封宏是我认识了二十几年的老友,以前我只知道她做事认真,志向高远,培养了一位德才兼备的清华学子。没想到她做事这么认真,志向这么高远,她成立了未央书院,这在历史上可是些大学问家干的事儿,她带领大家读书,她要影响更多的家庭。</p><p> 如果不读诗经,我和她的友谊,是有距离的,我尊重她佩服她,她是位雷厉风行的企业领导和孜孜以求的女性典范;读了诗经后,她是未央书院事事操心的大家长,是我们和蔼可亲的班主任,是每天坚持背诵诗经的学霸,还是我们迷茫时,指引我们的那盏明灯。现在我更加尊重她佩服她,我们之间心的距离更近了。2020年我个人有何收获的话,似乎我的心变得更大了些,能容得下更多的事和更多的人了。</p><p> 我用诗经的语言表达我对她由衷地敬佩:“有斐封子,如切如瑳,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斐封子,终不可谖兮!”读了诗经我有了最大的变化,可以用更高级一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学了诗,可以言。</p> <p> 如果不读诗经, 我不会认识李映红老师,我对中学语文老师的了解,还停留在陪伴儿子求学的阶段。中学语文教育充满牺牲精神,通常自习课,都让位于数理化,早读课,都让位于英语,语文学习变成了阅读理解的反复练习。我不能遇到这样的终生学习的榜样,李老师也五十多岁了,为了讲解诗经,半年来每天坚持读书六七个小时,参考近二十本有关诗经的解读,做了二十多万字的笔记。我不知道还有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语文老师,李老师说,我不能随便讲解,来听我学习的人中,有不少是父母带着孩子来听的,我希望他们在最初接近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时,能给他们带来浓厚的兴趣,我也希望我能够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起到绘事后素的作用。 </p><p> 如果不读诗经,我听不到李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两三千年前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我对躺在我家书柜里的《东周列国志》以及那段遥远的历史一辈子也产生不了兴趣。我听不到她说的那句"不为什么"的执着,我也认识不到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是个什么样子。</p><p> 我引用《论语》中颜回的喟然叹曰,来点赞一下我们的李夫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p> <p> 如果不读诗经,我会认为诗经离我们很遥远。诗本身就是高于生活的存在,经又让人想起佛教中的经文,听名字就令我们敬而远之。更何况她和我们有两三千年的时空距离。</p><p> 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我们鼓起勇气去揭开诗经古老而神秘的面纱。她完全超出了我对诗歌的认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读得最多的是徐志摩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席慕蓉的“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这样感受型的诗,或汪国真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或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样哲理型的诗,没想到诗经竟是如此质朴如此鲜活,有这么多的邻里家常,街头谈资,就是当时现实生活的万花筒,我甚至怀疑,这些都可入诗?</p> <p> 当我读到《郑风 ·女曰鸣鸣》时,仿佛说的不是古人的生活,似乎就是我们自己家中发生的事儿。她描写的是一位温柔的妻子对丈夫的规劝:当丈夫贪睡的时候,妻子规劝,鸡已打鸣,天已亮,快点起床,还有好多事要做呢?而《齐风·鸡鸣》中妻子,性格沷辣口气决绝,连声催促,警夫早起,莫误公事;先生却一再推脱搪塞,贪恋枕衾而纹丝不动。《邶风·北门》中的丈夫,地位卑微,在公府,被差来喝去,回到家,贫贱夫妻,责难不休。“王事适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我们中年人生的窘迫淋漓地展现出来。 </p><p> 这几幕生活小剧,是否拉近了你我去读诗经的距离?</p> <p> 诗经其实就在我们的口中,在我们的笔下。只要我们说话文雅一点,用词考究一点,一不留神,就能溜出《诗经》中的词语。 </p><p> 在表达思念之情时,最常用的一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郑风·采葛》。在祝贺新婚的时候,我们会说“天作之合,如鼓琴瑟”,出自诗经《大雅·大明》和诗经《小雅·常棣》。给满月的宝宝包红包的时候,我们会写上“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出自《周南·麟之趾》。 </p><p> 更何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杨柳依依”,“投桃报李”,“小心翼翼”,“忧心仲仲”,“雀巢鸠占”, “寿比南山”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来自于诗经。就连当遭遇人生变故,情不自禁地会发出的感叹都是“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当我们沉郁苦闷的时候,一句“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会豁然开朗。</p> <p> 我发现,一些名人的作品也打上了《诗经》的烙印,红楼梦中曹公夸赞少男少女长相俊美的那些美妙的四字组合如:"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等等,诗经里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是她的源头;琼瑶更有抄袭诗经之嫌,《在水一方》的歌词:”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完全就是《蒹葭》的现代文翻译,琼瑶这两个字也出自诗经。</p> <p> 如果没有诗经,我们该如何表达我们眼前多彩的世界,来抒发我们丰富的情感,我们甚至连说话都很困难。读了诗经,我终于明白,为何她被称为经典,因为她经过时间的检验,不仅仅滋养出一代代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了。 </p> <p> 如果不读诗经,我没有这么真切的体会,自古人情不远,古今心灵如此接近。就以爱情为例,《周南·关雎》一诗,她所描述的就是很正统的很高贵的情感,“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现代人也用琴瑟和鸣,来形容门当户对,举案齐眉的婚姻。而《卫风·氓》一诗,就写到了婚姻遭到破坏,女方痛苦的感情。女子被抛弃后,指责男子的无情。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不是比比皆是?而《郑风·子衿》描绘的是位小女孩的爱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个小女子爱恋的情怀、细腻的小心思跃然纸上。</p><p> 无论是正统的婚配嫁娶、还是爱而不得,亦或是情窦初开……都是那么真切,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然引起我们的共鸣。 </p> <p> 爱情如此,亲情也是这样,任何一种情感,我们无需刻意寻找,都能从诗经中找到共鸣。</p><p> 经历了战乱频仍的洗礼,经历了去国离乡的思念之苦,站在叶水之旁,眺望茫茫远方,一首《黍离》让叶嘉莹无限感慨,也终于释怀。许穆夫人的那句"女子善怀,亦各有行",曾萦绕我耳畔,挥之不去。是的,诗经就是这样,她不能带给你金钱和物质,她却可以让你的情感尽情抒发,让你找到精神上的知音,她似一位仁厚且智慧的长者,永远在你的人生旅途上等着你与她相遇。</p> <p> 来吧!来读诗经吧!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藏,我们要好好珍惜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