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字撰写:杨种田</p><p>编辑制作:长安人</p><p>文中插图:网 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章 母亲</span></p><p><br></p><p>母亲75岁时,在家里阳台墙上挂块红布为背景,我为母亲拍的一张照片,到照相馆进行了放大。</p><p><br></p><p>这张照片母亲慈祥、善良、豁达,可以作为母亲今后的纪念和遗像。</p><p><br></p><p>愿母亲寿比南山。 </p><p><br></p><p>母亲生于1927年农历正月15日,已84岁高令了。</p><p><br></p><p>真没想到人生坎坷比父亲大得多的母亲能如此长寿,真是上帝保佑我们家这个擎天柱啊! </p><p><br></p><p>母亲出生在一个多灾多难的社会,贫穷的农村家庭里,一辈子都是家庭妇女,没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p><p><br></p><p>没有风风光光的历史,没有让人羡慕的事业,甚至没有让人值得记叙的事情。</p><p><br></p><p>但她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对子女及孙辈、曾孙辈的拳拳爱心,对家庭的无限责任心,对丈夫——一个长期有病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关爱,这对一般人来讲都是无法想象的。</p> <p>父亲脾气不好,经常给她发无明之火,耍脾气,性格本来要强的母亲想,与一个有病的人计较啥呢,逆来顺受,宽宏大量,顾全大局的品格,永远是我们的丰碑,永远值得我们敬重。</p><p><br></p><p>母亲的的确确是一个苦命人。</p><p><br></p><p>15岁丧母,就担起了照顾拉扯其弟弟妹妹的责任,不到50岁丧夫,古稀之年,母亲原本打算老年行动不便时,就到唯一的女儿家去养老,可女儿1998年却因肺癌先她而去。</p><p><br></p><p>人常说的少年丧母、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女)的人生三大不幸,全集母亲于一身。</p><p><br></p><p>因此说母亲是个苦命人。</p><p><br></p><p>但母亲也是一个刚强、明白事理的一个人,是她用苦命而坚强的双肩支撑了我们这个家。</p><p><br></p><p>她和父亲结婚时,炕上两床被子,第三天从娘家回门回来,炕上两床被子只剩下一床,她才知道那一床是借人家的,她没有怨言,对我父亲没说一句质疑和怨气的话。</p><p><br></p><p>用母亲的话说,问啥呢,问了更生气,不如不问。</p><p><br></p><p>新中国初期,我们一家人在西安生活得好好的,由于父亲的伯母,我们的奶奶,因一人在老家,有病孤独。</p><p><br></p><p>父亲说:“你还是带孩子们回老家去吧,以便照顾咱妈。”</p><p><br></p><p>尽管奶奶耳聋失聪,又不是自己的亲婆母,父亲日记中也写道,他伯母是一个一辈子稀里糊涂,有些不明事理。</p><p><br></p><p>但母亲还是义无返顾的带着我和妹妹回到了老家农村,照顾起了奶奶。</p><p><br></p><p>1955年奶奶去世,父亲在兰州住医院,母亲那时也正生病卧床,为了父亲能安心治病,母亲没有让人给父亲写信,发电报,硬是挣扎着从炕上爬起来,借钱埋葬了奶奶,尽到了一个儿媳把婆母养老送终的责任。</p> <p>历史变迁奶奶的坟墓早已找不到了,我们每次给父亲上坟,母亲都要叮咛:“把你奶也叫一声。”</p><p><br></p><p>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由于父亲长期生病住医院,心理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困难和重担全都压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p><p><br></p><p>每年初夏,母亲都要大病一场,卧床不起,母亲躺在炕上,我和妹妹弟弟象无依无靠的孩子站在门外流眼泪。</p><p><br></p><p>1983年,我从陕北调回家乡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说起那时的状况时,母亲总是几多感慨地说,没想到日子咋能变得这么好了。</p><p><br></p><p>那时家中生活艰难,母亲说她经常想到以死了结,可拿起绳子就想到我们弟妹还小,她走了,娃们怎么办时,心就软了。</p><p><br></p><p>母亲那时经常想到死,就是我那时也有死的想法。</p><p><br></p><p>我和妹妹弟弟稍有不对的地方,母亲就一说二打。</p><p><br></p><p>每次母亲打了我,我白天就不回家,到晚上天黑了就躲在柴草窝里,一个人想,还是跳井去,让她〈指母亲〉后悔,伤心,哭去,看以后还敢打我不。</p><p><br></p><p>最后都是母亲找到我,把我拉回家。</p><p><br></p><p>记得1956年大年三十下午,我出门和小伙伴到一人家院子玩滑冰,一直玩到天黑了才回家。</p><p><br></p><p>一进门母亲就吼:你干啥去了,你不知道我一个人既要做肉,又要包包子蒸馍、包饺子,帮我点〈煤油〉灯的人都没有,让你奶〈奶奶半年多以前去世,迷信说法,人死后,年三十魂要回家〉回来把馍捏了。</p><p><br></p><p>当然这是母亲的迷信想法。</p> <p>现在分析,当时是因为天黑,光线不好,蒸馍的笼没合严,跑了气所致。</p><p><br></p><p>那时候,粮食是极其珍贵的,尤其对一年很少用麦面粉蒸的白面馍,若没蒸好,是很心疼的。</p><p><br></p><p>那天母亲没打我,因为是大年三十,放在平时肯定免不了一顿挨打。</p><p><br></p><p>加之,我儿时身体素质不好,母亲每打我一次,我就生病一次,吓得母亲打我的次数要少于打妹妹弟弟。</p><p><br></p><p>母亲为什么那时要打我们孩子们呢?</p><p><br></p><p>母亲的脾气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生活的压力太大和日子的极不顺心,使得母亲容易生气发火,拿孩子来出气、排解和减压。</p><p><br></p><p>母亲每次带我到兆寨村她的舅舅家,都要在她舅舅面前痛哭诉说。</p><p><br></p><p>那时我年幼无知,但心里有疑惑,为什么母亲每次到舅爷家都要哭,我长大后才理解,因外公外婆离世早,母亲在那时还能给谁诉说自己生活的不幸,日子的艰难呢。</p><p><br></p><p>减压排泄怨气的方式只能是:一撒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二是给其唯一的亲人舅舅诉说。</p><p><br></p><p>因此说母亲那个时侯实在是太难太苦了。</p><p><br></p><p>1954年,我们家已是7口人之家,奶奶、父母亲、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和我。</p><p><br></p><p>1955年初,父亲生病住进了医院,五月份奶奶去世,两岁的孝田小弟因无人照管,十月份也夭折了。</p><p><br></p><p>父亲一病就20几年,直到去世。</p><p><br></p><p>这20几年,母亲既主内又主外,以她那柔弱之躯,为我们那时风雨飘摇的家不知操了多少心,洒了多少汗,流了多少泪。</p> <p>每到领粮食时也是母亲心里最难过的时候。</p><p><br></p><p>看到有男劳动的人家兴高采烈的去领粮食,因钱凑不够,母亲去领粮吧,钱不够,不去吧,又怕别人说,干活没劳力,领粮还不积极。</p><p><br></p><p>母亲拿着口袋,在家里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家门,没勇气到生产队去领粮食,只是难过叹息。</p><p><br></p><p>母亲难过,我也跟着流眼泪,深感母亲太难、太苦了。</p><p><br></p><p>母亲流着泪说:“娃呀,好好上学,学上成了,就是给妈争了气。”</p><p><br></p><p>可以说我儿时学习的动力,就是来自母亲的这句话。</p><p><br></p><p>儿时的记忆中,家里的经济永远都是困难的。</p><p><br></p><p>那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就是一年半载东兆余村小学操场放电影。</p><p><br></p><p>一听到当晚放电影,下午就盼着太阳快点落下山,张罗着看电影。</p><p><br></p><p>一张电影票2分钱,可每次向母亲要钱都很难场。</p><p><br></p><p>电影都是安排在星期六的晚上,一般星期三、四就知道要放电影,为了好要钱,几天前就很好地在母亲面前表现得很听话,母亲叫干啥就干啥,还给母亲说:“看电影能增长知识,将来就可以考上学。”</p><p><br></p><p>家里经济确实困难,每分钱都得掰八半用。</p><p><br></p><p>但在母亲的辛劳和精打细算下,我们兄弟妹在学校总是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p><p><br></p><p>上小学时同学给我的顺口流是“杨种田,一身兰”。</p><p><br></p><p>说我穿的母亲手工做的小制服美观时尚,引人注目。</p><p><br></p><p>我的衣服也就成了隔壁邻居,我的小伙伴海海出门走亲戚的礼服,海海他妈来借我的衣服,母亲连同我的鞋袜都借给他们。</p> <p>我有一个叫九娃伯的人,从爷爷(父亲的伯父)时代到解放后的1954年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土地入社,由于我们家地多人少,缺少劳动力,他就一直在农忙时节,就到我们家来帮干农活。</p><p><br></p><p>记得儿时一次伯伯驾着我,坐在他的肩头,我两小腿夹着伯伯的脖子,小手搂着伯伯的脑袋,伯伯双手紧抓我的双脚,到曲江池去逛会看戏。</p><p><br></p><p>在路上伯伯碰到邻村一个熟人,谈话中伯伯讲到:“我过去一直给这娃家帮作农活,他们家的人对我很好,从他爷手里就给我管吃管穿,农闲了我自己做饭,拿口袋到他们家灌粮食,从来都是我自己灌,我想灌多少就拿多少,他爷从没把我当外人看。</p><p><br></p><p>我父母更是把伯伯当成兄长看对待。</p><p><br></p><p>伯伯是个孤寡人,母亲尤其同情这类人。</p><p><br></p><p>1954年后,伯伯再不给我们家干活了,但伯伯的夏天单衣,冬季棉袄,一直由母亲剪裁缝制。</p><p><br></p><p>我们家做了什么好吃的,就把伯伯叫过来,或者由我给伯伯送去。</p><p><br></p><p>伯伯快50岁时,还是在我父母的撺掇下给伯伯找了个老伴。</p><p><br></p><p>伯伯给我的印象也太深刻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p><p><br></p><p>因为伯伯一个人孤单,我儿时经常去伯伯家睡觉,儿时所养的兔子、鸽子、小山羊,都是伯伯带我赶集、逛会给我买的,逛韦曲、到杜曲、去曲江池赶集、看戏都是在伯伯的肩头上驾去的。</p><p><br></p><p>因此,儿时我心里就埋下了,我长大了第一个要孝敬的就是伯伯。</p> <p>但遗憾的是,1969年我刚上工作,伯伯便去世了。</p><p><br></p><p>1970年春节,我从陕北回家探亲还给伯伯买了孝份,才知道了伯伯去世的事情。</p><p><br></p><p>现在每想起这件事,也让我伤心。</p><p><br></p><p>提到九娃伯的往事,说明了长辈人的为人处事会影响下辈人的为人处事。</p><p><br></p><p>好多人说我是个孝子,其实这也是上辈人,尤其是父母影响的结果。</p><p><br></p><p>做儿女的只是父母的精神寄托,真正把心操在儿女身上的,为儿女担心分忧一辈子的是长辈,是父母。</p> <p>上面写了母亲一些很平凡的往事。</p><p><br></p><p>在父亲的描写上,写了父亲使我印象深刻的三句话。</p><p><br></p><p>写母亲,我也想说一说印象深刻的三句话,作为对母亲人生个性,为人处事的小结。</p><p><br></p><p>第一句话,和大家一块干活不要偷懒,那怕挣死,也不要让人指脊背。</p><p><br></p><p>第二句话,不吃少睡能行,家里不打扫干净不行,不然心里瞀乱。</p><p><br></p><p>第三句话,我不烧香,不拜佛,人只要心好,比信啥都强。</p><p><br></p><p>母亲已84岁高令了,现在仍然是每天按时很早就起床,从不睡懒觉。</p><p><br></p><p>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抹布把家里桌椅板凳,床头书柜,里里外外擦一遍,这是她一辈子的习惯。</p><p><br></p><p>做饭时间,只要我进灶房,她就跟进来,挣着抢着总想干点活,不让干就不高兴。</p><p><br></p><p>对曾孙子她也是操不尽的心。</p><p><br></p><p>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历尽磨难,勤劳一生,总是把心操在别人和下辈人身上的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