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陵笔记(二)

宝嘉

<p>五、裕陵</p><p>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陵寝。不开放,但可在门外近观。</p><p>朱祁镇的一生充满戏剧色彩。</p><p>朱祁镇,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之子,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之孙。两次登基,年号先正统十四年后天顺八年,中间隔了景泰的八年。我在上一篇笔记中说过明代共十七朝却只有十六帝,这个梗就在英宗身上。</p><p>英宗第一次登极时年方9岁。初由太皇太后指派三位杨姓老臣顾命,一遵前朝仁、宣旧制,政事犹算可观。</p><p>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南犯。23岁的英宗少年心性,壮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明太祖祖训,不顾侍郎于谦等人力阻,率五十万人御驾亲征。大败,于八月十二日在距怀来城20里的土木堡全军被歼,50余名文武大臣阵亡,英宗被俘。 史称“土木之变”。</p><p>此时北京这边厢由皇太后孙氏下诏,立英宗的两岁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命英宗弟郕王朱祁钰监国,总理朝政。九月郕王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改年号景泰,在位八年,是为明代宗。</p><p>次年瓦剌军将英宗放回。景泰帝将英宗幽居于南宫,并废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但仅一年即告夭亡。</p><p>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武清侯石亨等一众臣工以增加皇城守备为名,带领家兵混入皇城,在英宗所居的南宫门外拆门毁墙,墙坏门开。众人拥英宗从东华门夺门而入登上御座,鸣钟击鼓,召见百官,宣告复位。史称“夺门之变”。遂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年)。废景泰帝为郕王,迁居西内,后以亲王规格葬于北京西山。直至被他所废的侄子朱见深继位大统后不计前仇,为他恢复了帝号,以帝陵规格在原址重修。</p><p>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临终倒是还做了一件可以圈点之事,即遗诏止殉,从而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以往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p> <p>落日下的裕陵神功德圣碑</p> <p>好奇😯</p> <p>六、茂陵</p><p>陵主明宪宗朱见深,英宗朱祁镇之长子,在位二十三年,年号成化,就是那个在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中随着老爸和叔叔兄弟阋于墙被两度废立的倒霉孩子。</p><p>朱见深应该是位宽厚仁和之君。在位初年即恢复了被老爸废黜的代宗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了代宗时重臣于谦的冤案,任用名贤俊彦,社会风气清明,经济渐渐复苏。毋庸赘言。</p><p><br></p> <p>说朱见深不得不提的是这两件事。</p><p>一是朱见深和年长他17岁的万贞儿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朱见深两岁立为太子时,19岁的宫女万贞儿开始服侍他;到他两经废立18岁即位时,万贞儿已35岁。他不离不弃,逆袭册封她为皇贵妃,始终如一地专宠。万贵妃58岁时病故,宪宗叹曰:贞儿不在人世,吾亦不久矣!竟于同年而逝,年仅41岁。身为皇帝,对自己所爱的人用情之专之长,令人泪目。这段佳话堪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妻子布丽吉特·马克龙相比。</p><p>万贞儿死后破格葬于皇族陵区,至今十三陵有万娘坟村,下图为遗迹。</p> <p>(以上万娘坟遗迹图片来自网络)</p> <p>再一件事就是斗彩瓷器,鸡缸杯。</p><p>“斗彩”是制瓷的工艺方法,在成化时期有着非凡的成就。斗彩瓷器就是在景德镇御窑特制的纯白薄胎上用成化时期特有的釉下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二次入窑用低温烧成,使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交相辉映争奇斗艳,故名“斗彩”。</p><p>鸡缸杯是成化斗彩瓷器中的极品,属御用酒具。杯径约八厘米,撇口卧足,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是雄鸡回眸傲视雌鸡与一小鸡啄虫,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雄鸡引颈高啼,雌鸡与三小鸡啄食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杯底有款“大明成化年制”。书云成化皇帝热衷书画,看来诚不欺也!</p><p>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的一枚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成交,刷新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p><p>鸡缸杯后世多有仿制。我亦收藏了一枚,是前几年耗银数百元在台北故宫商品部购得,无款,底部是台北故宫的logo。附庸风雅耳。</p><p>下图是我的鸡缸杯😊😊😊</p> <p>七、永陵</p> <p>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的陵寝。嘉靖皇帝在位时间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者之一,仅次于万历。而永陵的修建规模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p><p>永陵也不开放。</p> <p>龙首龟蚨的神功圣德碑。</p><p>各陵的神功圣德碑除长陵外均无字。据说从嘉靖帝的永陵开始,将神功圣德碑均改为无字碑沿以为制,取"帝王一生功绩肇纪立极,无法用文字歌颂"之义。</p> <p>嘉靖也是一位有故事的皇帝。他的即位使明代“父死子承”的君位世袭制又一次拐了个弯(第一次拐弯是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子手中用武力上位)。</p><p>嘉靖本是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之孙、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之堂弟。正德皇帝无后,于是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作为皇室近支的嘉靖被选中继位,时年仅十四岁。</p><p>没想到这孩子其实是一枚杠精🤭。逋一入选,他便与朝廷礼官对立,拒绝改称其叔父弘治皇帝为皇考和称生父兴献王为皇叔父,最终为其生父赢得帝号,为自己身为藩王入主大统赢得“伦序当立”的合法性,并将皇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这场争议历时三年半,史称“大礼议”。</p><p>执政45年,嘉靖给后世留下深刻印象的比如笃信道教,比如重用严嵩,比如厉行海禁,比如令他头疼不已的“南倭北虏”,又比如生生把传说中的被后世称作“资本主义萌芽”的早期市场经济扼杀在摇篮中……还有,他和他的孙子万历一样,不爱上朝。</p><p>但是除了政绩的是非得失,嘉靖皇帝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天坛以外的地坛日坛月坛都是他主政期间修建的;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修建京城的外城,以及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p><p><br></p> <p>永陵神路。虽然没有石人石兽,但是铺路的石头还是明朝的,路边有“保护文物”的警示标志。</p> <p>十三陵各陵附近都有以该陵命名的村落。</p> <p><b>未完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