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花开的美篇

豌豆花开

启航 2021届七(9)班班刊第7期 <div> 古隆中风景区做为襄阳独具特色的三国旅游景区,其所富有的三国精神与诸葛智慧,与当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学家风,转作风”的执政理念不谋而合。研学古隆中能让学生在旅行中学习三国,学习中研究历史,研究中思考诸葛精神,思考中落实平时行为,研究三国文化和学习诸葛精神并举,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结晶。 </div> 隆中研学之旅<br>七(9)班 杨俊卓 <br>期中考试结束,我校开展了盛大的研学活动,同学们欢呼雀跃,久久在教室里炸开了锅。 <br>我的心早已随之飘去,就这样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了大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古隆中的大门,“”伤痕累累”的他如同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门中“”古隆中“三 个大字,在风的吹拂下熠熠生辉,两旁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写出了诸葛亮的胸怀坦荡。 <br>说起他,就不如说说诸葛亮这个人了。 <br>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他躬耕陇亩长达十年之久,他幼年就失 失去双亲,后来才随叔父来自荆州,在襄阳隆中躬耕苦读隐居在这里。穿过大门,我们走过小虹桥,随着导游来到了三顾路,听导游说这里曾经是刘关张三人三顾诸葛亮的地方。我们边走边说,一路上的花花草草都密集地包住了两旁奇形怪状的石头。<br>走在小路上,看着远处的亭台,感受到的只有幽静。走到尽头,前面就是三过堂了,就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在这啊,发生了一件史事。刘备为了复兴汉室三次在茅庐请诸葛亮,最终诸葛亮和他一同策划统一大计。面对如此之堂,我不 <br>禁多观了一眼门前的三棵树,引起了我的注意,导游讲说这三棵树就代表了龙刘湾张,他们三人听着听着,我仿佛见到了他们三个的情景。 <br>最精彩的还是真人演的“三顾茅庐”,令我印象最深刻,他们的表情动作语言惟妙惟肖,我们都沉醉其中,畅想故事。 <br>随后我们又分别来到了武侯祠,访了诸葛亮一家居住的草庐,以及各种小景点,这一路收获满满,增长了不少知识。三国那个时代铸就了你羽扇纶巾,谈笑间的你似的,那是一种精彩,一段传奇诸葛亮,你就是一段不朽的传奇! <br>这次研学活动我很愉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起加入到研学之旅中吧! 欢乐之旅<br>七(9)班 张奥凌<br> 昨天,我们去研学旅行。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也是我第一次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秋游,想想还是挺回味的。<br> 坐上大巴,去了古隆中。隆中门口,一场盛大的开幕式。我们班的胡亚磊同学还上台朗诵《少年中国说》呢!隆中我去过很多次,但是依然兴致不减,认认真真地听着研学导师的讲解。他讲述了诸葛亮的很多事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石广元、徐庶、黄承彦到他家做客时,他站着吃茶的事情。这是中华儿女尊重长辈的证明。我们也去了诸葛草庐。相传郭沫若在重建的草庐牌匾上题词“屋艹葛诸”(早都没了),被我们一起吐槽他不会写字。<br> 在嘻嘻哈哈中,前往学习基地。老师教了我们很多关于孔明的知识,让我们装饰孔明灯。同学们个个显出一副认真的模样,拿着笔,仔仔细细地画着每个人纯洁无暇的彩色梦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一句句简简单单的话语,透露出一个个美好未来。我们还学习了孔明锁。老师让我们拆了它。我一下子就成功了。可是它易拆难拼,纵使我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成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总算是学会了。 <br> 在一堆问“这玩意儿咋nèng”“是酱紫的呢”的话语中,我们坐上了大巴,去上体育课。我先去蹴鞠,看着他们一次次的踢球,我默默的总结了一下经验和方法,等到我上场了,我把脚往球下一勾,猛地一抬,快准狠的往前一踢,啊,中了!我又兴奋的去投壶,居然连投三次都没有中,正当我唉声叹气之时,一位同学教我身子向前倾,竖着拿箭羽,看准目标:“对对对!来!三二一,投!”在她一声令下,果然投中了,我激动的蹦起来拥抱她。随后我们又一起玩了其他的项目,兴高采烈之时听见教练大声喊,“每个班挑选八名精英划龙舟了,”女生先来跨上龙舟,大家整齐划一拼命的蹬着腿,左右左右,老师一边喊一边拍手加油,同学们也在终点处为我们加油鼓劲,但是我们还是输给隔壁班女生。换男生了,他们左晃右歪,努力的向前跑,汗水从他们额上淌下来,每个人坚定的眉眼中透露着一股信念,一定要赢。眼看就要到终点,对手们也卯足劲往前奔,大家屏气凝神睁大眼睛,周围只听见砰砰砰的脚步声,“滴…”一阵口哨声打破了凝固的空气,九班胜利,教官大声喊着,也!我们蹦了起来,周围一阵阵欢呼。<br>一场体育课下来,大家浑身酸软嗓子干哑,瘫坐在大巴上懒得说话。最后一站就是大家向往的大四中,远远的湖北襄阳四中六个大字映入眼帘,大家呼的一下涌向窗边,仔细的观望着。在高一志愿者带领下,我们逐一参观着,实验楼里精密复杂的仪器看的我眼花缭乱,数量之多难以计数。图书馆里金碧辉煌的灯光照射着,整个图书馆镀上一层光芒的金色,一眼望去高大的书架里各种书刊整齐摆放着,原来这就是书的海洋啊。让我惊讶的是球场中间包围着一个很大的恒温游泳池,有篮球足球乒乓球,只要叫的上名字的球,就有一个球馆,尤其篮球场,墙壁上球架上都有防撞垫,各种设施齐备完善。球场外的食堂有三个,装修精致的像高级餐厅,物美价廉十里飘香,惹得我们肚子咕咕叫,呀,都已经黄昏了。<br>马上要离开大四中了,大家拍照留念。我回头望了望,感概四中优良的设施条件,绿树成荫花木环绕,学习氛围浓厚让人心生向往,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三年后我也会在这里学习生活,加油!少年! 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br>七(9)班 何周昊<br>风像一匹千里马,朝我扑面而来。鸟语花香,这里林不大而秀美,树不多而繁密。没错,这里就是古隆中。<br>小时候我和爸爸妈妈来过这里多次,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大一样,因为这是作为初中生的我,第一次和全年级的同学一起出游,感觉特别不同。一大清早,我们全寢室的男生都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早早起了床,吃完早餐,一路欢歌笑语和同学们乘着大巴车来到这座襄阳的旅游代表景点。隆重的开营仪式之后,我很期待下面的活动……<br>“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伴随着这首歌,我们跟导游一起前往诸葛草庐,看着门房上写着“诸葛芦”,我们满是好奇,在导游的解释下,才明白,原来这个“芦”字是以前古人的笔法。走到武侯祠,发现门房前对联上有个字不认识,听了讲解,才知道,这个字在字典上也没有,是诸葛亮时期人们独创的字。没想到,以前曾经多次来过的地方藏着这么多奥妙。<br>在诸葛亮雕像前,同学们都纷纷模拜诸葛先生,我也不能落后啊,我们都要向孔明先生学习,学习他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大智慧。三国,那个时代铸就了你,羽扇纶巾谈笑间的你。是的,那是一种精彩、一段传奇。据导游说,这里的雕像是全国唯一一个按诸葛亮的真实身高定做的,手上的羽扇羽毛有多少根,这诸葛亮的妙计就有多少,羽毛象征着智慧,铜器是越摸越亮。听到这儿,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争着去摸,都想得到那“智慧”。收三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杜爻神封,水面偏能用火攻。<br>吃完午饭,我们解了孔明锁、画了孔明灯、投了掷、蹴了鞠、射了箭,玩得很开心,但也收获了很多。终于,我们来到了大家向往已久的大四中。<br>哇,这里可真大啊!上初中以来就想和父母一起来看看这所全国闻名的中学,可是因为疫情还没有来过。今天的游学,我进来了。雄伟壮观的实验楼、琳琅满目的图书艺术楼、独树一帜的综合楼,让我眼花缭乱。特别是当我走到体育室时,看到第一层全是游泳池,第二层是羽毛球场和篮球场,哇,侧面还有网球场,我真想留在这里打打我善长的羽毛球和篮球,真想听听这球场上传来的球鞋擦地板的摩擦声,这时,我仿佛已经置身于球场之上,听着同学们为我带来的欢呼声了……<br>大四中还有很多闪光的角落、比如餐厅、商店、寢室楼,感觉像一所大学,让人很有进入学校上学的冲动。<br>今天的行程在大四中落幕了,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但是这也激起了我们的斗志,我们要向这所学校靠近,要以它为目标,上襄阳市最好的高中,我们不光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争取成为像诸葛亮一样有勇有谋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用之才。 研学回忆<br>七(9)班 秦振翔<br>翻开日记,生活中的一幕幕就如潮水般涌现出来,而我,便挑选其中最精美的几张贝壳来装点着我日记的封面。<br> 隆中游记<br>往桑植,途径襄阳,勾留一日,少不得到隆中去看看。<br>诸葛亮选的这块地方很好,三面环山,背风而向阳,依山而居,依水而建,整个呈一个坡形。向下望去,山脚下,有片耕田,虽已到腊梅开花之际,却处处充满着生机。<br>山腰下,便是隆中的主体结构----武侯祠。这座武侯祠和成都的不能比,只是一门庑,一享堂,一整殿,显得很朴实,很简单。但这也借此反映了诸葛亮清明,廉俭的一生。中间摆放的是一尊诸葛亮的蜡像,像太大与殿不成正比。所以,诸葛亮的蜡像不是正襟危坐,而是曲右膝,伸左腿那样稍稍偏侧着身子,面上额骨颇高,下巴突出,与常见的诸葛亮的画像有所不同。<br> 下山,走到隆中的入口处有一石牌坊,牌坊背面的横额上刻着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我下山时才看见),觉得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真不愧为是夏,商,周以后的第一人杰!<br> 趣味解锁<br> 到了下午,我受到了本次活动中最大的一次挑战------孔明锁。孔明锁由六根木条制成,每一根都有自己独特的凹槽。据说,这锁是诸葛亮根据玄学所制作,但我终究还是搞不懂这些到底是如何拼好的 ,只是照葫芦画瓢三两下就将它拼好了,感觉也没什么难的,总是感觉很奇妙,只感慨古人的智慧竟如此深奥,真不愧为千古名相啊!<br> 三年目标<br> 最后,就来到了本次旅行的终点-----襄阳四中高中部。在这里我看到了精美,严密的实验用具,幽静,偌大的校图书馆,优美,丰富的学校食堂以及正在拼命奋斗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这一切的一切明确了我的目标,我初中的三年将为这里为之奋斗,我的青春与热血也将泼洒在三年的考场上,所以,在这里借诸葛智慧,战三年考场,取三顾之行,不负母之期望吧!<br><br> 研学旅行记<br>七(9)班 马驰宸<br> 期中考试后第二天,学校就举行了研学旅行。这天清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太阳才刚刚露出笑脸,我们就出发了,乘坐大巴车前往古隆中。<br> 在车上,我们气氛活跃,有的同学进行了诗歌朗诵、有的同学在进行成语接龙、还有的同学在放声唱歌,车内一片欢声笑语,气氛热闹极了。稍过片刻,就到站啦。我今天“肩负重任”,车一停稳就急忙站起身来,拿上班旗冲下车去 ,同学们看到班旗纷纷向我走来。今天来研学的人太多 ,学校把大家分成了两拨,我们班在第一拨儿。<br> 襄阳的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发明家诸葛亮青年时期隐居学习的地方。我们参观了这里的许多建筑,还观看了表演“三顾茅庐”,让人犹如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当年的三国时期。在这里诸葛亮还编写了千古名篇“隆中对”,对三国时期的情况做出详细的分析,现在读起来仍让人感觉思绪翩翩。诸葛亮还是一个发明家,每当遇到困难时,总是能奇思妙想发明出各式各样有用的工具。如“诸葛连弩”一次能够发射十多支箭,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还有“诸葛棋”打发了军队里的无聊。导游还给我们讲了这里的诸葛草屋,隆中对的由来,介绍了许多古人独创的文字,增强了我们对诸葛亮的认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对诸葛亮一生的写照。后人从不以最后的成败来论英雄,虽然诸葛亮未能完成兴复汉室的愿望,可是他的那种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值得后人永远称赞、学习。<br>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乘车又来到了襄阳四中,这是今天研学旅行的最后一站。襄阳四中是一所名校,从这里走出了许多考上清华,北大的优秀人才。我们来这里参观学习感受这里浓浓的学习氛围。这所学校很大,也很安静。带队的志愿者哥哥说,这里的学习气氛很好,每个人都不愿辜负在这里的时光。不论是在万卷藏书的图书馆,在设备齐全的实验楼,还是在激情飞扬的运动场,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思绪澎湃,流连忘返。<br> 时间如流水,很快便结束了这次研学的旅途。回到学校后我的心里想了很多,我想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争取能够考进襄阳四中,到这所神话般的学校里来成就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这所学校的骄傲。<br>现在每当我在学习时,想有所懈怠偷懒,便又想起了这次的研学旅行,想到诸葛孔明、想到了襄阳四中,我赶紧又拿起笔,继续为我的梦想而努力…… 我心中的英雄——诸葛亮<br> 七(9)班 文瑾祺<br> 有这样一位人物,只为报答知遇之恩,并为之奉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r> 我们于今年11月19日上午抵达古隆中。开启研学之旅。<br> 隆中,据说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政治家诸葛亮在出山前隐居的场所,那里“山不高,秀美;水不深,澄清”。<br> 我们一行人去参观了隆中里的躬耕田、三顾堂、诸葛草庐等多处景点。走进隆中,仿佛真的看到一个少年郎,分析天下局势做出流传千古的《隆中对》,如果说此文充分表现当时局势,那三国的开始也与这位“卧龙先生”密不可分。<br>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们常用这句话来赞美聪慧博学的人,在面对周瑜的压迫,丝毫不显弱势,反而从容镇定的答应。面对困难,丝毫没有惧怕,就足以凸显此的优秀。之后更是想到草船借箭的良策,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10万支剑,使人不得不生出敬佩之情。<br> 比诸葛亮的聪慧博学,更为突出的是他复兴汉室的决心。没有人知道刘备是如何在军队强盛的曹操,在占据江东的孙权手中夺得一席之地的,其中定是不乏诸葛亮的出谋划策、呕心沥血。<br> 都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的战乱与纷争造就了军事奇才诸葛亮。而处于太平盛世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br>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责任,今天的我们只有认真读书,好好学习,珍爱生命,对他人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br> 在短暂的一生中,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像英雄诸葛亮一般鞠躬尽瘁,方能死而后已! 研学感悟 <br>七(9)班 郭子萱<br>游学古隆中,是我多时的愿望,带着这种美好的心情,披着初冬的 <br>温暖的阳光,我们来到古隆中。 <br>古隆中是一千八百多年前一代圣贤隐居的地方。而且也是刘备三顾 <br>茅庐,求得卧龙先生出山,铸就那百年来的辉煌历程的起点。 <br>游览从石牌开始,我们全年级同学在这里朗诵了诫子书和隆中对。 <br>站在三顾堂前,三棵侧柏挺立于门前,中间那颗是最高的整棵树, 向屋内倾斜,如果在树上不就正好将庭院的景物一览无余了。 三颗 松柏不正好,就是当年的刘、关、张三兄弟吗?大概这也许是历史的 巧合与印证吧! <br>从三顾堂往上走,有一个纪念诸葛孔明妻子黄月英的祠堂。相传, <br>诸葛亮因黄月英十分聪明、贤惠,便向黄承彦求婚。而黄承彦考验诸 <br>葛亮时,却说了自己女儿许多的缺点,但诸葛亮毫无疑虑地说人愿迎 <br>娶令爱为妻。也是拥有黄承彦和其妻子的优良基因的黄月英,从而成 <br>就了诸葛亮在三国交战时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难道诸葛亮迎娶黄月 <br>英不是一种智慧吗? <br>在著名景点草庐剧场,剧场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述了制作孔明灯的一 <br>些原理、知识,而且也讲了开、拼孔明锁的方式方法和诸葛亮的十大 <br>发明。使我们不无感叹,处处汇聚着智慧与历史。 <br>走进古隆中,到处绿树成荫,好鸟相鸣。虽没有春天那种百花齐放, <br>但在绿色的世界中仍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在这美好的自然中没有 <br>一丝污染,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有的只是花朵芬香,绿意盎然,和那透着历史梦幻的古建筑。踏上层层阶梯,有一座书屋遥遥望去,只见那在群树环合的树屋透出,深远宁静的气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幽深宁静的书院中,是铸就了诸葛孔明这一历史名贤。 <br>在一路欢歌和一路笑语中,我们的游兴达到了极致。 <br>古隆中之游,游的是景,游历的是智慧,畅游的是历史,享受的是 <br>自然,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三国文化,加深了我们对三国文 <br>化历史的了解。 研 学 旅 行<br>七年级(9)班 杨绪政<br> 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学校组织了“研学之旅”, 同学们异常兴奋地等待着出发。<br>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学们在大巴车上就开始大展身手,各种流行歌曲在车上唱起;飞花令也玩的“不亦乐乎”;悄悄话怎么也说不完……<br>古隆中大门上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让人记忆犹新。要不是微背过《诫子书》我难以置信宁静致远的宁字是这样的——“甯”。据导游说,这个“甯”是襄阳自创的字,表示宁静需要“用心”。<br>躬耕陇亩是第一道风景线,诸葛亮花了十年的心血来栽培它,诸葛的聪明谋略家喻户晓,五侯祠上的匾额就有着他强大对手司马懿对他的称赞——天下奇才。名地出名人,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这个战乱纷争的时代,诸葛亮就住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过着布衣生活。这里四面环山,大旗山、小旗山、乐山、隆中山,山不高但树木茂密,山下流水潺潺,这里景点很多,具体在哪儿忘了,只记得门前放着一对大小相同的鼓,据说是地位的象征,里面是一座高大的诸葛亮铜像,出于尊重,我没去摸它,但知道铜越摸越亮的,挥袖成云——仿佛有一万只手在寻求胜利,都向铜像摸去。大家都想到这儿汲取仙气,获取灵气。<br>在这场旅行中,我们还展开了“古代运动会”——投壶、射箭、蹴鞠。玩的最嗨的就属赛龙舟了,所谓赛龙舟,就是坐在一张软垫子上八个人靠团结行走类似龙船的道具,大家同舟共济,一起使力向前行,看着轻松一圈下来精疲力尽了 ,但同学们依然热情不减。在了解诸葛亮的发明后,我注意到了孔明锁,看着简单,实则不易,两下就拆了,可怎么也拼不回去了,我懊恼自己太笨,不过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我学会了其中的一些技巧,并尝试着其它不同的拼法,一个小小的孔明锁可是集结了古代人的智慧与高超工艺。<br>古人云:“读万里书,行万里路。”旅行让我们开阔眼界,让我们真实感受大自然的风景,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智慧,能够让我们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 游学归来话诸葛<br> 七(9)班裴泽晨<br>今天,我去了古隆中研学,来到古隆中,不只是观看景点,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这背后的内涵。<br>坐了四十分钟的大巴,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古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掩映在参天古树中的一个牌坊,正中雕着“古隆中”三个大字,古隆中本叫隆中,加一个“古”字不仅是在诉说他们的古老,更加诠释了它的文化和内涵。牌坊两边刻着杜甫赞美诸葛亮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这表明在杜甫心中诸葛亮比姜子牙、伊尹、萧何、曹参四人才能都要高。背面的横梁上则雕着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三代下一人”。<br>不仅仅是历代文人墨客对诸葛亮的评价很高,就连他的对手司马懿也盛赞他为“天下奇才”。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对他如此不吝赞誉之词呢?我想主要是两点,一是他德行服人,二是其一生成就卓越。<br>自古以来,诸葛亮在人们心中就是勤于政务、忠心耿耿的象征,他凡事不辞辛劳、亲力亲为,最终为了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虽然诸葛亮达到了权利的顶峰,但是他淡泊名利、严于律己,从不居功自傲,一心只想匡扶汉室,在《诫子书》中,他告诫其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留下的这些精神食粮到如今仍然滋养着我们。<br>而诸葛亮一生的成就更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军事上他未出山就奠定了三足鼎立的理论基础,并一步步变成了现实。他发明了孔明灯、孔明锁、孔明棋、诸葛连弩、诸葛鼓、八卦阵、火兽、木流牛马等,甚至连我们现在常吃的馒头都是他发明的,他的发明方面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的增加了军队作战能力,也提高了生产力。<br>一天的游学很快就结束了,当我们坐着大巴,路过淡泊湖边,在夕阳的映照下回首,葱葱森林掩映的古隆中仍然透着神秘的力量,诸葛亮留下的精神食粮可供我们一生受用,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受到了神秘力量的鼓励,向着更加努力、更加奋进的自己走去!<br> 研学之路——古隆中<br>七(9)班 郑沁珉<br>这周三是我们期中考试的日子,一整天同学们都处在完全紧张的状态中。晚上,随着最后一场考完,我们一个个都筋疲力尽的回到自己教室的座位上,这时班主任老刘走进教室,看着我们一张张疲惫的脸说到:“这段时间同学们辛苦了,校领导决定明天组织我们出去研学一天,记得早起呀!”“哇塞!”“太棒了!”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我想,今晚必将是一个不眠夜呀!第二天早上,我们每个人都起的异常的早,一边整理自己的物品一边继续昨晚的讨论,那就是——今天到底要去哪里?在教室集合完毕并且在老师讲完注意事项后,同学们从教室像一群野马冲下了楼向操场上奔去。整个年级共十五个班七百多名学生都已排好队整装待发。<br>由于整个年级人数众多,于是分了AB两条线进行,我们是B组,到达古隆中研学基地后,开展诵读活动并观看“三顾茅庐”真人实景表演,接着参见学习:武侯祠、三顾堂、六角井、诸葛草庐等文物古迹,了解基地三国文化历史。中午在游客中心用完午餐后,到草庐剧场手工DIY研学馆,上非遗场馆手工制作课程,体验诸葛亮智慧,并开展一场三国民俗趣味运动会。随后全体集合,一起前往我们未来三年为之奋斗的襄阳四中新校区进行参观学习。<br>经过近四十分钟的路程,我们终于抵达古隆中研学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隆中的一个牌坊,左右两边的“宁静至远”、“澹泊明志”,表现了诸葛亮虽然隐居山林,但却胸怀大志的心,中间两副对联,“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频天下计”,又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学。在这个石牌坊下,我们气势磅礴的朗诵了《隆中对》 《诫子书》,我们班的胡亚磊还单独朗诵了《少年中国说》,那个叫一个声情并茂,铿锵有力!透过牌坊往后看,小红桥时有时无,好像在向人们展示着它身上的年轮,我们过去抚摸着她,好像看见了当时的事情,就像刚才那些演员演的那样,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严寒来到了诸葛亮的茅屋,想请诸葛亮给他做军师,诸葛亮不想去便闭而不见,直到第三次被刘备感动了,才出来相见,而且还给刘备讲解了当时天下的局势,刘备听了大喜过望......我真为诸葛亮和刘备感到高兴。<br>再往上走,一间纪念馆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走过几个台阶,眼前就是诸葛亮的铜像,只见诸葛亮手拿羽毛扇,正风度翩翩的站在那儿,我们绕过铜像向后走去,后面左边六文官个个彬彬有礼,右边六武将个个虎胆熊威,我们顺着路往前走就到了这里的最后一个殿。一进门,最抢眼的地方就是大殿上方“天下奇才”这一块匾了,这块匾,是赞扬诸葛亮的智慧的,中间供奉着诸葛亮,左右两边是他的儿子和侄子,他们两个人都战死在沙场上,可以说是英年早逝,我们离开大殿,又来到了铜鼓台,铜鼓台里的鼓是诸葛亮作战使用的,这个鼓是空心的,正面是鼓,可一倒过来,它便是煮饭用的锅,钟鸣鼎食也许就是这样得来的。<br>出了铜鼓台,我们又来到了三义殿,三义殿里刘、关、张三人以不同的姿态展示着。刘备坐在正中间,一脸威武,颇有大哥范。关羽左脚向前迈,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右边张飞瞪着一双大眼,火爆脾气一览无余,门口青龙堰月刀宽阔大气。出来后,我们又朝着下一个景点出发了,下一个景点便是诸葛亮的家——草庐,我们在这里见识了木流牛马,又看见了诸葛亮迎娶她夫人的牛车,还用了一下诸葛亮夫人凿米的东西,用起来毫无费力,应该是用了杠杆原理。<br>景点游览的差不多了,也到了吃午餐的时候了,在游客中心吃完工作人员专门给我们做的学生餐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那就是草庐剧场手工DIY研学馆,在这里我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孔明灯和孔明锁的结构与原理,为我们开启了智慧之门,也让学生们系统了解其制作原理和发展历史,并指导我们亲自动手制作孔明灯、孔明锁。随后,我们去了室外运动场地,举行了三国民俗趣味运动会,通过体验汉代传统竞技项目:投壶、木射、龙舟、蹴鞠等,使我们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提升团队凝聚力和竞争意识。<br>今天研学的最后一站,也是同学们最向往的一个地方,那就是襄阳四中新校区,一进校区就见十几个哥哥姐姐举着牌子等着我们,我们按班级被哥哥姐姐们带着参见了学校的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和食堂,不管是实验室里众多精密的仪器、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体育馆里的室内游泳池还是香味扑鼻的食堂,都让同学们流连忘返,向而往之。<br>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在返程的途中,同学们仍然对今天的研学之路津津乐道,欢声笑语一片,虽然我们已经离开,我们的内心还停留在今研学的那段旅程中,即使那已经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三代下一人<br> 七(9)班 王煜森<br>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古隆中研学,每个人都对这次研学充满了好奇心。<br> 在车上,人们都谈笑风生“我去过,那里面有我最喜欢的老龙洞。早上去的时候那会喷水,走在桥上可好玩了,跟在仙境一样。”“还有六角井。诸葛亮用过它呢,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了!”“还有,还有……”去过的人都在眉飞色舞的讲,没去过的都在津津有味的听着。让我原本对古隆中的好奇心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br> 到了,一下车我们就迅速站好队,等待着老师的指挥。刚到那,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牌,上面写着“古隆中”三个字。两边还有两句话:“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诸葛亮的古训。两侧立柱上还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杜甫的诗句。这只是前面,背面还有呢“三代下一人”是苏轼对他的赞扬,两侧立柱上还有“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字样,这也是杜甫的诗句。<br> 过了好一会儿,我们终于见到诸葛亮的铜像了。我们每个人都摸了他,希望能沾好运气,能取得好成绩。这时,导游开始给我们讲诸葛亮了:“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政治家,军世家,改革家,发明家,文学家。他写过《出师表》《诫子书》等等作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出自其中,他还发明了许多武器,如火兽,诸葛连弩等等,做后他因过度劳累病逝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真是应了那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r>这次研学使我第一次这么走进诸葛亮,第一次了解他,希望以后还能继续了解他,了解这个“三代下一人”。

诸葛亮

古隆中

研学

我们

同学

四中

诸葛

隆中

七班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