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青州,一提起历史文化名人范仲淹、李清照、欧阳修,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对于郦道元,大部分人却一无所知。</p><p> 前几年,青州在整修南阳河时,在青云桥北头东侧河北岸的高埠处建了一处小公园,公园中间有一尊郦道元铜像,底部由一米左右高的底座,上面是一巨型花岗岩,岩石上面是郦道元铜像,约8--9米高吧!郦道元右手拿书,左手扶着后背上的斗笠,目光炯炯,居高临下,正视前方,仿佛在注视着祖国的壮丽山河。铜像后面是一弓型影壁墙。墙上刻有郦道元像,其小时戏水的图像,还有部分《水经注》文字。墙背面是郦道元简介及其与青州有关的故事情节。公园面积不是很大,右侧建有部分体育锻炼的设施,四周绿化的十分得体。</p><p> 刚建成时,好多人都前来观赏,看的粗的说塑了个老头像,不知是干啥的;看的细的,说是郦道元像,但不知郦道元是什么人;还有的因为公园位置在文昌宫旧址,说是要重修文昌宫。凡对我说的,我就不厌其烦地和他们介绍一下郦道元的大体情况。大都对这个人物没有很深的印象。</p><p> 我今天写这个美篇,主要是向大家普及一下郦道元少年时代在青州生活的一些情况、他的生平简介以及《水经注》是一部怎样的书。但由于郦道元的史料所存甚少,再说大部分同志也不用了解得很详细了。只是大体上说说吧!</p> <p>郦道元生长于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始于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刘宋,止于公元589年隋灭陈,前后16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化的一段时期。南方以南京为中心,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小朝廷更替;北方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掌权,先是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又分裂为北齐和北周,直到隋朝统一全国。</p><p> 郦道元就生长在北魏时期,约生于公元466年,卒于公元527年。今河北涿州市人。他一生的主要成就是为官和地理学。早年他父亲郦范先后两次为青州刺史,郦道元和其母亲,都随父亲居住。当时郦道元正是孩提时代到少年这一时期,他随父亲游历了青州的山川大河,曾和小朋友去瀑水涧戏水,到南阳河游泳,到弥河去游玩,因而他在以后的《水经注》中对青州的河流介绍比较详细。至于郦道元是出生于涿州还是青州,历史没有记载。不过他本人曾写过“余生长于东齐”,东齐就是今天的青州,我个人认为,如他仅青少年在青州生活过,就应该用“成长”于东齐,就不必用“生长”了,很有可能他就出生在青州呢。</p> <p> 郦道元在少年时代,也就是在青州时,就对地理考察有浓厚的兴趣,十几岁的孩子,经常随父亲和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游览,观察水流的情景,他游历过临朐县的熏冶泉水(老龙湾),又观看了石井(瀑水涧)的瀑布,瀑布奔泻而下的水流,溅起了滚滚波浪,在川谷间回荡,这美丽壮观的景色,使郦道元大为陶醉。做官后,他经常实地考察,搜集有关的地理著作和地图,考察河流的干道和支流情况,以及河流流经地区的地理风貌,追溯河流的源头,或走访乡老,采集民谣,谚语,方言和传说,然后把自己的见闻详细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他掌握了许多有关各地地理情况的原始资料。为他以后写作《水经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p> <p> 郦道元的仕途也十分坎坷,他父亲去世后,他以父荫入仕,降为伯这一级,由于跟随孝文帝出巡北方,立了功,得到皇帝赏识,受御史中尉李彪的推荐做了侍书御史。501年,李彪遭弹劾,郦道元也随着罢了官,下放到冀州镇任东府长史,一个基层小官,他在那里当政三年,他为政严酷,人人敬畏。盗贼纷纷逃亡外地,颇有政绩。后又任鲁阳郡太守,他上书朝廷,兴办教育,建立学堂,教化乡民。同时打击山寇盗贼,社会治安大有好转。</p><p> 512---515年,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仍保持严猛为政的作风,当地百姓联合到朝廷告状,说他苛刻严峻,请求前任刺史复任,因此被罢官。</p> <p>在罢官期间,郦道元着手准备为《水经》作注。524年,郦道元任河南尹,治理京都洛阳。这时,社会矛盾日益激烈,北方边陲农民起义爆发,朝廷告急,皇帝令郦道元为持节兼黄门侍郎,协助大都督整编官吏,筹备军粮,裁剪机构。但不久各镇尽数反叛,便无功而返了。同年九月,梁朝攻打寿阳,淮阳,朝廷授郦道元为大军行台,持节兼侍中,救援寿阳和淮阳。525年,郦道元驻扎在城父,与敌军对阵,数月不能前进。</p><p> 526年,被授安南将军兼御史中尉,由于他执政严厉,遭权贵忌恨。在逮捕汝南王的侍宠丘念时,汝南王百般袒护,让其藏在自己府中,郦道元抓住时机,在丘念回家时,将其逮捕入狱,丘念的一帮豪强元悦等人上书胡太后,请求保全丘念。郦道元知道后,赶到朝廷赦书下达前,将丘念处死,并检举其同党元悦的不法行径,因此得罪了一大批官宦豪强。他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郦道元。</p><p><br></p> <p> 527年,雍州刺史萧宝夤图谋反叛的行迹日益明显,朝廷决定派一得力大臣去安抚,郦道元得罪的一伙怂恿胡太后派郦道元去,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萧宝夤得知后,派部下在阴盘驿亭围住了郦道元。因无水,又人少,郦道元等无力抵抗,被跳墙而入的叛军杀害,享年59岁。他死前怒目而视,大声斥责叛军,他的两个弟弟,长子,次子也被杀害,于是萧宝夤叛乱。528年朝廷收复长安,郦道元归葬洛阳。后被朝廷追封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其三子郦孝友承袭爵位。</p><p> 郦道元一生在政治上,军事上,地理上,文学上都颇有建树,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p> <p> 《水经注》,全书记述了1252条河流以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水经》增加了近千条河流,文字增加了20多倍,内容比原著要丰富的多,《水经》记录河流137条,而《水经注》则记录了1252条,从字数看,《水经》只有1.5万字,而《水经注》达30多万字。此书不仅是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地理性著作,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灿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p> <p>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著作,</p><p> 在军事上也起很大作用,它记录了历史上大小战役不下300次,对作战双方不容忽视的地理条件,如山岳,关隘,河川,渡口,桥梁,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后人评其为“开兵要地理之先河”。</p><p> 在文学上也对后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夷水注》中说:“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显然是吸取了郦道元的写作技巧。再如我们所熟悉的郦道元的《三峡》中写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p><p>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首诗,其实就是把郦道元的文章加工而成的!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水经注》对后代文学影响多大!</p><p><br></p><p><br></p><p><br></p><p><br></p><p><br></p> <p>《水经注》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且在《水经注》中,还记述了全国所有河流及其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建制沿革,历史事件及民间传说,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