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木渎青年志愿者团队

<p> ---木渎青年志愿协会志愿者杨海红个人优秀事迹</p><p>“有时间就做志愿者,有困难就找志愿者”。认识杨海红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句话是贴在他车上的标语,而他本人以平凡的行动去帮助别人,去影响身边人。</p><p> 杨海红,男,老家甘肃。是一名94年出生的阳光小伙。在校读书时就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义工活动,参加食堂定期大扫除,利用周末时间到校周边的社区老年活动室做一些服务。当时并没有很了解志愿者代表了什么,只是觉得空闲时间可以帮助到一些有需要的人,心里就特别开心。直到2014年四川达州需要支教志愿者,杨海红加入到了支教的队伍中去。</p> <p>这次支教让他看到了贫困区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他们真的很需要外界的帮助,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可以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未来。从此小杨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把心里想的都付之以实际行动中去。志愿者的宗旨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小杨也正是以这个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2020年2月武汉疫情爆发,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都放下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的奋斗在最前线,他深受感动,恨自己不是一名医护人员,不可以为抗疫出力。当看到志愿团队里招募抗疫志愿者征集令时,啥都没多想,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苏州火车站抗疫队伍中去,对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测量及人员信息登记,家里人每天电话要小杨注意自身安全,乖巧懂事的小杨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隐瞒了自己的客流很多的火车站支援的事情。于此同时,小杨火车站8小时支援结束后,回到住的地方,还协助社区挨家挨户进行人员排查和登记,有时到访时居民不在家,还要再跑第二次。一天24小时有15小时在志愿者岗位。小杨笑呵呵的说:我还年轻,有的是力气。一句朴实的话,却体现了小杨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p> <p>正当全国疫情得到控制,大家都松了口气时,新闻报道之前被大家认为的净土新疆地区出现了疫情,如果说第一次火车站的支援是一种冲动,到了8月大家都了解到了此次病毒的危险,避而不及,苏州距离新疆约3800公里,小杨再一次踏上了抗疫的道路,从苏州赶往新疆支援,每天做的事情可能很简单,就是测测体温,人员登记。可小杨依然做的很认真。</p><p><br></p> <p>2020年9月份他在苏州吴中区木渎镇成立木渎青年志愿者协会他带领大家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这一直都是小杨想做的事,星火之光汇聚成火把,让温暖传递下去。一群热情有爱心的人组建了木渎青年志愿者协会。小杨把志愿服务内容做到“坚持本心,办实事,服务内容多元化”,除了每周一固定的护城河徒步环保宣传活动外,每周三都进行木渎地区的卫生整治,寒冬到来,为防止疫情再一次爆发,坚持做好防控,到苏州火车站进行爱心口罩派发,做到严防死守,抗击新冠肺炎。</p> <p>从2014年支教后,让小杨看到了贫困区孩子对生活物资的需求。经过了几年的历练,小杨也更成熟了,做事更细致。天开始冷了,心系贫困区的孩子们,小杨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建档立卡,组织了为贫困区孩子捐献暖冬衣物的志愿活动,真正做到了做实事,献爱心。 </p><p>奉献与锻炼同行,行动与喜悦相伴。小善汇聚成大爱,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爱心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