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帽儿胡同呈东西走向,全长585米,宽7米。帽儿胡同东连南锣鼓巷,西接北京的龙脉地安门外大街中轴线,是北京幸存的25片胡同保护区中的一条非常著名的胡同,是当今北京城十大胡同之一。帽儿胡同虽然经历了岁月的蚕食,但胡同依然保存着原来的风貌。</h3> <h3> 明朝时候,此胡同称为梓潼庙文昌宫胡同,因有文昌宫而得名。清朝时,因有制帽作坊,改称为帽儿胡同。<br><br></h3> <h3> 帽儿胡同门牌号按单双号排序,路北是单号、路南是双号。<br> 因为王公贵族们的宅子,都喜欢坐北朝南建设,因此帽儿胡同北面单号房门的老宅旧居多。</h3> <h3> <br><br><br> (第一部分)深宅大院</h3> <h3> <br> 【5 号 院】</h3> <h3> 5号院前后四进院落,建筑面积900平米;有垂花门、过厅、正房、厢房和后罩房等,院内环以游廊,院子结构严谨,布局合理。<br> 据说刘少文中将曾在这里住过。</h3> <h3>2001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h3> <h3> <br> 【7号---15号院】</h3> <h3> 帽儿胡同路北7号至15号院,原是一组大建筑群,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宅弟花园。文煜于光绪10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精心修筑了这所包括可园在内的五座院落并联的文煜宅。</h3> <h3>7号院---有4个户对的大门仍有当年的风范。</h3> <h3> 进大门有一条长长的过道。</h3> <h3> 9号院---可园。清末大学士文煜豪宅内有一处花园,被称为可园,可园是仿苏州拙政园、狮子林修建的大四合院。</h3> <h3> 可园落成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约26米,面积约4亩左右。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中心为沼池,后院中心为假山,各自独立,通过东部的长廊贯通。前后院各有一座正厅或正房位于正中位置,面南背北,并在西厢的位置上各有一座小厅,与东部的长廊相均衡。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名“可园”。<br> 可园存在着明显的中轴线和正厢观念,布局疏朗有致,建筑精巧大方,山石玲珑,水池曲折,且有多株珍贵的松、槐、桑等古树,整体至今保存尚好,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被专家认为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花园。<br><br><br><br></h3> <h3>11号院---清光绪年间大学士文煜的宅弟。</h3> <h3>解放后,11号院曾做朝鲜驻华大使馆。</h3> <h3>1995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h3> <h3> 11号院,坐北朝南,共分五进院落。现大门一间,两旁有八字墙、上马石。<br> </h3> <h3> <br> 11号院曾经是冯巩的曾祖父冯国璋的故居。 <br> 北洋军阀冯国璋任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时,从文煜家后人买下了这里的两处宅子。1918年冯国璋下台后,就困居在帽儿胡同这所宅院里。<br> 1919年12月28日,因伤寒不治,冯国璋在帽儿胡同11号院子里去世。</h3> <h3> 13号院---也是五进院,五个院子由回廊穿行贯通,回廊很长,有的廊道白天也非常黑!</h3> <h3>原化工部部长张珍曾在这里住过。</h3> <h3> 院子里有一棵清朝年间的枣树,根部直径约80多公分;这只是枣树的一个枝叉,另一边的枝叉被锯掉了。</h3> <h3> 第四进院,整个院子由回廊贯通,是四合院的建筑珍品。<br><br> </h3> <h3> 正房三间,回廊穿堂。</h3> <h3> 西厢房住过李鹏的母亲赵君陶。</h3> <h3> 李鹏曾住在东厢房。</h3> <h3>第五进院,小学时曾是我班袁燕娜一家的住宅。</h3> <h3>刚进大门左手是我班同学王占军一家的住宅;<br>门前一棵四十多年的猕猴桃架遮天蔽日。</h3> <h3> 15号院---隶属建筑群的院子。</h3> <h3> <br><br> 【17号院】</h3> <h3> 这里是我们的母校---帽儿胡同小学,现在被黑芝麻胡同小学兼并。<br> 我们曾在这里渡过六年小学时光!</h3> <h3> 我们小学同学唯一的合影,是欢送木拉提同学回新疆专程到天安门广场拍的,但人不齐。</h3> <h3> <br> 我们很幸运,小学六年,没有换过班主任,所以小学班同学素质很好!<br> 小学六年的班主任栗文英老师 🌺 🌺 🌺 <br> 栗老师左为班长李一平,右为木拉提。</h3> <h3><br><br><br> 【21号院】</h3> <h3> 学校后面的院子是梓潼文昌庙,文昌帝君庙、梓潼庙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始建,供奉文昌帝君,曾经是北京的“五坛八庙”之一。</h3> <h3> 我们小学时,由于教室紧张,曾经在这庙里上课;佛像都用幔布挡起来,我们就在文昌帝的垂帘下,上各门文化课!!!</h3> <h3> 帽儿胡同据说是以前文曲星住过的地方,所以我们小学班同学学习都不错!😀 😀 😀 <br> 有时间可带着孩子去踩踩那的地面,没准就会步步高升哦!<br><br> 庙里曾经供奉的 文昌帝君(文曲星)。</h3> <h3> 院子里的石碑还在,石碑系嘉庆皇帝亲自撰文,大学士刘墉书写,记载了成化至嘉庆年间修建此庙的经过,足谓书法之珍品。</h3> <h3>院子后面的文昌庙已破损的不成样子了!<br><br> </h3> <h3> </h3> <h3> <br><br> 【35号---37号院】</h3> <h3> 路北的35号、37号院,这里是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故居。<br> 婉容大婚之前住在这儿,这里也俗称娘娘府。</h3> <h3> 原来的三间府门已经砌墙变为三间住人的倒座房。在七间南房的后檐墙,开了两个门,就是现在的帽儿胡同的35号、37号。</h3> <h3> 一进院就有一座垂花门,精美的雕刻见证着历史苍桑。</h3> <h3>这个破旧的内院墙、院门真是原汁原味。</h3> <h3> <br> 婉容的父亲叫郭博勒•荣源,这里也叫过荣源府,宅院是婉容的曾祖父郭博勒•长顺所建。郭博勒•婉容的祖先是达斡尔族,属正白旗,为清朝屡建殊勋。<br> 婉容被册封为"皇后"后,他的父亲郭博勒•荣源,按礼制被封为“三等承恩公”。原只是较普通的住宅,因此升格为承恩公府,作为"后邸",按照府第规格大加改建扩建。<br> 西路为四进院落,东路为三进院落后;院有假山、水池,东面还有家祠;西路正房五间即为婉容所居。</h3> <h3> 婉容1906年出生在这座宅院里。<br> 婉容的父亲内务府大臣郭博勒•荣源是位开明人士,他主张女孩子应该和男孩子同样接受教育。移居天津后,婉容就读于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学英语,弹钢琴,特别喜欢爵士音乐,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br> 1922年,婉容以家族势力入选皇后,与溥仪完婚,时年16岁。 </h3> <h3><br><br><br> 【45号院】</h3> <h3> 帽儿胡同西口的45号院,在明代是北镇抚司的所在地,俗称北衙门;到了清朝,这里就成为负责管理北京社会治安的提督衙门,俗称九门提督;民国时这里又曾是北洋政府的保安部。<br> 解放后,这里成为实验话剧院及宿舍;记忆中,曾经叫实验话剧院、青年艺术剧院、中国话剧院、国家话剧院。有媒体报道,孟京辉、田沁鑫、郭涛、袁泉等戏剧人的成就乃至人生都与帽儿胡同45号密不可分。</h3> <h3> 上小学时,这个大院儿有着全胡同最大的大红门,门两侧坐卧着两座据称来自明代的硕大石狮,胡同里的人都把这个大院叫“大狮子”。<br> 现在,“大狮子”院的大红门和那两座标志性的石狮早已不知去向,院内的大操场也已荡然无存,当年提督衙门留下的青砖红梁大瓦房都被一排排宿舍楼所取代;上世纪80年代这里又建起的一座塔楼,与周围的四合院显得极不协调。<br> 中国国家话剧院也于2011年搬迁到广安门外达官营新址了。</h3> <h3> </h3> <h3><br><br>------------------------------------------------------------</h3> <h3> <br><br> (第二部分) 小学同学曾经的住宅</h3> <h3> 我们小学班里曾有34位同学住在帽儿胡同。</h3> <h3> <br><br> (第一位)</h3> <h3> 帽儿胡同西边第一家是刘京华曾经住过的,房子已被拆除,这是原址。</h3> <h3> (第二位)</h3> <h3> 西边第二家是周月娥家。</h3> <h3> (第三位)</h3> <h3> 53号院--- 胡国庆曾住在这里。</h3> <h3> (第四位)</h3> <h3> 51号院---刘建设曾住在这里。</h3> <h3> (第五~六位)</h3> <h3> 45号院---赵敏、汤勇强曾住在这里。<br> 当年的“大狮子”院已面目全非!<br> 一幢幢板楼占据了大院。</h3> <h3> 院墙已经成为“伊隆斋”回民饭馆了。</h3> <h3> (第七~八位)</h3> <h3> 41号院---李爱玲、王璇璐曾住在这里,三年级王璇璐就转走了。<br> 我们女生曾经在院子里跟李爱玲的大哥学习舞蹈“天上的北斗星”,还在学校演出过。</h3> <h3> (第九~十位)</h3> <h3> 39号院---院子里有个地下防空洞,我们都在这里上过学习小组,经常下到防空洞里玩。<br> 张计曾住在这里,文革中,徐秀珍从25号院也搬来这院里。</h3> <h3> (第十一位)</h3> <h3>35号院--- 正在重要装修, 薛新怀曾住在此院。</h3> <h3> (第十二~十三位)</h3> <h3>31号院--- 夏云霞 、芦三宝曾住在这里。</h3> <h3> (第十四~十八位)</h3> <h3> 25号院---是非常大的一片院子,周国新、吴桂荣 、徐秀珍、任秀媛、康永宽 、邢三秋六位同学都在这大院住过。</h3> <h3> 院子有很多房子已经改建一新!</h3> <h3> (第十九位)</h3> <h3> 22号院--- 独门独院,住着武明生一家。</h3> <h3> (第二十位)</h3> <h3> 学校西边小胡同里把口原是刘春成家,帽儿胡同小学盖楼把他家占了,又给他家的是21号院里文昌庙东间房。</h3> <h3>21号院文昌庙东间房--- 刘春成家。</h3> <h3> (第二十一位)</h3> <h3> 21号院---进门右手第二家曾是许世霞家。</h3> <h3> (第二十二~二十五位)</h3> <h3> 16号院---空军部队大院,李一平、李晋京、郑荣华、田莉莉曾住在这里。<br> </h3> <h3> </h3> <h3> 李晋京、郑荣华、田莉莉都曾住在垂花门里的四合院,郑荣华、田莉莉陆续都转走了。</h3> <h3> 这三间北房是李一平家,都“毁容”了!<br> 上小学时,我每天放学后,都在这里记班级工作日记,差不多每天记的都是“今天都好”,后来简化为“都好”。🤣 😅 🤪 </h3> <h3> (第二十六~二十七位)</h3> <h3> 14号院---礼平、汪平曾住在这里。</h3> <h3> 临街的窗就是礼平家后窗户。</h3> <h3> (第二十八~二十九位)</h3> <h3> 13号院---胡同里最完美的五进四合院,王占军、袁燕娜曾经住在这里。</h3> <h3> 王占军在自家小院里种了很多植物,有弥猴桃,有石榴树、柿子树等等。</h3> <h3> (第三十位)</h3> <h3> 10号院--- 韩秀琴曾住在这里。</h3> <h3> 6号院--- 吴桂荣文革中从25号院搬来,曾住在这里。<br> 原来院门很小,大门是重新建的,自称“达贝子府”,原来根本没有这个贝勒府。</h3> <h3> (第三十一位)</h3> <h3> 4号院--- 原陈立华家,由于头发天然卷呈爆炸式,同学都叫她“卷毛青松马”😄 😄 😄 </h3> <h3> (第三十二~三十三位)</h3> <h3> 3号院---原中国科学院宿舍,王燕敏、高娟英曾住在这里。</h3> <h3> 二道门的石木雕非常精美!</h3> <h3> 院子里已经面目全非。</h3> <h3> (第三十四位)</h3> <h3> 1号--- 刘亚明曾住在这,他是我班最淘的,而且淘到了少年劳教所。</h3> <h3><br><br>------------------------------------------------------------<br><br><br></h3> <h3> 2018年教师节,我们小学同学及栗老师又欢聚在新疆大厦!!!🌹 🌹 🌹 </h3> <h3><br> 栗老师与20位同学合影</h3> <h3> 栗老师与10位男生合影</h3> <h3><br> 栗老师与7位女生合影</h3> <h3> <br><br> 【结束语】<br><br> 胡同是老北京城的经络,而四合院就是胡同的魂。有着百年历史的帽儿胡同默默地记载着老宅院里光阴的故事,也记忆着我们少年的时光。<br> 让我们经常在胡同里走一走,看一看,因为只有在你走过之后才能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平凡与不平凡!<br> 最后,由衷感谢王占军、刘京华、张计这些发小,为我导游讲解,使我了解帽儿,感受帽儿,记下帽儿。<br><br><br><br> 2020.12.4<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