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篇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1968年9月22日,实验中学高二三班,初二二班,初一三班,共155人(包括兄弟姐妹关系)随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浪潮,来到盘锦地区荣兴农场前进大队落户。</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有的人在那片盐碱滩上只呆了一年时间,有的人却长达六七年,有一些人招工后把家安在了盘锦,还有人与当地农民结婚生子,更有人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个时间空间。</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五十多年过去了,那年那月化做了一张张褪色的老照片,化做我们人生中的一段记忆。</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生命对每个人都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都会打上特定的时代烙印。上山下乡在我们生命过程中是一小段时光,在历史上只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我们的青春年华恰恰是不期而遇了这个过程,它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有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有恶劣环境熔炼出来的顽强意志,有苦难铸就的乐观坚韧品格,有青春年华曾经闪烁出的光彩,有缘至一生的友情,有刻骨铭心的记忆。</b></p> <p> </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引言:</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马尔克斯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82诺贝尔文学奖)</b></p> <p>  </p><p>朋友,你去过盘锦的红海滩吗?你知道滩涂上的那一棵棵红色的小草吗?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与十几万知识青年一起,下乡到了当时的辽宁省盘锦垦区,从而结识了这默默无名的小草一一碱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碱蓬草又叫盐荒菜、荒碱菜,听名字就能够感受到她的苦涩和艰辛。它长在北方海岸滩涂之上或路边地头,从春到夏饮盐餐风,入秋时却能润出一片姹紫嫣红,美得令人惊艳。奇怪的是她零零散散的株落长的并不充实饱满,唯有成片抱团且有海水浸泡之处,她却生得格外茂盛和鲜红。南有红树,北有碱蓬,它从不与其它植物争地抢水,是极少数的几种选择在海岸滩涂和盐碱地上生存的植物之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碱蓬草做为野菜又苦又涩,一般只用来喂猪,但在荒年却可用它充饥,困难时期它自然挽救了不少生命。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碱蓬草反倒成为了高档酒店餐桌上的新宠。碱蓬草玉米面菜团子和泥鳅鱼炖豆腐等家常菜,现在被称为盘锦的特色隹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碱蓬草的命运真的是今非昔比,原来无人问津的小草,如今在美丽的红海滩上却是身价倍增,每年成千上万的人争相到盐碱滩上一睹她的芳容。尽管如此,碱蓬却仍默默地咬定脚下的那片盐土,直面海边的狂风,坚持做一棵低调的小草,从未改色,毫不动容。变的是时代的匆忙和人们多角的目光,不变的是她那吃苦耐碱的天性和愈老弥红的品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人们常常选择秋季到此旅游观光,并为其赞叹,其实这里的春天更美。春季的红海滩一片新绿,纯净的一尘不染,可称得上海滩草原。其如歌如诉,如梦如幻,散发着充满青春朝气的美,蕴含着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临岸眺望, 一阵阵微风吹拂着绿色的地毯,一条条溪水在滩上曲折蜿蜒,一群群海鸟在浅绿色的苇丛里筑巢欢唱,一对对雁鸥在碧蓝的天空中漫舞引吭,这是一幅多么迷人浪漫的图景!</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正所谓没有春绿,何来秋红,春天的海滩充满爱意,而秋季的海滩則饱含深情。随着天气的慢慢变凉,碱蓬的颜色渐渐绽红。与山中的枫叶不同的是,其更为开阔、壮观,色泽更为纯净,感觉更为震撼。如果说枫林是五步一转,十步一变的活泼撩人的小姑娘,则红海滩更象是心怀坦荡,大气端庄的新娘。此刻伫立滩头,放眼紫红海洋,远近一色;极目碧海高天,无需斑澜。真有一种气阔心宽,即欲立马扬帆之感。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游旅如织,人人都在赞叹其景色之美,留连忘返;而我此刻面对大海,联想其生存之艰难,却相对无言。看着眼前这一片片曾经默默无闻的小草,我的心像大海一样难以平静。论坚韧碱蓬能和松柏相比,讲仪态她可与枫柳争艳。使我动容的不只是她的美丽和壮观,更是她那不怨天择地,临三千弱水而不取一瓢的奉献精神;让我感叹的是她那万草一心,临风斗浪的大无畏品格和青春洋溢愈老弥红的从容一生。&nbsp;&nbsp;</p><p>  花甲之年,临滩远眺,览物思情。站在红色的海滩边,望着天蓝地紫无际的碱蓬草,我想起了当年盘锦大地上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他们正如那一棵棵坚韧的小草,相互遮风挡雨,艰苦拼博,自力更生,变荒原为良田,用青春和汗水编织出了盘锦大地上一片片壮丽的风景,书写了他们虽无绚烂却艰难壮美的人生。碱蓬虽小,却是千百万知识青年生命经年的写照,在当时那种恶劣的生存条件和严峻的政治斗争环境中,知识青年用他们不泯的青春朝气,与命运顽强地抗争,用自我的牺牲勇敢地担负起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共和国一起走出了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最终化做了那碱滩上的一簇簇鲜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望眼高天,一行行南飞的丹顶鹤,带走的是我对家乡和故土的思恋,而脚下的这一片片盐渍碱痕正如万千知识青年干涸的汗水,在这片土地上铸成的永恒。我们的青春曾在这里被荒废,逐放;我们的理想曾在这里徘徊,迷茫。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历劳作之艰辛,忍漉漉之饥肠,叹失学之无奈,痛心灵之创伤!举目四顾,我心怆怆!问茫茫天地,谁知我心,何堪我情? 如存所倚,唯有碱蓬!知青老了,而碱蓬依然。望着眼前这片依旧红绿变換着的土地,她带给我们的是,先忧后乐中的无尽遐想和对青春、故友永不休止的思念。我爱你,碱蓬草,不仅仅是因为你的美丽,而是在蹉跎岁月,你曾与我为伴,同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水~稻子生长的必要条件,在其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满足其需求的就是看水员。</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屯位于盘锦垦区南端,距营口十公里。是日本人占领东北期间在此垦荒所建。这里地势平坦,规整,都是盐碱地。以东干线为中轴,我连东西各有12条地,东面每条地东西长约900米,西面东西平均长约700米。南北宽约25米,约600多亩,共有四位看水员。1969年,我被连里选中做看水员,师父张永宽,从庄河过来,忠厚老实,言语不多。后被调去道班工作,不幸在下班回家途中遇车祸,英年早逝。另两位是老彭和高中学长冯涛。</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看水员每年三月下旬上岗,一直干到九月底稻子成熟。我们这代人一生似乎都有口号伴随。那时的口号是“三个一不过十”,四月一日开始育苗,五月一日开始插秧,不插六月秧,不知咋的又加了一句,最迟不超过六月十号。(不知记得对不?)最先上岗的自然是师傅,三月底开始泡田,然后做苗床,宽一米多,长20来米,将浸泡发芽的稻种撒到上面,再用特制的土,拌农家肥,盖到种子上。将竹子做的支架插在苗床上,铺好塑料布,就等出苗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四月下旬上岗,由于是盐碱地,要用淡水泡地,洗去盐碱。地是头一年稻子背到场院后翻的,晒了一冬天。地泡软后,拖拉机开始耙地,将土块打碎,土里的盐碱溶入水里泛起黄沫。把这样的水排入下水线,再上新水继续泡。这时农工开始打坝埝,根据地势分成一块块相对平整的小块。插秧前的工作是平地,水要放得适中,先用锹将露出水面的地方挖起来,抛向有水的地方,当一块地基本都在水里时,再牵着牛(或马,一般很少用马,因为马蹄子小,容易陷进去)拉着一块立板,人扶着它,将高处的土再往地处推。最后人拉着一块平拍子,把地赶平。在这个过程中,看水员就要根据进度调整水位,最后再换一次新水。</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接着进入插秧环节,先起苗,这活有点说头,不能大把大把薅,要两只手每次各薅五颗左右,也就是将来插秧时 每一撮的颗数。薅满后,两手一合成为一捆,用稻草扎好扔在坝埝上,挑秧员一捆一捆摆好后挑到插秧的地方。(第二年好像是铲秧)插秧时水不能太深,水深了,插秧的人掌握不好秧插的深浅,二来容易飘秧。一般情况下,水深五公分,人下到田里插秧时不露地面。每条地以东西为准,两人一盘架,各拿一条绳,对向作业,插到地头,移动绳子再插。一块地插完后,要把水上足,基本要没过叶子,保护秧苗不被风吹倒,要知道春天盘锦的风是相当大了,身材瘦小的真有可能被风吹跑。以后逐日将水位降下来,保持在“五岔谷”(就是茎和叶相交的地方,是这么叫吧?)的位置。这段时间叫缓苗。待新根长出来,叶子从微黄转绿,要彻底换一次水,换水时还要蹲苗。接下来就该挠秧除草了,前面由牛或人拉着一个钩状的圆盘,一人在后面把着,把垄沟里的土挠松并把杂草压倒土里。然后人哈着大腰用两手挠松秧苗的根部,薅去杂草。你还记得秧苗和稗草的区别吗?这项工作一般要做三次,直到秧苗封垄。秧苗缓青后,稻子开始“克岔”,学名叫“分蘖”,这时要撒化肥,看水员一天脚不停闲,在自己管辖地段转来转去,一刻不停闲,就怕跑水把化肥糟蹋了,要知道看水员的天敌-泥鳅鱼可是异常活跃,到处钻洞,钻了上水口,来水时会把地里灌冒水淌出去;钻了下水口,地里的水全跑了,两种情况都会把化肥带跑。只有不停地转,才能发现异常及时补救。</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盘锦的水稻有几个节,不知各位还记得么?我记得好像三个节,一伏拔一个节。水稻封垄后一般就下不去人,看水比较轻松。当然在此期间还要喷农药,撒肥,补肥,拔大草等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前面说过二屯在垦区南端,淡水主要从双台子提水站通过主干线,支干线,到这里的,来水时上游先用,到这儿往往就是晚上。夜里上水那是常事。没月亮时漆黑一片,一个人在空旷的稻田地里转悠,虽然年龄小,也没觉得害怕。不过走好夜路还是有点说头的,俗话说“黑泥白水黄干道”,就是告诉你,“黑白两道”都不能走,要走黄干道。看水员工作责任重大,关系到当年的产量,比较紧张。但也有放松的时候,有时水从荣兴水库来,水库里的鱼也会随流而来,滞留在上水线里。那就是我们的美味了,如果是鲶鱼,不好抓,就要用筒锹将它按到泥里,再用手把它捞上来。</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九月,稻穗开始变黄,基本不用看了,我一年没回家,就此请假回家。回来后,站在地头上,看到稻浪滚滚,喜悦之情涌上心头,这是我们第一年的劳动成果啊!都说盘锦大米好吃,为啥呢?因为那里有我们的汗水!</b></p> <p>  下乡日记</p><p> 姬肖兵 (初二二班)</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9月22日实验中学老三届同学上山下乡,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那是我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b></p><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年我15岁,与全班同学一起到了盘锦,整齐的稻田,一望无边的芦苇荡,还有那晨暮的美景。一切都是新鲜的,可干活是艰苦的,不仅干农活还得出工修渠,那时的我们真单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座右铭。我和同学们一起咬着牙背着毛主席语录,喊着口号干,就是一个劲儿的傻干。</b></p><p><b style="font-size: 20px;">除了繁重的劳动,农场文艺汇演也是一项指令性的任务,汇演时间紧任务重,临时抽出部分同学排练节目,我们居然在四天时间里排了一台精彩节目。</b></p><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六连连长訾禹新是宣传队队长,笛子吹得特别棒!朱力力是总导演,节目编排的非常好!我们天天排练到深夜,记不清所有节目名称,记得有个舞蹈是学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手拿向日葵花摆出优美造型!葵花是我们自己动手连夜做的;有个红卫兵的舞蹈,本应我先翻出去,但因上台比较慌乱,有人提前出场绊了一下,踩着我的胳膊跑上台,我咬牙挺住,居然谁也没有摔倒继续表演;另一个舞蹈《草原上红卫兵见到毛主席》,是那个年代的热舞,其中策马扬鞭的造型前低后高,前面我班同学王向磊蹲的最低做骑马状,我和初一二班同学訾梅在第二排半蹲式做骑马状,三排之后面的同学站立着做骑马状,大家动作一致的往前跳,这个动作难度很大,博得阵阵热烈掌声;有个说唱节目,訾梅扮演了一个聋哑小女孩,那叫一个精彩!刘淑琴的独唱最受欢迎,一首接一首的返场,用现在的话形容那是“人气爆棚”!另外有金抗打杨琴,还有表演唱三句半等节目,可惜那时没有条件,没能留下照片,更不用说录相了。那次汇演我们取得了荣兴农场第三名的好成绩!</b></p><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我65岁了,经常随同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舞蹈团参加各种演出。可是,遥远且暂短的荣兴农场的这次汇演,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初一三班 孟华俐</b></p><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8.09.02</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天,我和武彦文一起去田庄台镇买菜,我们连队离场部有几里路,从场部到田庄台镇更远。没有想更多的。我俩拿了两个大麻袋就上路了,到了田庄台还真买到了很便宜的紫茄子。只记得我俩一心只想多买点儿多装点儿,所以使劲儿装的满满两麻袋,好像一共几十斤吧。哎呀,这两个鼓鼓囊囊大麻袋成了我俩回去路上的大麻烦,太大了,没有车爱拉我们。当时我们也想截个牛车、马车什么的,希望人家捎我们一程,可是车老板儿看我们的那两个大麻袋,什么话不说马上快马加鞭了,没有办法,只有扛回去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两个女生两个装的满满茄子鼓鼓囊塞的大麻袋,老武扛一个我扛一个,一步步一点点的扛着走吧。刚开始还好,还有点力气,走着走着,扛着扛着,就开始感觉肩上的麻袋越来越沉了,步子也越来越迈不开,我俩只能歇一会儿扛一会儿、扛一会儿歇一会儿。但是即使这样也渐渐地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肚子也开始叽里咕噜叫了,真的是没有劲儿了,怎么办,没办法。只记得我扛着那个麻袋,扛不动时,我就身子一歪。一扬把大麻袋扬到了路边儿维护公路用的沙堆上。就这样连扛带扬,连歇带挪最后已经不是扛了,也扬不动了,只能一点点移了。天色渐渐地暗下来,终于快到场部的时候,看到前来迎接我们的男同学,当同学们接过麻袋,精疲力尽的我心里感受是:麻袋里的茄子不会都揉成泥了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六九年四月五日那天,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雪夹冰雹,育苗床上的塑料布被大风掀起来了,秧苗有冻死的危险。在连长的带动下,我们穿着单薄的衣服,迎着凛冽的寒风,跑到地里。脚踩在雪水中,手指冻得伸不直,每个人硬是以手当工具,将掀起的塑料布按进土里。回来后,大部分同学都冻感冒了,我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干红五月,不插六月秧的大会战中,我左腿麻木,没有知觉,全靠右腿支撑着去出工,有时走到上下水线的踏板上,腿失去平衡就掉到水里了,只好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坚持插秧。知青生活很苦很累,但老乡对我们的关心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六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家里来电报,父亲病重速归。我到张连长家请好假,决定第二天起早走。没想到连长家大婶早上三点就起来给我做饭,说外边天冷吃完饭再走,大婶的情谊令我至今难忘。</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转眼,知青下乡已经五十年周年,当年的故人有的已逝去,知青们也己迈进花甲之年。谨以此文怀念知青生活中的纯真感情,怀念曾经战天斗地的知青时代。</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初二二班 赵凤云</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下到盘锦的三个班155人被分到前进大队的三个自然屯里,其中六、七连和皇姑区另一所中学中的一百多人同在二屯。平时交集不多,但大队开会时会聚到一起。外校知青中有一个小个子男生戴着800多度的近视眼镜,牙齿长得也不规矩,一笑起来怪怪的。他很喜欢往实验知青跟前凑,可能出于友好,好多同学愿意和他搭讪,大家背地里称他为“小眼镜”。不久就传出来,他被自己同学揶揄说话带了“实验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场部举办过一次知青文艺汇演,前进农场知青来自皇姑区的各所中学。中央屯是25中,双井子是十一中……汇演中实验中学文艺队出了点小风头自然不用多说,就连观众席上实验中学队伍整齐雄壮的拉歌声也格外引人注目,引来外校知青羡慕的目光和“实验的”的议论。即使在场部供销社买东西,“实验的”也会被其他学校知青识别出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实验腔”是什么?直观点说是说话口音,由于家庭背景关系,从小在南腔北调中接受了早期的口音,实验中学寄宿制又在朝夕相处中形成了特定环境下的普通话口音,加上实验中学学生说话较少脏字,较少粗鲁语气,在沈阳口音的大环境下容易被区别。另一个层面上,实验学生个性鲜明,好较真咬死理儿,较少哥们儿意气,心计不多,缺闯劲偏保守,在表面的优越感之下,也存在一种社会融合缺失症。所以,实验老三届这一代学生,少有下海经商的。但是实验中学艰苦朴素奋发向上的校风纯正,寄宿制也使学生养成了集体生活的能力和习惯,造就了学生个性坚韧、积极向上与众不同的特质。也许,“实验腔”就是实验中学赋予老三届学生的一种素质标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做了知青,学校中形成的那种不服输争先好胜的劲头也体现得十分明显,背稻子是重体力活,可是王薇薇执拗地每次都要背像座小山一样的稻捆,被压弯了腰,艰难却顽强地一步一步走在田埂上,那种吃苦耐劳作风连老农也十分的佩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学校的优良传统让我们能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和坚韧,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当然,学校也给我们打上了时代烙印,斗争哲学让某些同学身上多了一些伤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那年那月变成了一张褪了色的老照片,苦和痛,仍然历历在目,乐观和坚韧也记忆犹新,有人说,青春就是张扬的笑和莫名的痛,这个过程我们都经历过了。今天回忆当年,那只曾经漂泊的小船早已扬起了风帆,即能容得下生命过程的不完美,也经得起世事的颠簸。</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那年那月是我们共同的从前,如今,眼泪和笑都凝成了半世情缘。生命因缘而聚,一往而情深,在夕阳的余晖中,实验情结和知青岁月的半世情缘将伴随我们走完人生的旅程。</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鬼&nbsp;火</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年夏天去公社办事,回青年点时天色已经晚了,在回青年点途中有一道河,我挽起裤腿,趟过了这道河。山水清凉,晚霞辉映,茫茫四野,就我一个人在赶路。前面还要爬过一座山,山路两边满是野草野花和树木爬藤。晴天是路,雨天山路就是山水奔泻的沟壑。</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路,越走越高,越走天色也越暗。当我快走到山顶时,星星已经出来,夜幕降临了!山顶还有相当一段路,然后才是下山。夜幕之下,偶尔有几声鸟叫,满眼是望不尽的幽暗植被,一棵棵树木的剪影。</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晚上&nbsp;,有星星,却没有月亮,山上自然还有一些陈年的墓穴。走着走着,我忽然看见远处隐约出现了暗蓝色的火苗,似乎在浮动,漂移,一朵,两朵……我想这就是世代相传的鬼火吧!头皮似乎有一点儿发麻,又一想,应当是一种化学现象吧!</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没有朝青年点的方向走,而是朝着那个鬼火方向走去,我想看看这个鬼火究竟是什么东西?慢慢的接近了,那个所谓的鬼火却不见了!我又选择了新的鬼火目标,向它走去……</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终于,我放慢脚步,找到了这个鬼火— 原来是一段枯朽的树根。我拿起这段树根,开始它还有蓝光,慢慢地它的光弱了,最后消失了。下了山,又趟过一道小河,回到了青年点。</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鬼火,不过是磷化物在自然界的一种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的一种现象。做人坦荡荡,心中无鬼无所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亮“针”</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荣兴农场前进二屯干了将近两年,后来转到了埧墙子农场。在那儿我曾经当过一段中学老师。课程有俄语,电工知识。还有一科,相当于战地应急卫生知识,其中涉及针灸。课堂上,我示范针灸的手法,并且让学生练习操作。 后来,老乡们都知道了我会针灸,也帮助一些人解决了一些常见病的痛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天傍晚,一个老乡急匆匆的来找我,让我救救他们的孩子。细一问,原来这老两口当时已经50多岁了,只有一个儿子在抗美援朝时牺牲了。老了,老了,忽然想要抱养一个孩子。说让我救的就是这个抱养来的孩子。这个孩子很小,刚刚出生5天啊!抱过来不久就开始抽风,已经去过大队和上一级的卫生所,他们施救后都没有效果。我一听,心里也没有了底;况且这么小小的孩子,我连摸都没摸过噢。甚至过去还有:八活七不活,五天风八九扔的说法。一看,这个小孩子也就有一尺多长,小手没有汤勺大…。老乡看出了我的为难,说:小张,你大胆扎吧!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不好,我们也不会怪你…。细一看,一摸,一听,孩子的头,目反张,似乎身体发凉,感觉不到脉博。我想,新生儿抽风,如果没有缺钙或者药物因素,多半是惊吓或者遭受风邪吧。我开始在两个穴位施针,孩子没有任何反应。穴位的确定很可能不准确,因为孩子身体太小了!我又变换了两个穴位,起针后,感觉孩子的体温似乎有一些提高。我有了一些信心。在第三次变换穴位之后,孩子突然哇的一声,哭出声来…。我提着的心,也一下放下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一夜,我没离开老乡家。老两口轮流抱着,摇晃孩子,我倒在一处迷觉。半夜,孩子又抽了一次,施针后,马上好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一次亮“针”,一次不会忘记的乡情。因为这是一条特别的生命啊!事情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不知道这个曾经的小生命现在是否安好?为他祈祷。 </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  14到20岁的人生是多么美好的年华呀!人们对她们的描述是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含苞待放、花季少年...。但是对我们这一代人,青春的记忆是心酸、痛苦、无奈和惆怅,是身体的透支和社会的动乱...。往事并不如烟,历历在目。今年(2018年)是我们下乡插队50周年纪念日子,尽管文笔拙劣,还是想记录下一些当年害怕忘却的记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 下乡第一天</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9月22日,那是我们永远难忘的日子。那一天,天气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阴蒙蒙的。吃过早饭后我背着行李,爸爸提着一口旧皮箱,妈妈帮我提着装了一个脸盆和牙具的网兜送我到了汽车站。等了一会儿,从北陵公园到沈阳南站的二十路红色公交车慢吞吞的开了过来。上车后我向爸爸妈妈招招手,就算是离开了家。火车南站站台上人头攒动,离开的、送行的人摩肩接踵。我们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初一三班,初二二班和高二三班的同学,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们即将离开沈阳,开始了我们前途未卜的旅程。一声长鸣,火车慢慢启动。忽然间车上车下发出一片哭声。我心中的酸楚和离别的痛苦一下子涌了上来,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转,但没有落下来。不是我有多坚强,而是不知道向谁哭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火车到了沟帮子车站,我们又换成解放牌大卡车,一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来到了盘锦荣兴农场前进大队的公路口。下了汽车,我们将行李又都装到了牛车上。天气阴沉沉的,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已经快落黑了。车上拉着行李和一些体弱的女同学,我们则跟在牛车后面,一脚深一脚浅地踩着泥泞的土路走了两里路,来到了我们插队的地方,前进大队所在地——二屯。接待我们的是大队的副主任,名字不记得了。大队把女生都安排住在老乡家里,我们则被安排住在二屯的拖拉机机库里。库房当中临时搭建的土炕上面铺的是稻草和苇席,约七八米长的炕上要睡十几个人。机库里没有天花板,抬头就可以看到屋顶的瓦片。外面下着雨,机库里也下着小雨。我们只好找个木棍支起塑料布当防雨棚。那个副主任带我们到老乡家里吃了晚饭,又回到机库,准备睡觉。当年我的身高虽然只有一米73,可是我的脚却长到了四十五码,下乡前妈妈带着我跑遍了沈阳各大商场也买不到我穿的鞋子,所以下乡那天我只穿着一双四十三码空前绝后(脚指头和脚后跟都露出来)的塑料凉鞋。可一脚的泥水怎么睡觉啊。外面黑麻麻的到哪去洗呀。我拿着脸盆找到了我们大队那个副主任家,他家中里间还亮着灯,我在外面灶火间的水缸里舀了半盆水端回机库。刷牙洗脸,洗完脚之后又用那盆泥水将鞋子洗了一下,然后拖着疲惫的身子爬到炕上睡着了,这就是我插队的第一天。</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nbsp;难熬的夜晚</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几十户人家的二屯,一下子来了近二百个学生,住宿是个大问题。刚到二屯时睡觉对我们这些知青可不是件享受的事情,雨天就不用说了,问题是太挤了,肩挨着肩,脚踢着脚,翻身时要喊一、二、三。秋收过后,天气渐渐变冷,机库内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冬季来临了,北风呼号,零下十几度的机库中我们将所有能盖的东西都压在被子上,甚至连衣箱都压上了。早上醒来钻出头来被口处都是白霜。放在脸盆里的洗脸水第二天一早一定是个冰坨。记得有个同学早上起来眼睛都冻肿了。夜里上厕所更是个难受的事情。厕所是用芦苇扎起来的,地面下挖个坑,上面搭个木板,残留的尿液冻在板子上滑的很。黑灯瞎火的,打着手电有时也看不清板子,所以都不愿意上厕所。憋急了,出门到房山(房子的两端)处解决,反正谁都看不见。房山处那有些味道黄色的小冰山大家都见怪不怪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刚下乡时,正赶上秋收,在秋收接近尾声时,屯里开始建青年点了。青年点建在屯子的东边,与二屯隔着一条上水渠。建房前先要取土垫地基,取土的地方靠着上水渠,取过土后成了一个大坑,引进上水渠的水到坑里就成了一个大水泡子,这就是我们的饮水泡子。青年点是红砖瓦房,有吊顶,东西两排火炕。建房的师傅是外地请来的,我们则当力工,后来也学着干泥瓦匠的活儿,吊线、砌墙等。还有些同学学会了吊顶和盘火炕。大约新年前后,青年点建成了,我们陆陆续续搬进了青年点,取暖问题有了很大改善。同时我们前进大队的知青被分成七个连,原老二连的同学们(实验中学三个班知青)被分成一、二、五、六、七连,我被分在六连。六连的连长是当地的老乡叫佟有和,副连长是我们高二三班的学长,叫訾禹新,个子不高、黑黑的皮肤很结实,干起活儿来不要命似的,所以我们都管他叫铁子。春节快要来了,不知是哪个人提出"在农村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的口号,结果我们下乡后的第一个春节就这样在冰天雪地的农村,远离父母的盘锦荣兴二屯度过的。</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难熬的冬季过去了,春天来了,迎接我们的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当夏季来临时,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夜晚更难熬,水田和芦苇荡里的蚊虫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下马威。在田里牵着牛干活儿时牛背上趴着一层蚊子,一个巴掌打下去,手上都是血,老牛有时被蚊子牛牤咬的直蹦。我们晚上睡觉从来不敢将头露出被子,不然就让你尝尝盘锦蚊子的厉害。一直到妈妈给我寄来了一顶蚊帐,这种情况才好多了。我记得那时傍晚我们吃晚饭都要钻到蚊帐里去吃。</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三 农业的出路</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插队的盘锦地区荣兴农场靠近辽河入海口,都是盐碱地。我们连种了七百多亩的水稻,都是条田。每条近千米长,二三十米宽。两边分别是上水渠和下水渠。每年开春时,从辽河上游取水通过上水渠灌溉(泡地洗碱)。地被泡了几天后,通过下水渠放掉碱水,再通过上水渠继续灌水泡地。看水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技术活。不算太累,每天扛着筒锹 (一种圆筒状的铁锹,锹的下口飞快,甚至可以削木头,用来挖泥土时斩断泥里的苇根。因为盐碱滩上几乎见不到沙子石头,地里到处都是苇根) 在坝埝上巡视,但是责任重大。根据潮水及上游供水的调配,通知来水了,不管白天黑夜就要下地放水。要根据水稻的生长季节管控好水位,特别重要的是要提防泥鳅青蛙等将排水口钻个洞造成跑水。我们一块儿下乡的冯涛、李群、华强等几个同学,后来也成了看水员。当时水稻的种植从育秧、泡地、平地、拔秧、挑秧、插秧、挠秧(薅草)、施肥(撒化肥)、收割、背运稻子到场院、打场、扬场,一直到交公粮几乎都是人工和老牛的活。</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赶在夏至前将七百多亩地全部插上秧,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是最忙的。因为大队一下子增加了很多知青劳动力,所以将以前一些撂荒的条田重新机垦出来。机耕之后的,条田高低不平。当时畜力非常短缺,一些平地的活就由我们这些男劳力承担了。地泡软了之后,我们几个人在水中拉套,后面一个人扶木耙(立式的木排),将高处的泥土耙(刮)到低洼处。几个知青喊着号子,憋着一口气,使劲全力才能完成一次耙地。一块几分的水田总要拉七八次才能平整完成。一天下来,每个人都筋疲力尽、腰酸背痛的。直到后来场部进了一批蒙古牛,分配给了二屯几头,才结束了人拉木耙的历史。</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每天早晨四点多钟,天漆黑漆黑的,连指导员纪春生的哨子就在青年点窗户外响了起来,“起床下地了,起床下地了”。我当时的感觉好像是刚刚睡着怎么就起来了。不仅让我想起高玉宝的《半夜鸡叫》,心想这个指导员比地主心还黑。纪指导员长得又瘦又小,我们背地里都叫他"纪瘪子"(瘪子是那种没有授粉里面没长成米粒的稻子)。他把我们叫起来之后,我们就见不到他人了,我想他肯定是回去睡觉去了。我们睁开睡眼,穿上棉袄,腰里还扎上草绳子(这样更保暖)。扛上筒锹,踩着冰碴下地里干活去了。在地里干了一阵东方才现出鱼肚白,太阳出来好一会儿,食堂的炊事员才挑着窝头咸菜等到地头喊:开饭啦,开饭啦。</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两个月每天早晨从早干到太阳下山,一天两顿饭在地头坝埝上吃。工间休息的时候,老乡们会拿出旱烟叶用报纸卷成烟卷抽,我们则是在坝埝上倒头就睡,绝不会失眠。直到组长喊干活啦,才勉强醒过来。我当时因为买不到大码的水靴子,只能穿着一双塑料凉鞋,甚至赤脚下地。冰水还不算太难受,最怕的是一不小心踩到了尖利的苇茬子,鲜血立刻涌出来,最多时双脚上有十几个口子。奇怪的是只是流血,并没有发生感染。后来,我们屯里的车老板告诉我场部供销社来了大码水靴,才算解决了我的脚的问题。</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这边儿在泡地、平地,佟连长子撒在苗床上,施些黑土农家肥料,泡上水,然后插上竹坯子骨架盖上塑料布,一个个小小的温室就搭起来了。秧苗的保温非常重要,白天气温高时,要掀起温室塑料布的两个角放风,夜晚温度低了,要将塑料布塞到泥里压好。等着秧苗长的差不多了,一部分女同学们开始拔秧苗。男同学一部分继续在平地,一部分则开始挑秧。我们一人挑着两个装得滿滿稻秧的大土筐,沿着坝埝向平整好的地块送去。一天下来怎么也要走几十里路。另外一些女同学们在地里插秧,看到她们一天十几个小时弯着腰干活,真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记得那年插秧刚结束,连里放了一天假,几个女生到营口去玩。刘淑琴买了一些螃蟹回来,开水煮过后,女生们迫不及待地分享起来,海鲜,好吃呀!但当天晚上就有十几个人中毒了,被紧急送到场部医院住院治疗。那些没中毒的女生第二天还要下地干活。訾梅后来说,我怎么没有中毒呀?我听到这些话心里好酸,如果她们的父母知道自己女儿当时的念头不知会有多心痛呀!当时我对毛泽东的一句话感受非常深刻“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可是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机械化呀?</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插秧结束后。紧接着就是挠秧(也就是薅草,将稗草除去,同时将秧苗根部泥土扒开,以利于水稻分孽)。女生都去挠秧了,男同学则赶着牛拉的除草机除草。当时我觉得老牛也是蛮聪明的,当拉着除草机背着屯子方向去时,老牛一步也走不了半尺,你使劲打也走不快。但是当掉过头来像屯子方向走去时,你不用赶它也走得飞快。挠秧除草一直要干到八月底九月初,水稻封垄了。这时人和除草机都不能下地干活了,进入了农闲。十月份,金色的稻穗随风摇曳,收割的季节到了,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我们一个人要拿(割)六垄,每垄间距一尺一寸,六垄约两米多宽。我们先割两把做个要子放在左脚上,然后从右向左割六刀,一大把放在要子上。前进一步,再从右向左割六刀又是一大把放在腰子上,然后打成一梱。快手一天能割两三亩水稻。我当时也算是快手吧。&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收割完毕,就开始向场院运送稻子。这又是一个繁重的体力活。一开始我们背的都不算太多,女同学一次只能背四、五梱,我也只背六七梱。背运了几次后,我忽然发现,我前面有一个个子不高,背着小山一样稻梱的同学在慢慢走着。我吃了一惊,这是谁呀?走近一看是王向磊。我说你不要命啦!他笑了笑说没事,又继续向场院行进。我也尝试着背十捆稻子,也许是当时吃不饱的缘故,累的我虚汗直冒,不得不放弃与向磊的比拼。等到所有的稻子运到了场院,就开始脱粒、扬场了。然后将稻子装进麻袋就准备交公粮了。一年中最轻松的活算是交公粮了。赶车交公粮时我们负责押车,坐在牛车上,慢慢走,一路上哼着小曲、吹吹牛,听赶车的徐老板讲讲屯里黄色的故事,是最惬意的事情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四&nbsp;民以食为天</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我在盘锦体验太深了!三年自然灾害,我还没有太挨饿。可能那时我还小不太记得。但是在盘锦的第一年,我真切尝到了什么叫饿肚子。刚下乡时我们吃的是白米饭,冬瓜汤。盘锦的大米还是很好吃的。吃了一段时间,连里发现我们的定量不够了。我们一年定量是六百斤毛粮,水稻只能出七个米,也就是一百斤水稻能出七十斤大米。而玉米能出九个米。所以我们就用水稻换玉米面吃。有一段时间,常常早晚两顿稀饭,中午一顿窝头加一些咸菜。当时觉得饱了,撒泡尿就没有了,常常饿的我头昏眼花。那时我特别羡慕种旱地的同学,夏秋季节还可以到地里偷点玉米萝卜什么的垫垫肚子。而我们呢,除了水稻芦苇,什么都不长。每天十几个小时繁重的体力劳动,吃的是窝头稀饭,加上盐水煮冬瓜,后来是盐水煮土豆,没有油水。一顿三个窝头,吃到肚子里没有感觉,记得有一次,我厚着脸皮到炊事班去问还有窝头儿没有?当时的炊事员冯涛说还剩几个,我说我好饿,给我两个吧,他给了我两个窝头,我还没有走到宿舍,两个窝头就进肚子了。当时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饿呢,可能当时我还在发育。</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下乡的第一年,干着那么繁重的体力劳动还长了十厘米身高。回到沈阳与母亲谈起挨饿的事情,母亲的眼睛立刻就湿润了。从那以后,母亲每月都要从她和父亲的口粮中挤出些来,寄粮票让我自己去买些吃的。当时二屯儿并没有商店,要买点儿吃的东西就要去场部的供销社。二屯儿到场部还有七八里路,所以尽管有粮票还是要抽空儿找时间去场部才能解决一次挨饿的问题。后来二屯有了一个小卖部,店长兼售货员也是我们知青, 我常在那里买些饼干,偶尔也买盒罐头解解馋。自从有了这个小卖部,我挨饿的历史算是告一段落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盘锦,我们小时候在家里从来不吃的东西也都成了美味佳肴。我们抓过青蛙,吃过蛇,捞过鱼,还曾把我们养的一条小黑狗勒死吃了,偶尔也掏过野鸭蛋等等。我记得有一年,盘锦垦区第一书记刘胜田向省里吹牛说,要向沈阳供应百万斤鱼,庆祝"十一",我们被派到盘山水库去捕鱼。当时我们看到几辆推土机在水库大坝上挖出一个大口子放水,同时在水库口子附近张起大网把鱼往网里赶。捕到的鱼直接运到卡车上拉走。有一天白天捕鱼时,我们偷偷藏了两条大红鲤鱼,晚上我们几个知青,用脸盆将鱼煮了吃了,虽然没油没盐的,还是觉得相当好吃。当时我不知道那些盘锦垦区的头头们是怎么想的,只觉得水库的鱼是不能这么捕的。水库放干了水捕鱼,明年还有鱼吗?果然以后的几年再也没有出工到水库去捕鱼了,也没有机会去偷鱼吃了,竭泽而渔啊!</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青年点儿,养了一头小黑猪,四五个月大吧,长到七、八十斤时,下乡的第二个新年前我们就把它杀了。当时我在食堂当炊事员,是我动手杀的这头猪,我还记得当时杀猪的情景,一个姓徐的老乡来帮我们杀猪,他是车老板又是出屯里的屠户(当时一年到头也杀不了几头猪),他借给了我们一把杀猪刀(有尺把长,单边刃),我们烧了一大锅水 ,将猪的四个蹄子捆结实,老徐教我向心脏的方向,怎么用力等等。按照他的指导,我用力一刀捅了下去,猪大声嚎叫起来,等猪血流尽了,嚎叫声息了之后,老徐在猪小腿上切了一个小口,用铁条沿着皮下不同的方位捅了十几下,然后鼓起腮帮子在猪腿上吹了起来,气流沿着铁条通过的地方流过,猪皮拱了起来,渐渐隆起的地方慢慢扩展,猪被吹成了一个圆滚滚的球,把猪腿上的口子用麻绳扎牢,将猪抬进锅里浸烫,然后抬出来刮毛,刮完之后开膛破肚,老徐提着一副猪下水美滋滋的回家过年去了,我们也美美地吃了一顿过年饭。也许是长时间没有尝到猪肉的味道了,在家里从来不吃的肥肉都被我吃得干干净净,最后一块肉皮含在嘴里好长时间慢慢嚼着才咽到肚里,真香呀!</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水稻封垄之后,进入农闲。一天,我们几个同学还有大连的几个小伙伴儿,去营口玩儿。因为长期缺营养,我又一直吃不饱饭,就想到营口大吃一顿。在营口,我们找了一个饭馆,几个人鱼呀肉呀地点了十几个菜,主食吃的是油炸糕。那一顿是我请客,花了十几元钱。摸着滾圆的肚子,心满意足的回到了二屯。当天晚上我的肚子就剧烈的疼痛起来,一夜拉肚子七八次,以后几天一直在拉,几乎虚脱了。不记得吃过什么药,只记得那几天炊事班每天给我做病号饭吃,一碗面疙瘩汤。我一个人躺在炕上,时而望望天花板,时而看看疙瘩汤,时而蒙起头来大哭一场,想家,想妈妈。从那以后断断续续经常拉肚子,肠胃一直不太好。直到后来回沈阳,父亲找了一个原来东北局卫生所的老中医给我看了一下,他说我是脾肾两虚(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脾肾两虚了),开了几副中药,花了七元多钱,吃了那个老中医开的药后,腸胃问题算是解决了。&nbsp;</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五 告别盐碱滩</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六八年来到盘锦,一晃过了近四年。在这期间,有些同学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二屯。冯涛去了二界沟当老师。陶建建、王向磊等当兵走了。肖耕、马明、朱亚光等去了辽河油田。当我看到向磊寄回来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的照片时,只有羡慕,没有嫉妒恨。记得当时还写了一首小诗,表达了我也想当兵的情结,现在忘了。我也曾多次回沈阳与父母商量要去当兵。父亲是什么事情也不求人的,母亲找过两次实验中学高中一位学长的母亲洪阿姨,她们是几十年的老战友了,以姐妹相称。她的丈夫是一位将军,在沈阳军区工作。但总是阴差阳错,没有当成兵。</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七二年。全国大中专院校陆续开始招生。妈妈他们数学系里边有一个罗老师,他的表弟在盘锦垦区革委会政工组工作,通过他给我搞到了一个上学的名额。记得孟祥刚陪我到大洼见到第一批来招生的沈阳师范学校的老师。招生老师面试时看我是初一的学历就不太想要,他问我有什么特长没有,我说喜欢画画。他又问我愿不愿意当老师,当时因为文革,老师被打成了臭老九,所以很不愿意去做老师,但又想尽快离开农村,心里非常纠结,犹豫了好一会,还是说不喜欢当老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nbsp;&nbsp;&nbsp;&nbsp;我有些懊悔沮丧,请假回沈阳了。才待了几天,孟祥刚专程从盘锦赶到沈阳找我,说是旅大铁路司机学校和旅大电校来盘锦招生,让我赶快回去。我一想当个铁路司机能在全国各地跑跑也不错,就匆匆返回二屯。第二天就到场部见到了旅大电校的两个招生老师,面谈了一会儿填了几张表格,到场部医院做了体检,场部又通知大队给我做个工作鉴定,就让我回去等通知了,是否录取我也不知道。回到二屯儿后,买了一条烟。我下乡这么长时间从来不抽烟的,但是那几天(有两周时间)每天抽十几支。终于接到了录取和报到的通知书。心绪渐渐平静下来,要离开了我生活近四年的二屯。这时才想到要好好看一看这里的稻田、苇塘、饮水泡子、上下水渠、青年点的同学们和六连的饲养员老时头、徐老板等老乡们。还真是有些依依不舍之情。</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回想起这些还是留下了些许遗憾。马明和向磊他们离开时,我们都到营口去照了张集体照片。我走的时候没有留下一张集体照,那时候连我自己也没有这么多想法。孟祥刚去沈阳找我,从营口到沈阳的火车票,三元两角钱,往返是六元四角。当时也是不小的钱呢,至今也没有归还。受人点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但分开几十年没有联系了,近两年才重逢,都是过花甲之人了,又不知如何报答。只能是同学之间的友情,恩情的永记心中了!</b></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