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捕鱼篇

两人有余

<p>  故乡风景好,山水精灵多。</p><p> 鲁丹街,不仅盛产水稻和甜茶,而且多有鱼虾。彼时,不论是田间,还是溪中,不论是河里,还是库上,几乎有水必有鱼,各种鱼类比比皆是。只不过,在那个年代,农民只会专心种田,不会有人去养鱼养虾,更不会有人贩买贩卖。</p><p> 或许是因为母亲爱吃鱼虾,或许是为了帮助家人改善伙食,除了经常和二姐一起去捞虾外,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捕鱼了。</p><p><br></p><p> 春耕后,稻田里放满了水,插上了秧。泥鳅醒了,河里的鱼儿回游了,于是捉鱼的时机逐渐成熟起来。</p><p> 随着夜幕降临,我们将带有松油的松树木块,放到一个带木把手的小铁笼子里加以点燃,构成一个明亮的火把。再提着火把,进入田垅和溪边。</p> <p>  火光下,时见或长或短或肥或瘦的泥鳅,栖息于水下泥面上。因是晚间,泥鳅或许是因捕食的需要,或许是被火光耀花了眼,它们并不像白天那样,稍遇动静就钻到泥土里去。等到我等临近,它们通常最多只是稍作位移而已。</p><p><br></p><p> 此时,只需伸出预先准备好的,那把细长的专制铁钳子,先张开钳齿轻轻入水,将泥鳅置于两钳齿之间,然后快速合拢钳齿,将泥鳅夹住,提起,再移至竹篾编制的竹篓口,松钳,泥鳅便落袋为安了。</p> <p>  夏夜,是提灯捕鱼的最好时节。此时,更多的不是捉泥鳅,而是捕“大”鱼。</p><p> 灿烂的星空下,凉爽的夜风中,迎着蛙声和蛐鸣,光着小脚丫走在凉凉的田埂上,别有一番滋味。</p><p><br></p><p> 夏收夏种后,稻田少了遮挡,可以很容易看到,从大河里上来的野生鲫鱼和鲤鱼。夜间,它们虽也远不如白天警觉机敏,但比泥鳅难捕许多。对它们,用甚是文明的铁钳子是无济于事的,只能用一种类似于,有着长长手柄的铁梳子般的专制铁叉子。</p><p> 发现较大的鲫鱼或鲤鱼后,必须蹑手蹑脚、百倍小心靠近;至适当位置,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爆发式将铁叉击出,使铁叉扎入鱼体,再提叉入篓,将鱼儿取下落袋。如果一击未中,則鱼儿定然逃之夭夭,不见了踪影。</p><p><br></p><p> 秋收后,是缺水季节。利用有限的下水资源,通过潺潺流水,诱导水库中的鱼儿,离开水库进入我等预先设计的去处,即俗称“打响水”,应该是秋夜里最浪漫、最有趣的事了。</p> <p>  此时,屋背山东边的大水库里的鱼儿,大多膘肥体壮。那些肥硕的,鲤鱼、鲫鱼、鲶鱼等等,通常都会来到水库上游的入水口,逆流而上,觅食作乐,而且它们更喜欢追寻潺潺水声。</p><p><br></p><p>  通常,我们两人结伴,先在白天的时候,将上游来水引入相互贯通的田垅里,使之成为梯田式蓄水池;将最靠近水库深水区的某一田垅,作为诱捕鱼儿的主战场。</p><p> 在主战场田垅里首先蓄满水的同时,选择恰当位置事先修筑好一个大约三十厘米宽的陡坡式下水口。等到进入亥时,再打开这个唯一的下水口,让水流急速下泄,发出足够大的响声。</p><p> 在适当的坡度下,水流越急,响声越大,鱼儿们会来得越多,跳跃得越欢。这大概就是鲤鱼跳龙门的意思吧。</p><p> 把下水口打开后,我等便在离下水口适当距离的地方,铺垫些物件,躺在地上,仰望星空,尽享那静谧的夜,尽享鱼儿逆流而上冲击流水的哗哗的美妙乐章。</p><p> 每每听到那哗啦啦的击水声,甚至有鱼儿逆行时飞跃而上的落水声,我等的心儿就会泛起阵阵喜悦和莫名紧张,有时会下意识地数着大概有多少条鱼儿入垅了,又有多少鱼儿退下去了。</p><p><br></p> <p>  午夜过后,就到了逆行的鱼儿们即将回归水库的时候,也是上游的蓄水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于是,该收渔了。</p><p>  这时,将原本置于上端来水口,用于防止鱼儿持续上行的竹笼子取出,同时填堵入口将水流改道而去。再将竹笼子迅速地转而装入到下水口,并逐步将作为主战场的田垅里的水全部排放掉。</p><p><br></p><p> 于是,已经进入垅中的鱼儿们,要么随水下行进入竹笼子里,要么停留在田地里任人捕捉,响水捕鱼战役便胜利结束。</p><p><br></p><p> 看着那些鲜活的鱼儿,一条条蹦起落下,张嘴活鳃,似乎在说:我怎么躺这儿了,快把我放回水库里去!——哈哈,我们除了开心,也就只有愉悦了。</p><p><br></p><p>  呵!那湛蓝的夜空,闪耀的繁星;那潺潺的流水,跳跃的鱼儿;那自由的空气,快乐的岁月……</p><p> 一切都早已凝化为儿时的美好记忆,深深地刻画在脑海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5月4日写于上海松江。</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