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是四十年前中山医学院毕业时,我们丙合班全体同学跟老师的合影,你还认得他们吗?</p><p> 今年是我们毕业四十周年,本应举行纪念活动,这也是大家盼望已久的聚会。但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目前学校还是封闭式管理,不宜开展大型聚会活动。中山医各届值年(逢五逢十)全年级的校友活动一律延期。为此年级理事会在十月份专门召开了广州理事会议,借鉴老的、年轻的校友的做法,建议以班为单位做一个“音乐纪念相册”,同学们可以在微信中“相会”。</p> <p> 这是我们毕业时的柯麟老院长。我们的中山医学院毕业证书上,盖着“柯麟”院长大大的红色印章。柯麟院长对我们的评价是:“这是真正考出来的一届”!是的,我们没有虚度在中山医学院学习的珍贵时光,在课室、在图书馆、在示教室、在临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勤奋刻苦学习的身影……正如同学们的感言——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山医学院毕业四十周年感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吴穗蘋</p><p> 是啊!今年是我们中山医学院毕业40年了,我们用影集交流方式作为活动纪念仪式,在寻找资料时不知不觉脑海里浮想起与同学们在母校——中山医学院同窗苦读而又愉快的校园生活,同学们每一张笑面,还有指导员每周日晚点名的情景和谆谆教导,这是人生一段美好的青葱岁月。</p><p> 40年前,我们离开了母校,有的同学可能这一别一辈子难以再见面,但是,中山医的精神早以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根植灵魂,沉淀在我们的人生经历里。</p><p> 同学之情是永远不会泯灭的,祝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p><p><br></p><p> 梁援朝同学感言</p><p> 看到同学们在事业上都成就不凡。为大家高兴!我只是个普通的医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现在还在工作,也说明对工作的热爱。我常告诫自己工作每天归零,第二天又是我尽心尽责的开始!如此无限循环到我不再为医疗事业工作。</p><p> 感谢中山医学院每一位带教老师,引导我走上了医学道路,让我成为一名患者爱戴的合格医生,我也将为之不懈地努力下去!</p><p><br></p><p><br></p> <p> 这是我们的年级带教老师们。</p><p> 亲爱的老师们从我们进入中山医学院的第一天,到我们毕业离开中山医学院的那一刻,是年级的老师们,陪伴我们走过了每一天,无论是前期的文化基础课、医学基础理论课、临床医学理论课、临床专业见习课、还是临床实习课,无一不浸满了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关爱。让我们感受深切是我们丙合班的邓家培老师,更是投入了全身心的带教,深受同学们的敬重和爱戴。正如王建平同学所说:“更要感谢邓指导员,从入学一直到出校门,指导员的身影无时不在陪伴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身体,他的人格魅力,职业道德,高尚情操是我终身学习的恩师。也应感谢中山医学院的课目老师们精心教育使我们掌握了医学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p> <p> 还有印象吗?这是当年我们在中山医学院读书时的建筑,学院大门口、孙中山先生铜像、办公大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大礼堂……</p> <p> 1985年中山医学院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p> <p>中山医80届丙合班三区队花名册:</p><p>七班:黎筠、麦建章、袁祝莲、梁浓亮、莫带群、林汉民、赵小萍、刘天万。</p><p><br></p><p>八班:缪健、张守建、彭桂芳、梁援朝、顾良玉、柯建芳、王建平、黄木生、吴国渡。</p><p><br></p><p>九班:杨科、杨金英、吴穗蘋、黄莘莘、蔡岳喜、邱德伟、张同秋、何平卓。</p><p><br></p><p>丙合班指导员:邓家倍</p> <p> 同学们毕业后,81年我转行搞教学。83年升讲师,87年升副教授,94年升教授,实现弯道超车。曾任教研室主任,中山医与中大合并为中大续聘教授至退休。</p><p><br></p><p> 我的心语:很荣幸我们一起走过人生的一段路,即使以后不再同行,我也会一直记得我们曾经在一起的难忘而美好时光,未来的日子且行且珍重!而且一定要各自闪光。 </p><p><br></p><p> ——邓家倍 2020-12-8</p> <p> 退休后,我们夫妇曾到省老干大学学了两年数碼摄影,两年数碼图片处理,两年国标舞,还有电脑班等等。现在退休生活充实些,与退休后继续学习学到的一些知识分不开。知足了!</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i><u>七班</u></i></b></p> <p>黎筠:毕业后在421海军医院当军医,现在香港。</p> <p>麦建章:原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院长。曾任中山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市委主委,市卫生局局长。</p><p>2003年被中山市委、市政府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并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p> <p>广东省抗击非典先进和立功授奖人员表彰大会上,麦建章胸戴大红花。</p> <p>袁祝莲:退休前为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中部校医。</p> <p>梁浓亮:原江门市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教授(为三所医学院校:中山医、广医、南方医的客座教授。)</p><p>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p><p>广东省肝病学会肝硬化专委会常委</p><p>广东省健康教育学会消化病分会常委</p><p>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p> <p>莫带群:退休前在佛山南海开发区医院妇产科工作。</p> <p>林汉民:退休前为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院专家组成员。现仍受聘于惠东大径医院专家。</p> <p>赵小萍:毕业后曾在空军桂林医院、空军广州医院任军医,后转业到地方。退休前在省委老干部局任办公室主任。</p> <p>刘天万:1980年中山医学院医疗糸毕业后,一直工作于云南省广南县珠琳镇中心卫生院,任主治医师至退休。</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i><u>八班</u></i></b></p> <p>缪健:原广州新海医院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2003年任医院感染科主任至退休。被授予2003年广州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和奖章,荣获三等功。</p> <p>梁援朝:退休前工作单位为上海远洋医院内科医生,退休后返聘在上海博爱医院(08-16年)至今仍在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工作。她永远是个受患者爱戴的好医生。</p> <p>顾良玉:退休前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南华医院医务科科长。</p> <p>彭桂芳:原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党支部书记、医院工会主席、高级政工师,已退休。</p> <p>柯建芳:原工作单位为暨南大学华侨医院美容科。</p> <p>王建平:副主任医师,退休前在南京航道管理处工作。</p> <p>张守建: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退休后仍在医院返聘工作。</p> <p>黄木生:毕业后在恩平市人民医院、圣堂中心医院及多家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内儿科工作,为主治医师至退休。曾担任圣堂中心医院院长。</p> <p>吴国渡:在美国,与夫人举杯同祝80届同学毕业40周年。</p><p>现为美国加州洛杉矶雪松-西奈医学中心综合移植中心移植免疫生物学实验室主任。</p><p>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外科副教授。</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i><u>九班</u></i></b></p> <p>杨科:毕业后分配到湛江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感染科工作,后调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工作、普外科医生。</p><p>现为信宜广佑医院、信宜市广佑健康远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p><p>曾于九三年获得广东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f</p> <p>吴穗蘋: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新冠疫情开始至今,坚守在心血管专家门诊第一线。也是公益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执行者。</p><p>2003年授予广州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和奖章。荣获荔湾区三八红旗手称号。</p><p>为广东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p> <p>杨金英:退休前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张同秋: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退休前为海南省昌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span></p> <p>黄莘莘: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神经内科医生,后赴香港至今。</p> <p>邱德伟:工作单位为海南省三亚市邱德伟诊所。</p> <p>何平卓:在美国。</p> <p>蔡岳喜:原工作单位为广东省揭东县炮台医院。</p> <p> 学院办公大楼上的“中山医学院”牌匾,在同学们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也是每个同学必定要合影留念的地方,看五朵金花的靓影记录了最美好的瞬间。</p><p><br></p> <p>九班同学合影</p> <p> 图书馆前九班同学和邓指导员的合影。</p> <p>“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同学们打卡留影的景点之一,梁援朝、顾良玉和袁祝莲合影于此。</p> <p>这两个帅哥是哪一位呀?</p> <p>大概每个同学都在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前留过影。</p> <p>在这次翻找老照片的过程中,黄莘莘同学看到了这本当年在校时的保存完好的门诊病历,特地拿来跟同学们分享。</p><p>缪健也是在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当年在校时参加游泳比赛的小奖品。</p> <p>实习开始了,内、外、妇、儿科轮转。原来的班级被分开了,同学们有的去了惠州人民医院,有的去了中山人民医院,有的去了韶关人民医院,有的在中山一院或二院。以下照片是各实习点同学合影。</p> <p>我们毕业啦!</p><p>像九班同学一样,大家兴高采烈、昂首阔步,同时又是恋恋不舍地告别中山医,满怀信心走向各地开启了救死扶伤的新篇章。</p> <p>1987年5月24日我们中山医学院八零届校友会正式成立,年级同学合影留念。</p> <p>参加八零届校友会成立的部分丙合班同学合影留念。</p> <p>“中山医科大学校友会”会员证</p> <p>毕业十周年丙合班同学与邓指导员合影留念</p> <p>毕业20周年丙合班同学与邓指导员和年级老师们的合影。</p> <p>中山医80届校友毕业25周年聚会留影</p> <p>中山医学院80届同学毕业30周年聚会合影</p> <p>中山医学院80届丙合班同学毕业35周年聚会合影</p> <p>久别的同学又见面了,十分激动!</p> <p>1983年王建平与吴国渡同学在南京中山陵。</p> <p>过年了,老同学们拜年后合影。</p> <p>广州同学从化小聚。</p> <p>毕业二十周年同学相聚在莲花山。</p> <p>毕业25周年丙合班同学和指导员在大夫山森林公园合影</p> <p>三区队同学与指导员在一起拍于大夫山森林公园。</p> <p>三区队同学</p> <p>原八班的同学</p> <p>八班同学</p> <p>在校时我们是同一宿舍(208房)的同学。</p> <p>陈华林同学的病情牵动着全班同学的心,同时又被她面对疾病的勇气和精神所深深感动!</p> <p>有美女相伴乐开怀!</p> <p>三区队的同学和张守建的夫人在一起。</p> <p>毕业三十周年梁援朝和顾良玉同学从上海第一次回到母校参加聚会,难得的一聚、珍贵的合影。</p> <p>毕业三十周年受杨建楼同学邀请大家相聚在新会小鸟天堂。</p> <p>毕业35周年的相聚!</p> <p>老同学又见面了!</p> <p>报到!</p> <p>开怀大笑!</p> <p>相认!</p> <p>合影!</p> <p>重返图书馆,已是毕业35周年,感慨万千。</p><p>红楼门框上的对联“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格外醒目,这是中山医人的担当和情怀。</p> <p>邓指导员与王建平</p> <p>那年在南京,邓指导员夫妇和王建平同学。</p> <p>文艺晚会、师生聚餐。</p><p>主持人任中秋宣布晚会开始。</p> <p>穆剑和王建平同学举杯共祝中山医学院毕业三十五周年纪念,同时也共祝两人于1979年在校期间一起入党!这些都令人终身难忘!</p> <p>回想起上次跟指导员小聚的那一天……</p> <p>还有海燕会长带着同学们去看望张国泉同学的那一次……</p> <p>广州一日开心游!</p> <p>这一张张经过邓指导员精心制作的照片使之增加了光彩,让人眼前一亮!</p> <p>彭桂芳同学盛情宴请同学们自助餐。</p> <p>2018年8月在杨金英同学的组织下,邀约彭桂芳、钱葆华、黄莘莘和古志辉前往青海旅游,受到了老同学卢华章及家人的支持和关照。</p> <p>同学组团游四方</p> <p>2019年5月李巧兰、吴穗蘋、杨金英、贾亚萍、古志辉与邓指导员夫妇一起肇庆游。</p> <p>悠悠岁月长,同学情谊深。</p><p>师生云相聚在进行中,师生云相聚在继续……</p> <p>编后语:我们三区队的美篇制作,得到了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有的积极提供照片,有的主动联系同学,尤其是得到张海燕、杨金英、吴穗蘋、王建平、麦建章等同学的热情帮助。我们的邓指导员更是竭尽全力加班加点为老照片进行精心的后期制作处理,才使得我们的美篇能够顺利完成,展示给同学们。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万分感谢!因为本美篇制作的有些仓促,有不完善和不对的地方,请同学们批评指正。谢谢!(美篇制作人:缪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