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甜野男孩丁真火爆全网,而且还在持续发酵。一双纯净的眼睛,还有粗犷的外形。丁真的走红,其实是观众对精致、流水化的网红明星审美的一种反叛。</p> <p>丁真一红,资本迅速席卷而来。<b>但网友竟出奇一致的暴躁反对:放过丁真,资本滚开。</b></p><p><br></p><p>绝大部分网友都认为,丁真的质朴和纯净应该属于天高云阔的藏区,而不是被资本裹挟在荧幕里无所适从的作秀和表演。</p><p><br></p><p>在大家的担忧下,丁真被收编了,他成了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变成了理塘县的旅游大使。工资3500,包含五险一金:</p> <p>这条路真的很正确,相对于其他网红机构只考虑消耗他的名气,不为他的未来做长期考虑,国企的考虑更可持续、也更周全。于是很快丁真开始努力学习、认真读书。</p><p><br></p><p>前几天,华春莹还连发三条推特,为丁真打call:</p><p><br></p> <p>满屏的丁真,其实是脱贫攻坚的艰难故事。</p><p><br></p><p>丁真的走红非常意外,而这种意外不可复制。已经有一百个博主写过背后的基层扶贫工作者的故事,但是我今天想聊一聊丁真背后的老板。<b>因为,他才是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丁真签约的公司叫理塘文旅,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叫杜冬冬。</p> <p>杜冬冬是70后,文艺青年、博览群书。标准的工科生,早年却在上海从事了英语翻译工作。2007年厌倦了高薪翻译的工作去了西藏,在西藏做记者,同时给一个西藏姑娘曲西写了15万字的情书。</p><p><br></p><p>2013年情书出版,把稿酬捐了一部分给草原上的孩子。出版前把情书拿给曲西看,曲西有天对他说:“我对你好坏啊。”俩人释然成为朋友。</p><p><br></p><p><b>今年11月,杜冬冬成为理塘文旅的总经理。</b>在媒体只言片语的采访里,杜冬冬所展现出来的眼界和格局也十分令人钦佩。</p><p><br></p><p><b>看了他的谋划和采访,你就会发现,丁真的走红其实是“蓄谋已久”。</b>对于丁真的走红,杜冬冬说:<b>新媒体就像一条鲸鱼,它来了,我们只能勉强在它背上坐一会儿,它的去向和发展不会听你指挥。</b></p> <p>这话何其清醒有远见,面对巨大的流量砸下来,他能快速认准现状并作出反应。而除了签下丁真,还帮丁真过滤合作对象,保护丁真的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公司不拿一分钱:</p> <p>因为他的清醒和智慧,丁真注定和其他昙花一现的网红不会一样。杜冬冬告诉大家丁真的工作地点是博物馆,不想做了还可以提前解约。</p><p><br></p><p>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在豆瓣等网站潜水,手段简直碾压娱乐圈经纪人。</p><p><br></p><p>弹幕恍然大悟,原来是他——</p> <p>丁真还是19岁骑白马、不谙世事的少年,替丁真接住这些风浪并作出规划的,其实是他背后的这些人。</p> <p>纵览杜冬冬的生平,他领的是开挂爽剧的剧本。2007年,杜冬冬在上海是一名高薪翻译,虽然是工科生,但这份工作做得如鱼得水。闲暇时间还经常摸鱼。</p> <p>在上海期间他还翻译了《黑暗之劫》、《流浪者旅店》、《波西米亚:迷人的放逐》。评分很高,备受欢迎:</p> <p>2007年厌倦了有钱人枯燥乏味的平淡生活,决定前往西藏。随后在西藏定居,并担任《西藏人文地理》杂志记者,同时在西藏大学攻读宗教史。</p><p><br></p><p>当时,他爱上了一个康巴地区的姑娘曲西,对姑娘穷追不舍,还为她写了一本15万字的《康巴情书》。</p> <p>在书里,他写道——<b>“那时候,我就坐在中国温暖的腹地上,知道自己找到了一生,找到了你。”</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非常动人、非常温柔。曲西真的非常漂亮,他在书里这样描述:“她有着水晶般深邃的眼睛,油亮的辫子垂在番红底金花的藏衬衣上。”</p> <p>杜冬冬描述自己的心动:“我像螟蛉一般飘飞着,沉了进去。”</p> <p>这是曲西:</p> <p>起先他本来不想留在理塘,但他走去拉萨后又回到理塘,就是为了叩响了曲西家的门。他经常联系她,用各种方法示爱。</p><p><br></p><p>从上海到理塘,送曲西爱吃的莲藕,这在当地来说是非常罕见的食材。还做了很多浪漫的“蠢事”:</p> <p>但即便这样,他还是没有打动曲西的心。</p> <p>最后曲西嫁人,杜冬冬递给她自己写的15万字情书,姑娘只是惊叹:“原来我对你这么坏。”</p><p><br></p><p>即便没有得到曲西的芳心,他仍然还是热爱这片土地,在理塘驻扎下来后藏语流利到跟当地人没有区别。</p><p><br></p><p>他开始享受当地人的生活、传统、文化,听藏族老人讲故事,一头扎进推广理塘的工作里。</p> <p>理塘海拔高,缺少文化体验,他就开发了一系列的微型博物馆。比如丁真目前就职的仓央嘉措博物馆,还有318旅行记忆博物馆。</p><p><br></p> <p>他还为全球第一的旅行指南《孤独星球》撰写过西藏卷,这本指南仍然最经典的旅行圣经。</p> <p>从文青到国企总经理,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从高薪翻译走到贫困县里,他一直在努力扶贫,<b>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帮其他人赚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我们把视线拉长来看,世界上有数不清的人在往高处走,努力搞噱头赚大钱。而杜冬冬这样的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p><p><br></p><p><b>他们逆流而下,清澈坚毅,完全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面孔。</b></p> <p>杜冬冬仿佛是被指引着走进藏区的。我们都说丁真像珍珠一样珍贵,而其实,杜冬冬才是最稀缺的人才啊。他不仅懂翻译,还会搞水利,英语汉语藏语一把抓,更懂得网络传播机制,重点是人品还好,有远见卓识,又克制又清醒。</p><p><br></p><p>他看到丁真迅速走红,立马当机立断签下来。在后续的“丁真连锁效应”里,他们出了非常多有用的宣传策略,帮助理塘爆红了一把。成为理塘旅游大使的丁真,没有化妆坐在直播间里尴尬的叫卖,而是被拉去扫盲。</p><p><br></p><p><b>看清滚滚名利,并能有选择的与资本保持距离,这背后需要的定力和忍耐是常人所不及的。</b></p><p><br></p><p>这就是杜冬冬对丁真的保护,也是对理塘的保护。而像杜冬冬这样扶贫干部还有很多,没有镜头去精准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没有很多流量和名利等着他们去一一收割,可他们却在认认真真为最底层的群众做着贡献。</p><p><br></p><p>人间清醒杜冬冬说:“我们希望把洪水一样的流量,变成一种水库式的流量进行蓄水,而不是哗地泄完了”。</p><p><br></p><p>“他对选秀公司只是一张小牌,对我们可能就是唯一的一张牌”。</p><p><br></p><p>“别人会弹吉他弹钢琴,他会什么?放牛。</p><p><br></p><p>“同时也签一个保障合约,万一哪一天他不红了,把他踢开吗?不要了吗?这就是始乱终弃了,我们有信心把孩子培养成,他不红了甚至可以做讲解员,可以去做导游”。</p><p><br></p><p><b>真是又善良又智慧,像在疼爱孩子那样为丁真计深远啊。</b>杜冬冬认为,“丁真应该得到保护和培养,理塘的旅游资源也是一样。”</p> <p>而我也认为,杜冬冬们应该得到保护,就像中国人保护自己的信仰那样。真希望丁真能永远清澈,希望珍珠能永远快乐,也希望所有扶贫干部能得偿所愿。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p><p><br></p><p><b>为所有扶贫干部,分享在看。</b></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8G8s-3uCmfJMM2fLPoSor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