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为了提高政史地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2月3日上午政史地全体教师在三楼党员活动室进行了集体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由白立太老师主持,全体政史地教师按时参加。</p> <p>按照座位排列顺序,每位老师根据各自班内情况,先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p> <p>首先是八年级历史教师张秀成。张老师提出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晰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们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因此,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规范学生语言成为今后的教学方向。</p> <p>其次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谢书芹。谢老师根据每个题的答题情况对本次期中考试做出了具体分析。她表示,初二年级不再仅仅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对新任教师具有很大的启发。</p> <p>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浦橙橙在谢老师的发言基础上,做了补充。她指出,学生存在做题容易混淆的问题。因此,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今后教学的重点。</p> <p>七年级历史教师杨佳杰提出了学生存在不会阅读材料,混淆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时间点等问题。各位老师纷纷表示赞同,并就此进行了讨论。</p> <p>任教八年级地理的李潇老师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得出学生存在审题不清,抓不住问题要点,平时上课走神以致于没抓住学习重点等问题。</p> <p>七年级地理教师龙雨一针见血地指出,读图能力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学生恰恰缺乏此能力,看图、读图、识图成为今后地理教学的重点。</p> <p>任教八年级地理的刘书芹老师就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p> <p>七年级地理教师郑焕霞首先分析了本份试卷具有知识点覆盖广,重视对地图读图分析的考查的特点。因此提出,今后要重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的养成。这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p> <p>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谢学仁指出,初中阶段仅注重学生记忆能力培养已不能适应试题的变化,今后教学需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养成。</p> <p>“‘甲骨文'写成了'甲古文'。”七年级历史教师靳春宝指出了学生答题过程中错别字的问题,表示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书写基本功的训练。</p> <p>七年级地理教师翟光彬通过对各班期中考试成绩的具体分析,得出学生平常态度不端正、考试临时抱佛脚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翟老师创造性地提出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分层教学等教学建议。</p> <p>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白云明表示对于刚刚接触道德与法治的同学来说,材料分析题比较困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好的学习氛围是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p> <p>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靳太伟针对初中政治教学做出补充,提到要重视班级里占中游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潜力巨大,决定着班级成绩的好坏。”其余教师纷纷表示赞同,并就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讨论。</p> <p>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白立太提出了一系列的做题方法:选择题学会运用排除法、做标记法;简答题遵循课本优先、不会就编的原则。这给了政治组教师极大的启发。</p> <p>九年级历史教师李兴国提到目前九年级学生的努力程度还远远不够,班级整体学习气氛不理想。对此,他表示今后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当调节讲课的内容与深度。获得教师们的一致赞同。</p> <p>七年级历史教师邱立民在总结各历史老师意见的基础上,表示今后历史教学要强化教材知识,加大训练力度,多进行复习巩固!</p> <p>九年级历史教师赵庆凯总结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错别字太多等问题。他表示,要据此来改善今后教学。</p> <p>教学研究可以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也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教研,我们政史地全体教师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