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千里迢迢,专程一睹千年银杏王的雄姿。它们以不朽之躯,历经风雨沧桑,在历史的年轮中诉说着自己的故事。</p><p> 四户镇白马寺,始建于南北朝北魏正光年间,相传唐朝薛仁贵东征时在寺东北银杏树上拴过白马而改名。现今寺庙是2017年重建,焕然一新;然而那棵1700年银杏树是古老的,满目沧桑。</p><p> 郯(tan)城县银杏古梅园虽是农民公园,但算得上是是目前江北一处较为精致的江南特色园林。郯城是银杏的故乡,这个被称为“活化石”的孑遗植物,如同清朝诗人张敬葳描述的那样,“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万千。”园内的银杏王,传说为郯子亲手所植,至今已有3600年。枝繁叶茂,耸天矗立,巨影婆娑,在全国古银杏排名榜上名列第五。</p> <p> 四户镇白马寺,这座千年古刹守护着一代代邳州人,历代屡有毁建。唯建寺时已有的一棵古银杏树,历经1700年保留至今,高21米,需要4人才能合抱,覆盖面积300多平方米,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古银杏树”。古银杏沉浸在白马寺袅袅香烟中,伴随着暮鼓晨钟,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也遭受过战火的洗礼。抗战时期,日本军队曾放火焚烧白马寺。古树遭遇大火,村里人认为这树可能活不了了。大火后的古银杏树历经三载,重新焕发新芽,至今生机盎然。逢初一十五,老一辈的邳州人都会去白马寺烧香拜佛,祈求家庭幸福安康。初秋银杏树结果了,还会挎个篮子去捡捡白马寺的无心白果。</p> <p> 郯城县银杏古梅园。内有3000年的银杏王,树高47米,胸围7.1米,传说为郯子亲手所植。树身雄迈,可聚七八人之怀,树荫覆盖亩许。银杏王是雌雄同株,春季开花时,可为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的雌树授粉,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神树”。进入园内,扑面而来的就是这株参天巨树,气宇轩昂,巨影婆娑,枝繁叶茂。时值金秋,仰观其上,满目金黄,遮天蔽日。置身其下,神清气爽。最为有趣的是同一棵巨树上,树叶有黄绿二个明显不同的色彩。很多人到“老神树”下求福赐祥,树身一周系满了祈福的红绸带。</p> 银杏古梅园的林壑深处,有一座广福寺,是2010年在古时的官竹寺位置上重新修建的。古寺始建于北魏,即公元521年。“坐镇沂岭,俯视一切。东望仁里,古道犹存,西瞻川流,逝者如斯。入其院,乔木参天,云鹤隐现,觉另一洞天。”现今新修的官竹寺,已难觅被苍松环抱的古刹肃森了。门前的九棵玉女松,也被分处到了他地,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出广福寺过石板桥,眼前一泓池水,碧波粼粼,便是进入了郯秀园。此园按照苏州园林的风格,以水景为主进行规划设计,相当于银杏古梅园的园中园。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曲径通幽,江南风情扑面而来。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