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恭王府邸路幽深,怒放棠花醉客人。</p><p> 蝶至蜂拥寻旧梦,莺歌燕舞唱阳春。</p><p> 繁枝树影遮晴日,馥气香风夜色沉。</p><p> 什刹湖边景如故,朱楼黛瓦落缤纷。</p><p><br></p><p> 坐上107路公交车,到东官房站下车。从网上得知还要步行400多米,干脆打开步行导航,免得问路麻烦和走错路。穿过几条三四米宽的小巷,终于来到了恭王府门前。由于恭王府在一条小街上,恭王府门前的场地有限,加之参观游览的人多,光举着小旗的旅行团就有好几个,门前熙熙攘攘,人山人海。我从相机取景框中看到的尽是人头,拍照时只好把镜头抬高一寸。</p><p><br></p><p> 我带着老年卡,去了北京的很多公园,都是免费的,到了恭王府,进门时却被告知,需要买半价门票。半票就半票吧,既然来了肯定是要看的。有点儿疑惑的是,凭老年卡就连颐和园、香山等著名的景点都是免费的,恭王府为什么要半票?难道恭王府比颐和园、香山的等级还高。</p> <p> 恭王府是地处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西南角的一座王府,坐落于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之中,它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恭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p><p><br></p><p>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规模宏大、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恭王府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p><p><br></p><p> 恭王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大石头上的金字标明,恭王府为五A国家级旅游景点。</p> <p>张牙舞爪的大狮子,彰显着王府的尊贵与威严。</p> <p> 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现银安殿院落为复建。 </p> <p> 锡晋斋,是府邸西路最后一进院落的正厅,七开间,前后环廊,后檐带抱厦五间。正厅内装饰有精美的两层楠木仙楼,零配件和构件则用名贵的紫檀、黄杨木,用料考究,奢华至极。在嘉庆帝以谕旨形式颁布的和珅二十大罪状中,第十三条就与此有关:"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和珅当年怕是没有想到,他指使太监呼什图按宫里图样筑造的这楠木殿,竟然成为了将他送上不归路的重要罪证。</p> <p> 嘉乐堂,和珅时期之建筑。仍悬挂“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由证实,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房前两颗粗大的银杏树生长茂盛、插入云霄、遮天蔽日。</p> <p> 多福轩,此院俗称“藤萝院”,恭亲王时期称之谓“多福轩”,是王府的穿堂客厅,主要用于主人日常接待来客、亲友或前来回禀公事的下属,兼用作存放皇帝送来的礼物。</p> <p>通往藏宝楼的过道。</p> <p> 藏宝楼,又称后罩楼,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长达156米,共有108个房间,被形容为“99间半房子”,为恭王府三绝之一。后罩楼东部为瞻霁楼,西部为宝约楼。这座楼每个房间后边的窗户造型都不一样,据说是和坤为了便于识别室内的宝物。相传和坤只看窗户,就知道室内放的什么宝贝。</p> <p>藏宝楼的后墙。</p> <p> 恭王府的后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 徜徉于园中犹如漫步在山水之间。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东路的大戏楼厅内装饰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寻觅着翠山碧水、曲径幽台在诉说的如烟往事。 </p> <p> 西洋门,恭王府三宝之一。这座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拱门(正门),处于花园的中轴线上,门额上外刻“静含太古”四个字,内刻“秀挹恒春”四个字,意为享太古之幽静,拥满园之春色,体现了深邃浑厚、沉雄苍古的意境,也可说是对整个萃锦园艺术风格的概括。据说这种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如今只有此门流传下来。因此成为恭王府的一处“绝妙之笔”。</p> <p> 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年),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在清廷档案中,戏楼均称为“大戏房”。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其建筑形式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据说整个大戏楼虽为砖木结构建筑却没有用一根铁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戏楼的声音效果。大戏楼为了保证声音逼真,将戏台底下掏空后放置了若干口大缸,巧妙特殊的构造增大了共鸣混响空间,使观众身处戏楼里的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地听到不借助任何传声工具的演员的演唱。</p> <p> 蝠厅,又称蝠殿、蝠房子,位于花园中路最北端。建筑正厅五间,前后出抱厦三间。两侧又出耳房,四面出廊,形制多变,如蝙蝠两翼。耳房比正厅略前,形成曲折对称类似蝙蝠的平面,故名蝠厅。</p> <p> 秘云洞,恭王府的三宝之一,康熙御书的“福”字碑就藏在这个洞里边。</p> <p> 曲径通幽,花园东南山坡之间的羊肠小道。两侧叠石层垒,左弯右转,幽深僻静。</p> <p> 方塘水榭,恭王府花园西路的主要景观,由面积约200平方米的长方形池塘和水中央的湖心亭组成,山中凿泉引水,自池塘三个不同方位的石刻龙头流入池内。</p> <p> 垂花门,也是恭王府有名的建筑,因为它的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