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p><p> 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在教研处的支持下,汪家中心小学于12月2日举行了本次语文教研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加强校内语文教师的交流与学习,发挥教研活动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共同进步。</p><p> 感谢本次的授课教师--肖火芬老师、饶淑兰老师、邹梦凡老师,及众多的听课教师。</p> <p> 三位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 ,扎实的课堂教学,展示了我校实际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呈现出了三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p><p><br></p><p><br></p><p><br></p><p> 第一节课是肖火芬老师的妙趣横生的《青蛙写诗》,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肖老师用猜谜语的游戏方式导入,迅速调动了一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为什么青蛙一下雨就很开心”“因为“我”要写诗了”等众多问题,带着学生慢慢地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该课堂中发言踊跃,纪律分明,这都得归功于肖老师优秀的引导能力和及时中肯的鼓励,通过一系列的图片,问答,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了解到逗号、句号、省略号的知识。通过多次有感情的男女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渗透学生的语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p><p> </p><p> </p> <p> 第二节课,饶淑兰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成长性课文---《大还是小》。</p><p> 本课,饶老师围绕“当......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当......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这两个重点句子进行教学。通过该两个句式,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说出感受,把语言学习和内容理解有机结合在一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当教师抛出问题“什么时候特别希望自己快点长大?”时,学生纷纷举手,都有想说的内容。“照顾妹妹的时候”,“一个人不会洗碗的时候”......通过饶老师的引导,长大的含义就在这些小脑袋中发出了萌芽。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p><p> </p> <p> 第三节课,邹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狐假虎威》。</p><p> 开始用猜一猜的方式,带学生复习了生字,方法新颖独特,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p><p>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找书上的一句话来解释题目狐假虎威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自主突破“假”的意思,这样,学生在整体上对题目有了大概的理解,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p><p> 接着再通过介绍故事发生背景,带领学生走进故事情节。邹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始终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透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如:“窜过去”说明狐狸跑得很快,“转”原指车轮转动,现指狐狸想办法时的动作。“大摇大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重点词的详细讲解配上学生的动作和感情的到位朗读,自然而然地使学生摸透了故事角色的性格特点,掌握了故事的前因后果,。</p><p><br></p> <p> 课后,在强主席的主持下,众多语文教师集中在会议室进行了集体评议活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交流看法,纷纷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小结。把自己的启发和感想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这是一种极好的状态,有交流就会有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就会有进步的空间!这让在座的教师们都受益匪浅。</p><p> </p><p><br></p> <p>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水平越高的课堂,艺术成分越多,创造性要求也越高,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与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哲学上说,理想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而这却需要我们从实践中获取。相信在汪小各位语文教师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多汪小教育的风景,让汪小师生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p><p><br></p><p> 所以,同伴们,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课堂教学的技术和艺术,打造更精准的语文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