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初心 读情怀 学思践悟‘政’少年思政专题研讨——体音美教研组

美友140995691

<p>  12月3日,第二十六小学体音美教研组依托学校教育科研月平台,凭借学校“悟初心、读情怀,学思践悟‘政’少年”思政专题系列活动,开展了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思政专题研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 <p>  中国的美术史、体育史、音乐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更是一部爱国史。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内容之一,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堂上,老师借助各种媒材,用生动的语言,饱满的热情,向学生介绍我们伟大的祖国,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知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秀丽山河和勤劳人民的智慧。</p> <p>美心灵 传文化</p><p> 美术教师穆巴拉克交流自己课前三分钟教学感悟: 作为美术教师,必须首先明确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密切联系,其结合点应该说是非常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也同样是美育的重要问题,在美术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p><p> 科任教研组长解燕老师分享了她执教的、登陆在教育部网站“传承力量”里的微课《元宵节里挂彩灯》,课中介绍了我国传统元宵节的意义来历等,让元宵节日在文化理解的层面让学生有新的认知。通过做灯笼和穿汉服展示灯笼的过程一步步渗透思政内容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p> <p>乐动人 悦情怀</p><p> 音乐教研组长杨婷老师说:音乐课中的思政内容对学生们来说并不遥远。首先每册音乐教材中都有整整一个单元的“红歌”教学内容,使音乐教师能常态化的将思政教学内容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p><p> 其次,音乐教师会在每节课中设计思政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学生爱护环境自我防疫防护意识,提高学生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习近平金句的学习等内容,用好课前三分钟,进行思政教育教学。</p><p> 音乐教师通过歌曲中的歌词、旋律特点、创作背景等将思政内容融入自己的每一节课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将思政教育落地生根,入脑入心。</p> <p>强体魄 塑精神</p><p> 体育教师围绕顽强、拼搏、爱国、互助互学等分享交流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教研组长李明老师结合视频与大家交流“体育精神”的课堂渗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愉悦身心,在比赛中体会拼搏,感受人生。正如我经常在课中告诉孩子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失败。一次次的游戏,每一次的拼搏都会让孩子们记忆犹新,记忆深刻,因为每次我都会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去告诉孩子们,该如何按规则去赢下比赛,如何体面有尊严的输,这是体育最大的魅力。</p><p> 你若不去直面失败怎么可能迎接胜利。其实在体育教学中,尤其是思政教育中,我们体育老师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有着最朴实的情感!</p> <p>  初秋彤副校长全程参加体音美教研组的思政专题研讨,进行点评,突出两大特点:一是悉心准备,声屏并茂,学科特点鲜明;二是课堂践行,智慧碰撞,浸润思政教育。肯定老师们精心提炼三个学科思政教育特点,围绕自己课堂实践分享思政教育具体做法、经验,展示图片、视频等,浸润学生心灵,让学生和老师相互收益,激励体音美教师上好思政课的决心!</p> <p>  最后,初校长对活动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再次明确思政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方法策略和育人的目标,增强教师思政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p> <p> </p><p>编辑:菲尔多斯</p><p>审核:解 燕</p>

思政

学生

教研组

教育

教师

体音

爱国主义

专题研讨

老师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