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2020年12月3日下午,我校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再次观摩名师课堂。学习青岛版教材引领者们的课堂智慧和教育机智,学习数学文化的渗透和单元整合的策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去看更多、更美的风景。</p><p><br></p> <p class="ql-indent-1">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情境入手,发现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张老师继续用工人师傅的情境,保持与上一信息窗的一脉相承,在工人师傅制作警示牌的情境中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发现警示牌是三角形的,从而提出问题——“做一个警示牌需要多少铝片,也就是求三角形的面积。”顺利地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p><p><br></p> <p class="ql-indent-1">对于这个问题,张老师引导学生借助上节课的经验,如何解决?同学们轻松提出能用数方格或者“以盈补虚”的方法进行研究。看到同学们都有了想法,张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想一想”、“试一试”、“说一说”的方法,自主探究该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p><p class="ql-indent-1"><br></p><p><br></p> <p class="ql-indent-1">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特点,运用学具,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形的认识,进而透过现象获得对数学的理性思考。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从而能学会学。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强调生活化、形象化的教学,多经过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多样性、实践性的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数理的认识和理解。</p><p><br></p> <p class="ql-indent-1">通过同学们的分享,老师总结出同学们通过“以盈补虚”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还有同学运用“合拼”的方法,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在起,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新旧转化,再通过寻找新旧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写出公式的字母表示形式。</p><p><br></p> <p class="ql-indent-1">在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张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古人是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在《九章算术》中有着“半广以乘正从”这样一句话,“广”指的是三角形的底,“从”指三角形的高,这与同学们推导出的公式不谋而合。通过在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拓展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张老师也把数学文化融入练习中,同学们通过练习总结出的“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与阿基里德《几何原本》中的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p><p><br></p> <p class="ql-indent-1">在课程最后,张老师带着学生回顾了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并和这节课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行比较,寻找相似之处,进而总结出在探究平面图形面积时,可以通过“新旧转化”、“寻找关系”、“推导公式”这三个步骤,探究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整节课不仅重视了数学知识的探究,也注重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更是收获了满满的数学技能和学习经验。</p><p><br></p> <p class="ql-indent-1">在教研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非常认真地观看视频并书写听课笔记,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在教育孩子们时派上用场。</p><p><br></p> <p class="ql-indent-1">“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的很远。”数学教研活动让我们成为团队,携手前进,且歌且行,披荆斩棘,一定会一路洒下花香。我们追寻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满怀激情地走到一起,书写一段美丽的时光,留下教育最美的痕迹。</p> <p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唐淼浈</p><p style="text-align: right;">图片:李杉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