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淡忘的齐长城

北方

<p>  一提起长城,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而对历史悠久的齐长城却知之甚少。12月5日,我们缘分天空户外群一行来到了齐长城脚下,一睹齐长城的风采。</p> <p>  齐长城横亘于山东省境内,它西起黄河东岸的长清县西南孝里镇广里村北,向东进入丘陵区,又逐渐蜿蜒攀升至泰山西麓的中低山区,尔后沿泰沂山脉分水岭,直达黄海西岸的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千里齐长城,把黄河、泰山、大海连在一起,成为山东大地一条独具风姿的景观带,成为齐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 <p>  《管子》记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齐长城始建于春秋初期,要比秦长城早二、三百年。在蜿蜒曲折的齐长城沿线上,修建了无数的关缢、城堡,构成了统一的、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由此可知,齐长城工程之浩大,时期之长久,构筑之艰巨,为早期筑城史所罕见。从建筑时间上讲,齐长城不仅是中国长城之最,也是世界壁垒之最。因齐长城是齐国在春秋战国时争霸天下的产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它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了,加之在先秦记载中对齐长城仅只言片语,所以被后来者所淡忘。</p> <p>  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沉沦,如今仍遗址斑斑,每一个关缢、每一座城堡都蕴藏着无数个历史浪漫、记录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衰历史、引发我们的古之幽情。随着我的镜头去探寻历史的遗迹吧,让这些历史的碎片,链接起几千年的历史,不再淡忘,历史永存。</p> <p>  坐落在齐长城脚下的石子口村,三面环山,被十二沟二十面坡环绕,植被茂密,绿树成荫,是个风景秀丽的山村。村内房屋均用石块石板构筑,技艺鬼斧神工,与齐长城浑然一体。石子口村境内保存着一段662米的完整长城、190个雉堞(垛口),城墙高6-8米,底宽4-6米。站在锦阳关阁楼向西瞭望,齐长城蜿蜒起伏、绕岭盘山 ,似银蛇摆尾,又如巨龙腾空。</p> <p>民俗一条街</p> <p>村中小集市</p> <p>古老的村落有一个现代的咖啡馆</p> <p>  从锦阳关西城墙岭顶端沿着齐长城遗址北行600百余米,便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山寨。此寨两边靠悬壁峭壁,一面有出口,外墙高五米有余,里面人站立可以对外观看,向南看锦阳关、东城门、要塞城墙一览无余,向北看各烽火台尽收眼底。古山寨内径五十多米,能容三百将士居住。按地理位置分析,古山寨的屯兵主要是警戒和轮换长城值班的哨兵,发现敌情立即点燃烽火,大寨兵营的将士便会发兵锦阳关迎敌。清同治年间为防捻军重新修复加固。</p> <p>去山寨的路上有一用片石砌的小石屋</p> <p>远眺山寨</p> <p>山寨石门</p> <p>一人守门,可抵千人</p> <p>山寨内眺望</p> <p>山寨外有一古井</p> <p>井水清澈,犹如镜面,倒影中的我</p> <p>  龙盘山森林公园入口以“入胜亭”为标志性景观建筑。入胜,可释义为“进入美妙的境界”,寓意着我们将自此开始,开启美妙的“龙盘山森林公园”之旅。</p> <p>  龙盘山森林公园与龙山文化紧密相连。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4600-4000年。1928年考古学家在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考古学家于是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p> <p>  记忆之门是龙盘山公园内精典之作。这是旧村拆迁后保留下来的明清民居的门楼,门楼的一砖一瓦、一钉一木是经过标注后,在龙盘山公园复原的。在此基础上又建造了仿古院落。这组建筑是典型的中国北方民宅建筑,距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承载着许多记忆。同时,小广场上辘辘、水井、磨盘,也把我们拉回久远的回忆之中,更激起我们对家、家乡的眷恋。</p> 揽胜轩在龙盘山山顶,通过“揽胜轩”拾级而上到达全园制高点——龙山亭。龙山亭有一副李清照诗词对联:惜婉约词风,别是一家皆景仰;恋清幽景色,且游龙盘自陶然。站在此处,此词在此,词融入景,另人遐想。 <p>  一日观三景,捷足齐长城,</p><p> 乐游石子口,蹬高览盘龙。</p> <p> 2020年12月5日16时编于返程汽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