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光之25——华盛顿

甄国祚

<p>  2013年5月25随美东旅游团来到华盛顿。</p><p> 华盛顿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首都,即行政中心,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所以华盛顿特区不属于任何一个州,和华盛顿州也不是一会事,是独立的行政区。&nbsp;</p><p>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成立,乔治·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决定要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新都选址在南北分界线的叫哥伦比亚的地方,新都尚未建成,华盛顿便于1799年去世。为了纪念他,这座新都在翌年建成时被命名为华盛顿。</p><p> 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华盛顿特区面积177平方公里,2019年31月,人口约70万。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美国国会,通过华盛顿市政府实施管理。这里是大多数美国联邦政府机关与各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还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等众多人文景观。如华盛顿国家广场、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碑、杰斐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越南战争老兵纪念碑、唐人街等等。风云变幻的政治,不会阻挡人们对美的享受。</p> <p>国会大厦</p><p> 国会大厦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建于25米高的国会山上。国会大厦是美国国会所在地,1793年9月18日由华盛顿总统亲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被英国人焚烧,部分建筑被毁。后增建了参众两院会议室、圆形屋顶和圆形大厅,并多次改建和扩建。</p><p> 整幢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其中央是一座直径约30米,高55米的圆形大厅,内部空间高旷宏敞,金碧辉煌。高高耸立的圆顶也分三层。圆顶上还有一个小圆塔,塔顶直立着自由女神铜像。她头顶羽冠,右手持剑,左手扶盾,永远眺望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p><p>&nbsp; 国会大厦东面的大草坪是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911事件前国会大厦向游人免费开放。</p> <p>白宫</p><p> 白宫是美国的总统官邸。因为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居住和办公的地点,“白宫”一词常代指美国政府。</p><p> 1800年11月1日,约翰·亚当斯成为首位入住白宫的总统。白宫包括了做为主居住区的中央建筑和东西两个侧翼。共有6层(包括地下),因为很大一部份在地下,或者被园林遮蔽,很少人知道白宫的规模,白宫有:6座总面积5100平方米的建筑,132间房间,35间卫生间,还有网球场,保龄球道,电影院、慢跑跑道,游泳池,小高尔夫练习场等。</p> <p>在白宫旁边的长椅上是无家可归者</p> <p>各种小摊贩售卖物品</p> <p>草坪的小路上人们在随便走动</p> <p>草坪上一只松鼠不知在吃什么,听到我相机的快门声,抬头一看是老外,立即转身逃跑,我紧追不捨,他飞快的钻进树洞里,我抓拍到了他的尾巴,我估计他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就瞄准树洞等着,果然他又钻出来,被我逮个正着。</p><p><br></p><p><br></p> <p>华盛顿纪念碑</p><p>&nbsp; 华盛顿纪念碑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国家广场中心,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和最高的“方尖碑”建筑之一&nbsp;&nbsp;&nbsp;。</p><p> 华盛顿纪念碑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底部宽22.4米、高169.045米,纪念碑内有50层铁梯,也有70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游客登顶后通过小窗可以眺望华盛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p><p> 华盛顿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是清政府赠送的。</p> <p>华盛顿纪念堂</p> <p>林肯纪念堂</p> <p>林肯塑像</p> <p>杰佛逊纪念堂</p> <p>华盛顿军事学院</p> <p>导游介绍这里是白宫的通讯枢纽</p> <p>阵亡将士纪念日</p><p> 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人传统上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向为国捐躯的军人表达哀思和敬意。美国人最早开始举行阵亡将士纪念日的活动是在一百多年前的南北战争期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个节日从纪念南北战争中的阵亡将士演变为纪念任何战争中死亡的美国人。</p> <p>  看过一段游行,巧遇一位残疾人坐轮椅要上公交车,出于好奇就拍照纪录他上车过程,美国的公交车,一是定时定点,手拿时刻表,语言不通也能坐,二是车大人少,不仅轮椅,有的也给自行车留有位置。三是方便特殊人员上下人性设计到位。</p> <p>华盛顿杜莎夫人蜡像馆</p><p>&nbsp; 华盛顿杜莎夫人蜡像馆于2007年开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杜莎夫人蜡像馆在美国的好几个城市里都有,多以美国各届总统的蜡像最为著名。</p><p>馆内的蜡像形态逼真,可谓是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p><p> 面前这四位就是总统山上的四位美国总统,依次为:开国元勋华盛顿、“独立宣言”起草者杰佛逊、奠定20世纪美国基础的罗斯福、解放黑奴的领导者林肯。</p> <p>华盛顿有一处博物馆群</p><p> 来到华盛顿,不仅可以去欣赏各种国家标志,别有情趣的是这里有一个博物馆群。这是由英国人詹姆斯·史密森投资建立的一片区域,有自然博物馆、航天航空博物馆,美术馆等15座之多,可以说,史密斯博物馆区域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群,可惜这是要花很多时间去收获知识的,一般游客难以企及。</p><p> 这几张照片拍于自然博物馆</p> <p>朝鲜战争纪念碑</p><p> 朝鲜战争纪念碑又名“朝鲜战争退役老兵纪念园”。</p><p> 由于朝鲜战争给予美国的巨大阴影,美国官方一直“耻于谈起”,被故意“遗忘”了几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受到越南战争反战运动的带动和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建成的影响,部分还健在的朝鲜战争退伍老兵经过种种努力,于1986年10月才获得美国战争纪念碑委员会立案,1988年9月才获得用地批准。历经曲折的募捐筹款,1992年6月才奠基,直至1995年7月才建成。筹备建设的力量来自于民间,建设的经费全部来自募捐,美国政府在此过程中既没有出一分钱、也没有出多大力。</p> <p>  准确地说,纪念碑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它由三部分组成。</p><p>第一部分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这些雕塑被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复杂,战地的残酷气氛弥漫在整个园区。这是一群普通士兵,是韩战中无数美国大兵的缩影。</p> <p>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韩战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上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著人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影像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仿佛置身战场,再次领略到战争的残酷。</p> <p>最后,这堵墙上只刻有一句话:</p><p>“freedom is not free”,中文译为:“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或“自由不是免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