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要说这些年变化之快,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了,你想跟都跟不上。当年那个风光无两,一个名叫“大哥大”的什么“东东”,今天谁还记得?它就如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如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它的本质属性是传播知识。秘书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做好文案。但你若硬要把它们看成是“门面”的装饰物和一个交际场合里的“花瓶”,不是不可以,也是一种“拓展”吗!却又给人以变了味的感觉,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了。喧燿的成份大过了实用的成份,也使人忘记了它的基本功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手机,现在已不是什么“稀罕物”,差不多人手一部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它可曾大红大紫的“风光”过。当年的“风光”,不只是因为它快捷了人们的通讯,而更是因为在方便通话这个基本功能以外,它“拓展”了的那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手机刚一问世的时候,其貌不扬,好似一块“砖头”。人们称它为“手提”,顾名思义就是便於拹带,也有人叫它“大哥大”。那是财富的象征,价值不菲喽,市价已“炒”到了三、两万一部(当时人们的月薪也不过百、八十元)。再搭着上“姣衫”、鳄鱼皮带一类,就是一副“款爷”的“标配”,不是个“大款”,岂码也是个“小款”……酒局场面上,把“大哥大”随手往桌上一“蹲”,气势可是不凡呢。忒有“面”。你还不信?“大哥大”的主人,酒局上说话的声音通常都比别人“高八度”,时不时的,还要对饭店服务,菜肴质量没完没了的挑剔,“吆五喝六”的“一顿喊”……好像不如此,饭局便不“完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大门打开,外面万花筒般的世界,让人看的眼花瞭乱、目不暇接,人们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在这个历史大潮里也难免泥沙俱下,这里有“弄潮儿”,也有“冒险家”。当然,这里也有“跑合对缝”、“买空卖空”的小招式,有人夸张地说“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开张”……跑题了,拉回话头,还是说“大哥大”。好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拿着“大哥大”招摇过市,虚荣心是“原动力”之一,说穿了是不太自信的表现,生怕别人“小看”了自己,所以就显得很“张扬”。客观地说,这方面他们就不如贪官污吏做的好,人家不管有多少钱,你看见人家嚷嚷过?总是那么的低调。“拿个“大哥大”,到处找电话”,也是一种现实“写照”,在某些人身上,“大哥大”的“装饰”作用,远胜过它的“实用”功能,成了他演戏的道具……要我说,你“得瑟”个啥,像个好斗的公鸡,越有人越神气,搭拉个膀子,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真是好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不能说手拿“大哥大”的都是为了“显摆”,也有为了“工作”需要,方便联络沟通而“置办”的。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年,其貌不扬的“大砖头”,现在不知道都被扔到哪去了?没事时候拿出来“把玩”、“把玩”,也挺有意思,没想到刚刚过去这么几年,它就从时髦的稀罕物,变成了“古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弥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