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精品课堂——2020秋云州区第一小学一年级教学教研活动剪影

春暖花开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精品课堂</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云州区第一小学一年级教学教研活动剪影</span></p> <p><b>&nbsp;&nbsp;&nbsp;&nbsp; 倾情教育写春秋,教研教改铸辉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云州区教科局“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精神,实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云州区第一小学在梁校长的领导下,开展了以年级为单位的公开课教研活动。</b></p> <p>12月4日,云州区第一小学的一年级公开课圆满结束。</p> 一、活动安排 二、集体备课 三、精彩纷呈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郭进丽老师讲授的《四季》,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能在最短的时间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边听边模仿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以“你觉得哪一个季节最美”为切入点,教学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最后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马洪春老师讲授的内容是《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借助原有的学习经验,观察主题图口述图意,列出算式,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加减算式间的联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武晓慧老师讲授的是课文《比尾巴》,在导入阶段,让孩子猜谜语,自读拼音并找到对应的动物,不仅引出来了本课的六位主角,更瞬间抓住了他们爱游戏喜玩耍的心。在课文的理解朗读上,通过抓住动物尾巴特点为学生切入点,配以游戏“为动物找尾巴”增加课堂情趣。整节课紧扣教学目标,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活跃,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袁久雁老师执教的《求未知加数》,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逆向思考才能解决。本节课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实现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了学生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谷为华老师讲授的《小小的船》,她将五步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她抓住了本节难点内容重点突破。比如,在“叠字使用”教学时,她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还让学生学会运用。结合课后的“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提问:还有什么也是弯弯的、小小的……进一步引导学生使用叠字表达“大、圆”等意思,还结合身边的事物来进行叠字运用的小练习,如教室里的书橱、黑板、植物等。在这样的活动中,提升学生运用叠字的意识与能力。</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贾普芝老师执教的《数数、读数》,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通过“摆小棒”的活动来进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明白数的含义:“10个一是1个十”,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既增强了动手能力,也体现了“玩中学”的教学理论,学生在摆小棒动手的同时也积极动脑,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代红霞老师在讲授《秋天》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力争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板书课题时,她请学生伸出小手和她一起写,并将拼音标注,使学生在书空的同时对生字“秋”、“到”有了初步的感知。阅读过程中她尝试改变从头到尾串讲的模式,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借助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了秋天的美景,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她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天,投入的范读让学生仿佛也沉浸其中,从而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这时,学生很容易产生想读的愿望。根据课标一年级阅读要求,在学生自读前,她提出以下要求: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她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span></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庞尔丽老师讲授的《数的组成、写数》,在教学过程中她充分利用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经历“用小棒表示数——用计数器表示数——用数字写出数”的过程,把学生的认数经验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张建丽老师讲授的《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在教学过程中张建丽老师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不仅让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琅琅上口,更在诵读中创设情景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再加上一些优美的风景图片,孩子们的兴致极高,阅读兴趣浓厚,课堂氛围特别好。</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冯学英老师教学的内容是《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为了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冯老师主要从创设情境入手,借助形象直观的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操作,多练习,让学生经历研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方法的过程,从而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并从中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杜建美老师从"趣"入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以"读"代讲,让学生读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以"情"促学,使学生乐学,会学,逐步培养自学的能力,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刘庆红老师讲授的《九加几》,这节课让学生思维经历了初步感知——实践操作——探索规律——理解掌握——巩固运用——形成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初步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b></p> 四、评课环节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此次活动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百忙之中领导们都能亲力亲为为全校教师起到了表率引领!梁校长和刘校长一起与教师参与研讨,给予了大家很多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大家一起总结经验,指出不足,促使改进,真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提升教学能力。相信在梁校长的带领下,我们这个优秀的团队会绽放出更美的光彩!我们云州区第一小学的明天也会更加辉煌!</b></p><p><br></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编辑:张建丽</b></p><p><b style="color: rgb(1, 1, 1);">摄影:一年级组教师</b></p><p><b style="color: rgb(1, 1, 1);">审核:教导处</b></p>

学生

教学

老师

讲授

云州

叠字

一年级

教研

过程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