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意初动,霜寒渐起。虽有丝丝凉意,但华西实验学校的小古文教学研讨活动却热火朝天地开展着。</p> <p> </p> <p> 在执教之前,四年级备课组进行了小古文教学的集体备课,就小古文教学如何进行各抒己见,进行了探讨,达成了共识。</p> <p> 备课组长顾丽刚老师率先在组内进行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小古文教学示范,这节课体现出了备课组老师们集体的智慧,也更加激发了四年级备课组对小古文教学的进一步探究。</p> <p> 12月3日,小学教学处肖建丰老师为进一步推进备课组研讨,同课异构展示了四年级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肖老师教学设计精巧,教学思路清晰,整堂课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逐句练读、全文诵读,让学生以读促悟,在读中体验、感悟小古文的特点。在这场精彩的课堂教学中,时时闪现着智慧的灵光,处处进行着思想的交融,学生们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理解着王戎的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特点。</p> <p> 课后,肖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设计思路跟大家做了简单的分享。老师们也纷纷就小古文教学的困惑与探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p> <h5><b>顾丽刚:</b></h5><h5> 小古文怎样教?在肖老师这堂课上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学生已经接触过小古文的基础上,创设自读自悟的氛围,引导学生借助批注进行理解,不仅让学生自我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也使得前面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本堂课中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和落实。</h5><h5> 通过对故事的复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这个故事,本课的训练点,在教学中当堂完成,得到落实和彰显。</h5><h5> 通过探究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让学生理解、分析、判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明确文中人物王戎的形象: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作出正确判断。</h5><p><br></p> <h5><b>查丽蓉:</b></h5><h5> 肖老师的课堂扎实有效,特别在朗读教学时层层推入。一读:做到读通读顺,读准字音;二读:带着节奏读,读好停顿;三读,重点在读懂意思,梳理文脉;四读:读出人物形象。</h5><h5><b>王琴:</b></h5><h5> 肖老师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不仅能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肖老师的这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性。</h5><h5><b>唐可馨:</b></h5><h5> 肖老师用了恰当的互动形式,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呈现“原生态”教学情景,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切身体验到学习小古文的快乐。</h5><p><br></p> <h5><b>柴燕珍:</b></h5><h5> 如何在小古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今天的课给了我启发: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在本课的几个环节层层推进中得到了落实,在学生理解文本以后,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这样的复述是高于简单复述小古文的要求的,学生在讲述中适当进行创新,加入了此必苦李的分析理解的思维过程,使得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得以落实。</h5><h5> 其次前面单元的语文要素也在教学中再次得以运用和体现。如例如批注方式的进行,使得学生不仅有读,有说,更有写的呈现,在课堂中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和空间。</h5><h5> 在今天的小古文教学中,聚焦语用着力点,使得语文要素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h5><p><br></p> <p> 此次四年级小古文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研讨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提升。时光清浅,岁月从容,教研路上我们寻美揽胜,携手前进!</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韩钰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制作:沈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设计、审核:肖建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