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变冷,学生机体适应能力下降,容易造成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扩散,波及范围之广,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播与流行,陈村小学一年级开展了“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向学生们普及什么是传染病?让学生们懂得应该如何预防,从而保护好自己。</p> <p>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p><p>1.流行性感冒</p><p>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p> <p> 2.水痘</p><p>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易感,传染性强,以冬春季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典型表现是发热,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小水疱,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瘙痒感重,一般7-14天可治愈。</p> <p>3、肺结核</p><p> 肺结核是指结核菌沉积于肺并在其中繁殖形成病灶。结核菌生长在哪个部位,就称为该部位的结核病,肺结核具有传染性,传染途径有: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接触传染。</p><p> 肺结核传染途径:</p><p> 1、呼吸道传染。呼吸道传染是主要的传染途径。健康人群吸入带菌的飞沫或者尘埃后可引起感染,产生肺部的原发病灶。</p><p>2、消化道传染。饮用未消毒或者消毒不严的污染牛型结核杆菌的牛奶,或者污染人型杆菌的其它食物而得病,多产生在咽部,或者肠道的原发病灶。</p><p>3、接触传染。偶尔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生殖器官等接触传染。含有先天性结核病传染途径为胎盘或吸入羊水感染,多于出生后不久发生粟粒性肺结核病或生殖器结核,人类普遍易感。</p> <p> 新冠肺炎的预防</p><p>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所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重要的措施是到人流密集场所时,需要佩戴口罩,但一定要掌握正确地佩戴方法。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也应该佩戴口罩,保护他人。</p><p> 其次,是要勤洗手,尤其是餐前便后和外出回家后,避免接触性的传播。此外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措施。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国家提倡少出门,宅在家和出门戴口罩是当下预防感染的最重要举措。</p> <p> 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p><p> 传染病预防措施主要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切实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灭苍蝇),坚持“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九字方针。</p><p>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换衣服;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到校外无证摊贩或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餐;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p><p> 2.公共场所要保持卫生与通风,定期进行清毒,日用品要经常进行日照消毒。</p><p> 3.身体不适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p><p> 4.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p><p> 5.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加强营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p><p> 6.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增强免疫力。</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