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的中考往事

阳光灿烂

<p>随笔Day 11 那年我的中考往事</p> <p>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人来说,90年代在农村如果能考到一个中专,绝对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上了中专就意味着能吃国家粮、捧上铁饭碗,当年这是和考大学是同等的大事。</p> <p>我是九六年参加的中考。因为那时我的成绩比较突出,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要么保送上高中进奥赛班、要么考中专,但如果落榜高中就不再接收我们这样的学生。对于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孩子来说,这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我不顾风险决定和命运搏一把而选择了考中专。</p> <p>知道了我的决定后,记得学校的教导主任找到了我,为了提高考中的把握他建议我报考师范、因为那时我画画水平还可以、曾在学校得过奖。我可以报特长考试、尽量争取30分的特长分、但这样我就只能报读师范类院校,愼重的思之再三、后来我还是果断放弃了。因为我有一股透过骨子里的不甘平凡的强烈渴望。我不甘心将来中专毕业后又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当个平凡的小学教师。我在内心一遍遍的呐喊着:我发誓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改变命运!</p> <p>中考在我们紧张而又略有期待中如约而至、时间是6月8日和9日两天。普通初升高的考生在本校参加考试。而我们报考中专的则需要统一去到远在二十公里以外的市区参加考试。听说要去市里的学校考试内心还是不免激动了一把。记得出发那天,大家就像去建一件丰功伟业的大事一样,各个早早做好了准备,家里条件好点的学生备好了各式干粮和补品,生怕这关键的一刻掉链子。而我一早也收到了同在学校上初一的弟弟捎来的一瓶“补脑汁”和一瓶家里腌制藠头。尽管当时拿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内心难免多少有些失落,甚至当时还对弟弟满是埋怨、毕竟这也算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内心是多么的渴望能被特殊对、我没有奢求那怕是一次也可以呀!可我知道,这已经是家里能拿得出来最好的东西了!</p> <p>就这样,轻装上阵、带着唯一值钱的那瓶“补脑汁”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其他同学提前来到了市区。我记得入住的酒店叫“煤炭宾馆”,对于我这个乡里来的孩子来说,能入住这样的宾馆绝对是件奢侈的事情。在我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高档。居然第一次见到宾馆一次性的牙膏竟不知如何使用、看到干净整洁的大床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弄脏。一个农民进城形象被我演绎得淋漓尽致!</p> <p>考试一切就这样有序的进行着,尽管我们物质匮乏但内心精神世界却十分富足,什么都怕唯独不怕考试!因此整个考试过程还自我感觉发挥良好。只是语文的考试发生点小插曲让我至今记忆深刻。记得考试的作文叫《放学的路上》,乍一看这个题目觉得太简单了、我想这完全是小学的作文怎么拿到到中专来考,这也太low了吧!感觉拟题的老师太轻视了我们的水平。于是胡思乱想了一阵子、想着想着突然发现居然最简单的题目好像找不到合适的题材来写。时间一分一秒的在过去、内心越是这样想就越焦急、越急就越乱,最后真有点乱写一通的感觉了。哎,听天由命吧!我想这段经历对我来说一定是刻骨铭心的了。</p> <p>参加中考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考得好也好、不好也罢!下了考场互相都不谈论考试情况、不对答案,因为怕影响后面考试的心态。最多相互见面寒暄一下、也有偶尔买一两条绿豆冰棒解解馋的。考试最终就在这样紧张而平淡的状态中结束了。结束考试,印象中大家同往常一样没什么特别的活动、没有大声欢呼、没有撕碎读过的书本!还是乖乖的统一坐车随领队老师返回了乡下的学校。</p> <p>结束考试,意味着同学间又要各奔东西。总有升学的升学、运气好能考中中专的将前途无量,而当然也有的考试的结束将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即将马上加入打工的行列,多少还是有些伤感的。几个平时玩得较好的朋友凑在一起,今天决定也豪气一回。我们把各自身上仅剩的所有餐票聚在一起,在食堂点上平生从沒敢吃过最好的餐饱吃一顿。饭后记得同学说得最多的是:以后保持联络、一定要记得我们共同学习、共同奋斗的这段青春时光。没有酒、也不会说豪言壮语,但内心知道这是最纯洁的同学之情。</p> <p>惜别母校,己近黄昏。尽管此时夕阳的余辉己不再似朝阳那样明艳、但却同样温暖的照亮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