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瓷

夏雨

<p>‘文革瓷’,是指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以及后来生产的所有具备文革典型风格的瓷器,如以工农兵形象、样板戏题材、毛主席语录等为题材的装饰瓷件、生活器具、雕像等,均统称文革瓷”。</p> <p>“文革”瓷在中国2000年多年制瓷史上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表现出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切要为现实服务的浓厚政治色彩,与“文革”一样是史无前例的。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文革”瓷与历代瓷器存在着较大区别。</p><p>其特点是胎瓷厚且较粗糙,色泽偏同,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p> <p>1974年初,湖南、山东、江西等历史上三大名窑所在地接到了中央布置的一项任务,为毛泽东主席烧制一套生活用瓷。接到任务后,这三个省倾尽所能,精心制作,在1974年10月按时拿出了各自的样品。结果,景德镇技高一筹,被选中。1975年元月,上面正式下文生产‘主席用瓷’,取名为‘7501工程’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文革瓷”因鲜明时代特征而独具魅力,而“主席用瓷”则无疑是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代表。</p> <p>其实,主席瓷有两种:</p><p>一种江西景德镇生产的“7501”,也称“中南海瓷”;</p><p>另一个是来自主席家乡湖南的醴陵瓷。</p><p>醴陵瓷能成为中国近代名瓷,主要得益于清光绪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出任过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湖南湘西凤凰人熊希龄。相传熊希龄曾亲自携醴陵瓷入京,贡呈慈禧太后,并得到赏赐金牌。</p> <p>后来,这种釉下五彩瓷器名扬世界,并在五十年代末烧制了第一批主席用瓷。首批送往中南海的茶杯共60件,杯底印有“湖南醴陵”楷体字样及和平鸽标志。很多藏家将这两种为主席定制的专用瓷器称为“红色官窑”。</p><p>“红色官窑”成名较早,大约80年代就有人关注这方面收藏。到了九十年代初,拍卖市场一启动,“红色官窑”即平步青云。</p><p>红色官窑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它的工艺价值也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红色官窑的生产可以说是集合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工匠来制作,它的艺术价值非常高,其中的精品都送往中南海,而剩余的被拣选出的库存瓷器则流落民间。</p><p>据闻,1982年春节前夕,研究所曾将封存的部分“7501”连同其他库存产品一起当做福利分发给了本所职工,其中也包括试验时留下的釉上彩“水点桃花”。“‘7501’瓷非常稀少,我曾经见过一件‘芙蓉对花碗’,是由景德镇一位特级工艺大师亲手画的,碗内外的对花分毫不差,十分精美。</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