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古镇,遇见茶 临沧之旅(二)2020.6.6—12日

枫叶

<p>鲁史镇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县城东北部,澜沧江、黑惠江之中间,历史上素有“夹江”之称。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曾一度成为滇西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被誉为“茶马古道第一镇”。</p> <p>鲁史至今仍保留有一段青石故道;三米多宽,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p> <p>鲁史古镇是云南西部茶马古道第一镇,是中国最神秘的三大古镇之一,2002年鲁史古镇被评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鲁史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被列为全国210个特色小镇之一;2013年,茶马古道鲁史段成为国家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p> <p>古镇建设在山坡下,从楼梯街的路标牌往下走,就是鲁史古镇纵横的街道。</p> <p>鲁史古镇是滇西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从总体上看,街场的布局及民宅的建设风格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特点。同时,由于鲁史古镇地处茶马古道要道上,历史悠久,南来北往的人到此定居经商,街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形成了“三街七巷一广场”的集众家之长的独具一格的格局。以四方街为集镇经纬线的中心点,呈圆状分布。民宅建筑主要以仿效北方四合院和江浙风格的三合院为主,一楼一底三格三厦屋面,泥瓦封火墙。四合院有花园,三合院有花台,并绘有壁画、诗句、对联,求其家宅方圆,藏风聚气,暖和兴旺。同时,民居建筑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响,也兼具南诏风格的建筑群落。</p> <p>当地寻常人家门的楣处都会贴上统一的对联:“含笑看人生,平心尝世味”。</p><p>只是如今我们看到的都是现代的新的对联了。</p> <p>足迹户外旅行社特别聘请了当地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古镇的部分茶马古道的历史。</p> <p>鲁史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抗战时期茶马古道的鲁史就已经成为国际救援中国的一条生命线。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其中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了“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p><p>这是骆家大院的故居。</p> <p>俊昌号茶庄的旧址。</p> <p>清朝年间,鲁史曾设阿鲁巡检司,彝语“阿鲁”意为“小城镇”,后称“阿鲁司”,再往后便转音为“鲁史”了。</p><p>鲁史古镇,是古时滇南通往巍山、下关、昆明,北上丽江、西藏,直达印度,南进凤庆、镇康,再西出缅甸的重要驿站,距今已近700年历史。</p><p>徐霞客在1693年来到鲁史时,就感叹于鲁史的繁华。</p><p>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p><p>阿鲁司巡检司的官府现在被当做客栈,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了。</p> <p>就在阿鲁司巡检司大门外的一座民居门口,一位满脸沧桑的老人坐在那里晒太阳,见到她的一刹那,我突然间觉得,老人家脸上的皱纹和眼睛里的颜色就是古镇人生的见证,今天我一定要把她拍下来。</p><p>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走向她,老人家很敏感地看出了我的意图,一口拒绝了我,我有些踌躇,怕打扰了老人家的清净。又进去阿鲁司巡检司的广场走了一圈出来,还是心有不甘,再次走近老人家,请求是否可以有偿拍照她,老人家还是坚决拒绝。我软磨硬磨苦苦央求,老人家被我的执着所打动,终于还是应允了,我迅速地按下了快门,得到了她的照片。</p><p><br></p><p><br></p> <p>2014年云南大学在鲁史建云大书苑以保护古镇及开发滇西文化。</p> <p>从这里眺望古镇,又是一个不同的角度。</p> <p>我们的合影。</p> <p>返回路上,两位当地人在台阶上一坐一站的聊天,这是邻居间最常见的聊天方式。回想起我们小时候在大杂院的生活,楼梯上下聊天的场景曾经也是一样一样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亲切感顿生。</p> <p>又遇见一位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的大爷,老远就笑眯眯地用眼睛和我交流了,我快步上前问候他,“大爷好!”老人爽朗地笑了,“好,好。”</p><p>我问他,“我可以为您拍张照片吗?”</p><p>”可以可以。”</p><p>“谢谢!”</p><p>鲁史古镇和两位九十岁以上高龄的老人,是我在凤庆最好的遇见。</p> <p>一口气走上楼梯街,听得见自己心跳加速的声音。匆匆忙忙地赶上来,从落后变成了前队,原来我们的大部队都在阿鲁司巡检司的四方街上喝茶,这就是掉队引出的预外。</p><p>刚才一路狂奔,口渴极了,去街上找到一家小便利店,买了一瓶酸奶,店主人看我站着,马上端了一个椅子给我坐下,让我慢慢喝,歇息一会儿,很贴心。</p><p>回去的时候,站在最高点再次看看古镇。</p> <p>塘房距离鲁史古镇约16公里,我们中午在那里用午餐。</p><p>塘房是一个被茶香浸泡的村庄,当年茶马古道最盛的时候,每天来往的人群排队经过。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p> <p>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顺宁、塘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的。</p><p>我们在塘房杨村长家里吃了一顿地道的农家饭,然后去村外的乡间小路上徒步。本来想去看看茶马古道的遗迹,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条路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塘房以特有的魅力,支撑起了滇西茶马古道一方数百年的历史,这是一条辉煌的道路,这是一部生活的历史书籍。</p> <p>塘房村的房屋是石板房,菜园的矮墙是石头垒,水渠是石头筑,塘基是石头砌,水渠是石头筑,菜园的垄基是石头垒。</p><p>这是一个石头砌起的村庄,一个承载着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地方。</p><p>曾经有多么热闹,现在就有多么冷清。</p><p><br></p> <p>往返约两公里的乡间小路,边走边看。</p> <p>继续前行。路上的风景。</p> <p>下午到达澜沧江边,微风吹过,非常凉爽,站在观景台上眺望水波粼粼的江面,心旷神怡。</p> <p>后来才知道,图片左下角就是我们今晚入住的水上酒店。</p><p><br></p> <p>合个影。</p> <p>从岔道坐车下到渡口,再坐船水路进入水上酒店。</p> <p>进入房间刹那,犹如进入了桑拿房,汗湿全身。贴近水面,海拔降低,温度陡升,热的一塌糊涂。</p> <p>推开窗户看过去,小湾漭街渡大桥的壮观画面呈现在眼前。</p><p>疫情期间,游人不多,今晚这里只有我们一行十几人入住,但各种休闲活动一样都不少。</p><p>小湾漭街渡大桥,大桥全长812.97米,宽9米,主跨度220米,水面最高可淹没到166米。左右两岸引桥采用七跨50米T形简支梁桥,主桥为452米连续钢构桥,最高桥墩高度为168米,为预应力混泥土连续钢构超高墩 。 在新桥下游三公里多的澜沧江上,老漭街渡大桥已悄然引退。这座建成于1983年的公路钢索吊桥曾取代了建于1761年的青龙桥,而青龙桥取代的则是老漭街渡桥旁的漭街渡口,那里是茶马古道的要津,当年徐霞客曾从那里渡过澜沧江。而如今,它们全都沉到人工湖底,已经成为永远的历史。(引自相关资料)</p> <p>随后乘船去岸边用温泉水泡了脚,炎热的气候泡温泉水,犹如火上浇油,浑身大汗,那滋味真是一言难尽。</p><p>返回时恰逢夕阳西下,微风习习,金色的光影游弋在山间水面,非常柔和秀美。</p> <p>次日离开水上酒店前往中国滇红第一村,途经石洞寺,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寺庙。</p><p>寺前的云岩双阁,立于两个巨大的岩石之巅,凿是成梯,护以石栏,盘旋而上,巨石下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洞里怪石嶙峋。巨石之间有一石桥相通,桥下是碧波荡漾的莲花池塘。</p><p>当年顺宁(凤庆)知事李锡桐游罢云岩双阁,曾赠五言律诗赞道: "飘渺飞双阁,擎天石柱雄。高楼近曙爽,古洞蕴虚冲。池静垂红起,山深野鹤通。苍茫无尽意,万壑啸松风 。" 这些诗联,把云岩双阁的景观描写得惟妙惟肖。</p> <p>我们到达时,恰逢寺里施放人工烟雾,缥缥缈缈犹如仙境一般。</p> <p>凤庆石洞寺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94年),1926年重修。寺内建筑有大殿、两厢、拱桥、莲池、双阁等。</p><p>寺庙面积不大,仙气十足。</p> <p>寺中的道人一出现,立刻有穿越的幻觉。</p> <p>滇红第一村——安石村。</p><p>安石村是一个拥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的传统乡村,自1938年滇红茶在此试制成功以来,就成为滇红茶的主要原料基地,茶叶产业成为安石村的第一支柱产业,“中国滇红第一村”美誉由此而来。</p> <p>1938年秋季,抗战时期,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派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到云南开辟新的红茶生产基地。经过多方考察后,冯绍裘终在凤庆觅得制作上乘红茶的鲜叶,试制属于云南的红茶并一举成功,并定名为“滇红”。</p><p>首批“滇红”通过凤庆、塘房、鲁史古道、祥云,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远销国外。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茶马古道。</p><p>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无数人的辛勤努力,清香淳朴,品质独特的滇红茶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相媲美,成为世界名茶。</p><p><br></p> <p>这是一个花园般的乡村,一路走来除了茶园就是花园,花香和茶叶的香味糅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韵味。</p> <p>晚上入住的是附近森林公园里的一座中式别墅。</p> <p>恰好遇见了一场一晃而过的晚霞,真美!</p> <p>这种红木雕花的中国传统民宅,典雅大气,奢华低调的四合院,从前也就是参观过而已,现在我们就住在里面,真有梦想成真的惊喜。</p> <p>入夜,还不舍得睡下,拿着手机楼上楼下四处走走,把大半个四合院的光彩收藏起来,方才进屋躺下。</p> <p>次日清晨,窗外是满眼的浓雾,四合院在晨雾中缥缈若隐若现,这幢森林中世外桃源般的别墅,又是另外一种遗世独立的美,真想看看阳光撒满四合院的景象,可时间不允许了。</p><p>这是一个来过了就不会忘记的地方,短暂而记忆深刻。</p><p>依依不舍地离开,走上了去临沧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