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铁路一瞥 4 考察基地

长工

<p>&nbsp;&nbsp;&nbsp; 好像是斯普林斯机场落地,穿过市区又行车好久才到了距市区100多公里的普韦布洛小镇。第二天,从小镇再开车六七十公里,就是美国交通技术中心(TTCI)。据介绍,这里聚集了一百多名科学家,专门从事铁路安全、重载等科研项目。</p><p><br></p> <p>&nbsp;&nbsp; &nbsp; 接近中心办公区,就看到远处一列长长的列车在运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条试验铁路有几十公里长,正在进行的是万吨重载试验。进一步了解方知,这项试验不仅是机车牵引,还包括车辆构造、轨道强度以及路边检查设备等一系列课题,这个列车已经不停地运行好多天了。</p> <p>&nbsp; 万吨重载列车国内已经在大秦铁路实现,两三台大功率机车的同步、联络等技术好像都没什么问题了。路边检查系统在国内叫“五T”,由车号识别系统以及运行列车的轴温检测和转向架检测等几项设备组成。</p><p> 车号识别系统国内已经普及,它是由车辆标签和地面红外识别装置组成,用于车辆实时跟踪和运用、统计。而“五T”设备价格昂贵,国内只有一些主要干线安装了其中的某项。这些设备大大地保障了列车安全,车轴断轴甚至裂隙等隐患得到了根本上的预防。到了中心我才知道这几项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而且就是我们考察的中心研发的。</p><p>&nbsp;&nbsp;&nbsp; 在中心现场,我们还看到各种车型的破败车辆,东倒西歪地一堆堆摆放在露天空地。这是各种条件下列车事故模拟现场,有列车火灾事故和断轨、车辆故障、机车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列车颠覆事故。</p><p> 事故发生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组织救援等等技术和业务细节一览无余。世界各国铁路安全专家和专业人员都来此参加培训并取得证书。</p><p> 最开眼界的是旅客列车冲撞试验现场,当然,正在进行的试验我们无缘得窥。在回放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旅客列车以什么样的编组顺序和速度、方式发生冲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用来分析制造结构、缓冲装置、连结方式并采取对策。而被撞的乱七八糟的场面就在眼前,有如身临其境。</p><p><br></p> <p>  我的心里一直有个疑问:这么偏远的荒漠,怎么能聚集上百名科学家?他们能安心工作吗?趁着我和考察组长去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家中回访之际,我提出了这个问题。</p><p> 他略加思索后说,这里是国际顶尖的铁路科研机构,研究世界最前沿的铁路应用技术,这本身就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成就感;另外,公司的待遇也很优厚。在闲聊中我得知,他原来也是天津某国企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来美国十多年了。当初公司雇佣他时,不仅提供十几万美元的年薪,而且帮他购买了现在居住的别墅,赠送了一处附带土地的马厩。孩子上学条件也不错,生活滋润美好……这些就够了。</p><p> 想起东北铁路局到铁道学院招收毕业生那么难,为什么谁也不愿去?除了政策问题还有待遇问题,也有当前社会上那种浮躁和价值取向问题。这可怎么办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