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适中旧事》写的差不多了,现在来写写我的三舅公吧,也就是我母亲的三叔。由于历史的原因,几十年来基本无人提及三舅公,也没人敢涉及此话题。直到前几年,我才从家人的只言片语中,略知一二。写三舅公是我对家族的记载,毕竟我大舅二舅是他扶养成人,完成了大学教育的。</p> <p>(三舅公谢天鸿)</p> <p>三舅公大名谢天鸿,又名耀烘。1911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适中,中心村敦古成志楼,一个望族家庭,排行第三,我外公排行第二。</p> <p>谢天鸿年少天资聪敏,少年在龙岩旧制中学学习。毕业时,正值北阀统一,遂抱献身卫乡保国宏愿,投身当时政府公安部门任职。因他表现突出,翌年擢升南安县督察长,后历任省水警大队侦缉队主任、石码特区队长、诏安特务主任、财政部福建省缉私处龙溪所主任等要职,足迹踏遍闽南沿海各县。</p> <p>谢天鸿在职期间,工作努力,善于处事,克尽职志,迭建奇功。诚如某县陈县长联文报称“谢主任天鸿历年亲率警探,硒缉流匪。连近县邑、霄小敛迹、盗风鲜闻,地方安宁,机智奋勇,深堪嘉尚……。”还有石码特区李区长在指令中:“时局紧张,地方多故,正资倚界谢队长肩负巨任……。”两份文件足于证明谢天鸿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p> <p>(堂舅公谢景德)</p> <p>然而比谢天鸿年长七岁的堂哥谢景德,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导人。1926年,他受党派遣回龙岩从事革命工作,领导过龙岩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1929年任中共福建省组织部长,工运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任省委特派员,前往闽西任红四军司令部联络员,迎接毛泽东回来主持召开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古田会议)。1930年,他还和陶铸,罗明等领导,策划了震惊全国的厦门大破狱,成功营救了狱中的我党人员。谢景德为党的事业长期奔波,积劳成疾,于1930年11月病逝,时年26岁。</p> <p>(中心村墩古成志楼)</p> <p>出生在同一座土楼里的,同一家族的谢家两兄弟,人生道路却南辕北辙。在堂哥谢景德大有作为之时,谢天鸿还在中学读书;等到他刚成年,谢景德已去逝了,否则他会不会影响谢天鸿走上革命道路也未可知。以兄弟俩的年龄和所任职位来看,皆是国共精英人才,年青有为。如果谢景德没过早离逝,那两兄弟会不会演绎一出国共、家国、兄弟、互相残杀的版本呢。然而,没有如果,时间让他们错开,历史就是这样难以预料。</p> <p>1941年谢天鸿转职军事委员会忠义救国军任职,蒙召军委会中美特种合作所工作人员训练班暨第六特技班,接受抗日反情制敌严格训练,旋奉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东南办事处,龙岩接运站中校站长要职,曾任龙岩、长汀等地国民党中央情报局中美合作所所长。</p> <p>抗战期间,他深入敌后周旋敌前,擘划闽西各县敌后肃奸反情工作,予敌予奸致命打击的事绩,累见不鲜,为国共统一抗日战线不遗余力。</p> <p>(三舅婆晚年像)</p> <p>别看三舅公谢天鸿头衔唬人,身材也堪称魁梧,在外面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然而却是个十分“惧内”的丈夫。他与妻子成婚多年,膝下无子,可他却不敢纳妾。所以家族就决定将二哥的孩子,也就是我二舅过继给他当儿子。</p> <p>原先我还以为三舅婆是出身什么名门显赫大户,让三舅公那么怕老婆。后来听母亲说,三舅婆也就出身一般人家,是个厉害角色,性格乖张。她嫁给三舅公后,就如飞上枝头的凤凰,任何家事都不做,都由佣人料理。我二舅虽说给他们当儿子,带在身边生活,但她从不管理,都是佣人代以照顾。</p> <p>1945年抗战胜利时,谢天鸿(中)与美国人杜利斯(左三)在龙岩中山路,为日本接受投降留影,前面小男孩是我二舅。</p> <p>前几年我二舅回国,我拿这张照片给他看,他对照片还有印象。据他说,当时夜里正睡觉,突然屋内灯都亮起来,他被人抱起来。室外传来杂吵声,不久鞭炮声此起彼伏,后来知道是龙岩城军民庆祝日本投降了。</p> <p>抗战胜利后,谢天鸿调任厦门中美情报局局长,从事特务情报工作,并负责管理漳州、漳浦、同安等地的国民党情报机构,后又任厦门汉奸逆产清理委员会调查组长。</p> <p>三舅公谢天鸿到厦门上任后,就投入到情报工作和清理收缴日伪资产的事务。这期间,居然娶了位带一女娃的台湾女人为小老婆,让人大感疑惑不解。直到后来二舅回国后才知晓,原来姨太太的前夫,是抗日期间与日本人做药品生意的商人,抗战胜利后,在清缴中被枪毙了,留下妻女无人照管。有一掮客与他们略有交情,也不知用啥手段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三舅公夫妻收留了她们。不过姨太太为人温婉闲淑,与大家相处甚好,听说幼儿时的二舅也大多是她照看的。</p> <p>(中间是三舅公的姨太太晚年与我大舅,大舅母留影)</p> <p>我猜想,三舅婆可能看她带着一女孩,肯定能生育,所以才点头答应;毕竟自己心中有愧,没能给谢家添得一儿半女吧。不过很遗憾,姨太太也没能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p> <p>1948年,三舅公谢天鸿携带家眷,并在厦门买了两个佣人,一行11人前往台湾,其中有我的二舅和大舅。</p> <p>三舅公到了台湾,就辞了军职,投身工商发展。他为人耿直乐群,热心豪爽,平易人和。听大舅讲,凡是在台有难的同乡人,如果找到三舅公,他都会施予援手。家里每天除了家人吃饭外,都要多开二、三桌饭菜,以供找上门的同乡人用餐。</p> <p>三舅公来台后,就独资经营煤矿业,在野柳玛鍊,台北万隆开釆煤矿。据说刚开始也艰辛波折,一直釆不到煤。生产资金快枯竭时,大小老婆只好拿出手饰变卖填补。</p> <p>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将山穷水尽之时釆到了煤,生意有了转机。他们生产的燃煤,供军需民用,很是畅销。后来业务日渐鼎盛,成为了台湾重要煤炭商之一。</p> <p>(坐在桌前的三舅公谢天鸿,在台湾的全家照。)</p> <p>由于三舅公为人笃诚,深得人心,又乐善好施,热心公益,闾里尊崇。1952年应众友敦促,承蒙父老乡亲爱护支持,高票当选为台北县议会议员,为促进地方建设奉献余力。</p> <p>1979年3月,六十九岁的三舅公因病在台北逝世。很遗憾,没有等到可归故里的时机,终埋骨他乡,走完了他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自从三舅公离世后,大家庭四分五裂。我二舅、大舅和三舅公的姨太太女儿纷纷移居国外,各谋生路。三舅公的大小老婆就靠富裕时积攒下来的钱和房产出租养老了。呜呼,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啊。</p> <p><b>世事成败转头空,人生春秋几多变。</b></p><p><b>离乡背井渡海峡,年年盼归年年望。</b></p><p><b>可怜老骨抛客土,魂魄萦绕回故乡。</b></p><p><b>依稀记得旧时路,步步近家泪沾裳。</b></p><p><b>父母坟前双膝跪,亲人相聚话沧桑。</b></p><p><b>岁月悠悠难回首,往事如烟落尘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