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古城扬州的蜀岗瘦西湖风景区,有一座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汉墓的主人是距今两千多年时光的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该博物馆占地面积二万多平方米,建于山顶之上,建筑古朴、气势雄伟。</p> <p>博物馆的中央展厅,陈列的是“神居山一号汉墓”,也就是刘胥的寝陵。据记载,刘胥是汉武帝刘彻的第四子,汉代扬州为江南重镇,汉武帝特派其子管理扬州。刘胥死后享受了王侯葬制——“黄肠题凑”式。</p><p>“黄肠题凑”,是古代墓葬的一种葬式,只有帝王和诸侯才能“享受”。所谓“黄肠”,就是柏木的中心部位,即去皮后的柏木。而“题凑”,则是一种堆积的方式,是将木头的一端按一定的方向拼凑而成的结构。据介绍,目前我国仅出土有北京大葆台刘建墓、石家庄张耳墓等七座“黄肠题凑”汉墓。而广陵王刘胥墓中的“黄肠题凑”,以珍贵的楠木作构件,每块题凑尺寸大小有别,四面企口高低错落有序,块块紧扣,层层相叠,坚固细密,宛如魔方,放错一块,无法复原。与全国出土的十座“黄肠题凑”墓相比,其用料之大,制作之精,结构之严,保存之好,确为惊世之作,是现存“黄肠题凑”式墓中级别最高的。</p> <p>出“一号汉墓”展厅沿石径行几十步,是“二号展厅”,即刘胥王后的陵寝。同样是“黄肠题凑”葬式,规模略小于前者。</p><p>在幽暗灯光笼罩的氛围中,在仔细观看二千多年前诸侯王在阴间的“奢华生活设备”,你会为汉墓的恢宏、庞大、沉重而惊异;你会为汉墓制作的精巧、考究、完整而称奇;你更会为二千多年前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而深深感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