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一)*

海风

<p>沙坡尾是厦门港的源起之地,从清代起就作为避风港。自2014年起,这里积累了一大批年轻设计师、创意潮人、文艺青年及年轻艺术家,他们通过创意市集的平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将市集作为他们创业和尝试梦想的舞台。</p> <p>民族路保留了较完整的骑楼,聚集了不少有特色的美食店。</p> <p>南华路是厦门最具文艺气息的地方,悠长的小巷里,妖娆的存在着许多咖啡店,这些咖啡店韵味十足,弥漫着浓浓的小资情调。</p> <p>南华路上的厦门城隍庙。</p> <p>1930年在陶铸领导下,福建省委组织武装劫狱,成功解救了40多位被关押的同志。厦门破狱斗争震惊了海内外,在福建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著名作家高云览以此事件为背景写下了著名的《小城春秋》长篇小说。</p> <p>利用荒废的鹰厦铁路延伸段修建的厦门铁路文化公园。</p> <p>思明南路旁的鸿山寺。</p> <p>建设中华城时保留下来的文物。</p> <p>隐藏在小巷中的微型寺庙。</p> <p>因街边有一座方形石柱,其四个正立面各有一尊浮雕佛像,俗称“四仙石佛”,故街以“四仙”为名,闽南话里仙有“尊”、“个”的意思,此街也因此得名四仙街。四仙石为在街头供奉的石塔构件,石构,方形,高约40厘米,四面各雕1尊坐莲佛像,所以这块石头就叫做“四仙石”。</p> <p>外清巷道路中间的蚶壳井。</p> <p>大同路始建于1929年,是厦门第一波城市建设时出现的道路。从1929年到1958年间,大同路是厦门最繁华的商业街,也是商品种类最齐全的贸易区。</p> <p>始建于1942年的金城戏院(1954年金城戏院改为鹭江剧场),这里承载着老厦门人的回忆。在剧场旧址建设的厦门老剧场文化公园。</p> <p>八市附近聚集了很多老厦门喜爱的小吃店。</p> <p>开元路是厦门第一条马路,是厦门目前最有古早味、最接近市井味的街道。</p> <p>八市是厦门最市井的生活圈,也是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海鲜市场。作为厦门一个重要地点,它承载着无数的“厦门记忆”,是当地人最爱去的集市之一。</p> <p>菜市场里的教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