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初中教导主任及初中物理化学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北京高级研修班

润小

<p style="text-align: center;">9组 第四期</p> <p>  今天是第四天紧锣密鼓的学习,受益匪浅,老师们厚积薄发的知识呈现。妙语连珠,字字见真本事的能力,吸人的语言魅力,精绝的案例分享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久久不能除去的色彩,删不了的记忆。</p><p><br></p> 课前热身找状态 <p>  课前热身操成为了我们这4天里最舒服的时段。既舒展了身体,也活跃了气氛。快看啊!我们的老师动起来多年前,像还未成年的小可爱。😉</p> <p>  全体学员开心做课前操,疲惫、睡意全被赶走,心情瞬间变妙,学习效率一下变高。</p> 课前展示家乡 <p>  崔学毛老师分享的是一道阳城的美食,更是润城的特色佳肴。有一锅肉块子肠段子漂在老汤上,夹杂着红星星的辣油,另一锅则是浸泡着的软硬适中、筋道滑溜的粉条子。你看么,纵观全碗,红的、白的、绿的、杂色的,伴着一股令人大吐哈刺子的香气迎面逼来。哇!真是一碗色、味、形俱全的美味珍馐啊!这就是阳城美食,润城特色--猪脏。</p> <p>  在旅途中思考哲学,在工作中宣传家乡。在研修舞台上介绍家乡。知家乡,懂家乡,介绍家乡。做到“知行合一”。袁秀兵老师的分享携着对人生的三问,并主推着我们家乡的文化,给我们全体学员老师提供了修炼自己的参照。</p> 饕餮大餐尽情享 <p>  讲座:《走进新时代,做一个会创造幸福的好教师》</p><p> 主讲人:张金成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原校长。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世纪明德学院客座教授。</p> <p>  通过自己的故事分享告诉我们,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孩子,真好,张老师现在还像一个孩子一样,在他身上有青春永驻的精神。</p> <p>  激情讲解,也是激情表演。阅历丰富,茅塞顿开。真的感觉提升了自己对修养的认识,但修养不是理解,是要真正的修和养。</p> <p>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年轻的心态,永远追梦的心。不断学习的态度,广博的爱好。做一个可以创造幸福的老师,给自己幸福,给学生幸福。</p> <p>  要懂得管理幸福技巧。教师要有幸福意识,学会学会感受幸福。用“认真”做事用“心”体会,用爱传递。</p> <p>  讲座真是精彩不断,幽默风趣,表现出了张金成老师实践着一个人民教师的幸福标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是幸福”的真谛,在座的每一位教师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p> <p>  张老师的诙谐,他的小故事、笑话、歌曲、旁征博引告诉了我们“教师的幸福”只要塑造好自己这个魂,我们就找到了幸福的秘决,就能超越自我。</p> 智慧管理有内涵 <p>  讲座:《学习心理——教与学的思考》</p><p> 主讲人:全国著名心理专家,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心理中心主任,全国心理卫生学会会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海淀区教育心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热线督导,清华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出国预备班心理指导教师。</p> <p>  有效运用“心理学”中的理论,分析实际案例。充满生活情趣的智慧课堂,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在学习心理中最大的进步。</p> <p>  陈老师通过手指数1、2、3到10的游戏教会了我们游戏中隐含的学习心理。</p> <p>  教会了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容易忽视的细节,教会了我们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思考,教会了我们好多好多与学生相处,怎么才能达到好的师生关系。教与学中包含的学习心理等等。</p> 小组交流同进步 <p>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正视自己的不足,借鉴同行的长处,共同进步!</p> 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做一个会创造幸福的好老师&nbsp;</p><p> 今天上午听了张老师的讲座《走进新时代,做个会创造幸福的好教师》。我不禁在想,我们的老师有多少是感到幸福的?如何才能做一名幸福的好老师?</p><p>其实在平凡中的点点滴滴汇聚了属于教师的幸福,而一个幸福的教师就要坦然面对自己的教育人生。对待生活,从容淡定,宠辱不惊;对待工作,多些享受,少些抱怨;对待同事,多些赏识,少些责备;对待学生,多些宽容,少些苛求。</p><p> 下午陈老师从四个方面谈了教学中的学习心理,第一:学习心理特点及好品质的培养形成;第二:关注学生学习现状中存在的需要与问题;第三: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相结合;第四教师的教学方法态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让我们对教与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p><p> 幸福是一种感觉,只要自己认为是幸福的,再苦再累的工作也会其乐无穷。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就要有一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要有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就会是快乐的,我们当老师的才是幸福的。当我们享受到做教师的幸福的时候,也是我们培养出幸福人才的时候。</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幸福自己 幸福学生</p><p>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教师呢?&nbsp;</p><p> 1.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nbsp;</p><p>我们选择了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你有"高处不胜寒"的苦恼,我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你“财源茂盛达三江”,我“桃李缤纷满天下”。&nbsp;无私,境界太高,但适时调整心态,使心理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平衡,还是可以做到的。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nbsp;</p><p> 2.关爱每个学生&nbsp;</p><p>史烟飘过,审视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我们把每一个孩子当成宝贝,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传播思想,传播真理,让我们的孩子在自己的心中点亮一盏明灯,知道自己的人生怎么走。能让他们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国梦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是教育的关键,也是对他们的真爱。</p><p> 3.要精通业务知识&nbsp;</p><p>做一名教师,不能仅仅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他还应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一具永远燃烧的火把。教育就是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幸福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学生成为幸福人的影响。我将努力</p><p>这个信仰践行。</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学 反思 实践&nbsp;</p><p> 上午张教授气质儒雅活泼洒脱,思维活跃思想超前。博学多闻,阅历丰富,​放眼世界,心怀祖国。嬉笑间讲解深刻道理,演唱中融入妙语箴言。举例子引发开怀大笑,说故事博得满堂喝彩。讲道理总是发人深省,玩游戏带来轻松愉悦。引用名言给人启迪,借力古文令人感悟。妙语连珠彰显个人魅力,出口成章展示文化底蕴。毫不掩饰情感抒发,爱憎分明注重形象。让我觉得终身学习我需要努力。</p><p> 下午陈纪英老师让我知道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检验自己的备课,讲课,测试,让我知道了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很重要,知道了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有所成长,需要我们不要一刀切,知道了开课要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知道了老师备课要积极,听课要积极,教研要主动,知道了解学情才能有的放矢,知道了备课要备可能,备不确定性,特别是备学生,知道了课后要有反思,要有记录总结,备课要常备常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教师成长需要我们终身学习反思,教书水平需要我们实践总结,加油自己!</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学习新理念 改变教学行为</p><p> 我认真聆听了张金成教授《走进新时代,做一个会创造幸福的好教师》讲座,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浓厚的学习气氛,仿佛把我带回到了学生时代。</p><p>张金成教授在嬉戏轻松里传达教育是让"孩子站起来,顶天立地,拥有智慧高尚而最终过一种完整幸福生活",一下让我看到了教育真正的诗意和远方;而他告诉我走进新时代教师的三个能力更是给我以后的奋斗指明了方向。&nbsp;</p><p> "听师一节课,胜教十年书",张教授给了我最实惠实在的思路、理念、方向和方法。用事实说话,阐述了个人成长与其文化背景、思维和语言的重要关系,从而向一线的的教师提出了最切实又最有难度的建议和要求:教师不仅传播知识,还应该是精致文化编码携带者。对此我也深有体会,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也作为孩子的妈妈,我深知孩子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的充实,更是文化的熏陶,能力和知识同样重要。&nbsp;</p><p> 陈纪英老师《学习心里----教与学的思考》讲座,用手指数“12345678910”互动活动开课,她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孩子们需要的能力素养的角度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教,如何教。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教师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教师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形成高效能学习。</p><p> 两节实惠的讲座,另我收获满满。从学习改变开始,我已走在路上。</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做一名用心的教师</p><p> 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继续着,张金成老师幽默风趣的讲座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让我知道:好的教育者需要三个条件:深度的思考、阳光的心态、操作的策略,教学从三个点发力:情境、问题、思维。做一个清晰知晓,教育本质的教师。</p><p>陈老师分享的教与学的思考又让我们重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陈老师说:“上课是为了双赢,教师不是为难倒学生,所以教师上课前要摊牌,要先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完成的目标、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责任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仅是教授知识。</p><p> 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智慧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老师,我们要摈弃旧的理念,从背会到体会,从知识到智慧,从爱拼到会拼,背会过往,体会未来。新时代下的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我们教师要用心说话,用心做事、用心做好老师!</p><p><br></p> <p> 止于至善,遇见幸福</p><p> 今天是我们京师问道的第4天,上午有幸听了张金成教授《走进新时代,做一个会创造幸福的好教师》的讲座,当我们通过阅读、写作、反思行走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终将在教育生活中遇见美好和幸福。无论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学生的成长永远比成绩更重要。幸福不是培养出高分的学生,幸福是看到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幸福是见证学生的青春一场,幸福是陪学生在青春里不懈奋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独有的,个人专业成长的愉悦感和度己达人的成就感让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坚守杏坛几十载,青丝变白发,初心不改。</p><p> 下午听了陈纪英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收获很大。陈老师讲的心理教育理论和方法,解决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陈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围绕““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心为本、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班会课存在的问题、班主任的生活状态、工作境界、当代青少年的主要特征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大量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怎样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陈老师那娓娓动听的语言、那一幕幕生动丰富的实例,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心理分析,并给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建议。陈老师的报告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听了陈老师的讲座,让我对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要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用我们阳光般的心灵去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p><p> 做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一直是我不懈的追求。让我们都做幸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一路高歌,且歌且行!&nbs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享受学习 思考教学</p><p> 今天上午,我们听了张金成教授的讲座。66岁的张教授气质儒雅活泼洒脱,思维活跃思想超前,博学多闻,阅历丰富,​放眼世界,心怀祖国。嬉笑间讲解深刻道理,演唱中融入妙语箴言,举例子引发开怀大笑,说故事博得满堂喝彩,讲道理总发人深省,玩游戏带来轻松愉悦。引用名言给人启迪,借力古文令人感悟,妙语连珠彰显个人魅力,出口成章展示文化底蕴。做人有品位,做事有风格,以和谐为重,凸显文化特色,以文化为媒,创造人文氛围。一上午的学习心情愉快,开阔视野收获满满!</p><p> 今天下午,陈老师为我们带来讲座《学习心理——教与学的思考》。聚焦学生学习生命中最主要的课堂阵地,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出发为教师带来教与学的思考,促进教与学的实效性。陈老师指出,课堂上的每个教学动作都具有教育价值,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心理个案告诫老师们,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学习现状中存在的需要与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教法研究,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与学中创造幸福的师生关系</p><p> 今天上午听了张金成老师的讲座《走进新时代,做个会创造幸福的好教师》。我不由的想到,我幸福吗,我是好老师吗?学生在自己的课堂能感到幸福吗?</p><p>诚然在一天天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汇聚了属于教师的幸福,属于学生的幸福。一个幸福的教师就要真实、勇敢面对自己的点滴教育日常。对待生活:从容淡定,脚踏实地;对待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待同事:多些互助,多点赞美;对待学生:少些恨铁不成钢,多些关心、爱护和引导。</p><p> 今天下午听了陈纪英老师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谈了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心理;</p><p>其一、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的差距。</p><p>其二、老师在年级之间转换的心理差距。</p><p>其三、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相结合。</p><p>其四、教的效率与学的效率之间的关系。&nbsp;</p><p>其五、教师要为人师表,在道德方面、人际关系、在学习方面等等。</p><p> 爱和责任贯穿了两位老师从教之处到退休再到返聘,直到生命结束时,都不能终止,会一辈辈,一代代,口口相传,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棵树摇动另一个树。</p> <p>  一天时间过去了,有点紧张有点累,但也是一种享受,因为它让内心变得充实。也很期待踏上明天的研修之旅。</p><p><br></p><p>策划 | 新师者(北京)教育研究院</p><p>审核 | 阳城县教育局</p><p>制作 | 第九组</p><p>编辑 | 焦晚霞</p><p>摄影|卫建平</p><p>创意|茹进红</p>

幸福

教师

学生

学习

老师

我们

教育

讲座

心理

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