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记中村小学语文组青年教师赛课

拾忆

<p>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夯实教学基本功,让青年教师更好地发展,更快地成长,我校举行了青年教师语文课大赛,八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p><p> </p> <p>  上课伊始,刘萍老师以《霸王别姬》的视频导入,从而引出本课的主人公“梅兰芳”。接着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出示名人对梅兰芳的评价,赞美梅兰芳是难得的爱国的“优伶”。接着本堂课最精彩的部分是刘老师出示的表格,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白日本人对梅兰芳做了哪些事,以及梅兰芳的应对方法,从而进一步感受他身上的民族气节,更深一步的体会他的爱国之情。</p> <p>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这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傅欢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目标明确,条理清晰,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p> <p>  刘凯老师和符小婷老师上的同一课《掌声》,她们同课异构,不过都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共同分享读后的思考与感悟为主,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进行读、听、说、写的语文训练,在一课一得中获得“爱”的情感熏陶。</p> <p>  程琴老师的《狐假虎威》的亮点是给孩子准备了动物头饰。动物头饰佩戴在头上,孩子们仿佛都进入了动物角色,朗读和表演起来,语气、神情和动作就更加生动形象了!整节课下来,孩子们都非常高兴,能够这样扮演文中的小动物,把课文演出来,也是一次奇妙有趣的体验之旅。</p> <p>  符美金老师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非常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品质,那么在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这种个性反映呢?又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呢?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创造发现。</p> <p>  曾星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分析课文条理清晰,能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能及时出示练习,巩固课文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p> <p>  黎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老师用图片形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老师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抓住重点字词讲解,全体同学都参与了课堂学习,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p> <p>&nbsp; &nbsp; 在评课活动中,王四根校长提出语文怎么教?应该多读多背多写;更提出语文应该教什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精读、略读、整本书读),要学会积累语文材料(多读多背)。每位听课教师对每堂课都进行了中肯的点评,对课堂进行深入剖析和解构,让教学策略优化之后更加完善,让课堂语言雕琢之后更显魅力,让课堂节奏调控之后更加张弛有度,从而使教学的目标的达成度更高、课堂教学更有效。</p><p> </p> <p>  “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个天堂。”个人的力量有限,集体的潜力无穷。相信在一次次的上课、磨课、观课、议课中,无论是我们语文组这个小集体,还是我们教师个人,都能得到更好的成长!</p>

学生

老师

青年教师

语文

梅兰芳

课堂

教学

出示

课文

以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