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 ——记尼三中滚动快速作文探索之路

尼三中校办

<p>  自2017年学校把“滚动快速作文”作为尼三中的特色教学,全校铺开以来,三中语文人坚定目标,砥砺前行,一直行走在探索的路上,力求寻找一条适合我校学情的作文之路。三年研究下来,已有一些收获,课堂已初步成型,学生写作热情高涨。更可喜的是,2019年中考作文较上一年平均分提升了1.9分。今年开学初,许桂秋校长再次重申,要坚定滚动快速作文方向,把滚动快速作文作为语文组的主题教研内容。许校长亲自走进每位老师的作文课堂,参加每次教研活动,亲自了解滚动快速作文推行以来遇到的困难。发现大家都遇到了共同的难题,作文课不能达到快速,最多的可用五节课完成。发现这个问题后,许校长把莫旗语文教研员伊晓丽请来为大家出谋划策,找出突破如何把作文课上快速的方法。市教研员许彦老师也一直关注着,并对我校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与此同时,三中语文人更加坚定了信心,热情高涨、激情满怀,想在滚动快速作文路上,一路踏歌前行,静待花开。</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初二篇—评课撞火花</span></p> <p>  初二语文教研组,在备课组长黄哲的带领下,作文新工具纸进行了调整,把组内互评改为他组评价,并且一篇作文有一个主评人,其他人要给同一份作文打个分数,形成了适合初二学生学情的特色教学模式。在初二老师的作文课上,学生们的精妙点评、高涨的热情、师生交流碰撞的火花、优秀的作文层出不穷。 </p> <p> </p><p>探索路上初二年段儿也遇到了问题,魏海霞主任和陶慧老师反映,学生佳作越来越多,展示起来难于取舍,都展示用时过多、不展示怕影响学生写作热情。所以有时一次作文课下来展示就要三节课,这就和最初快速的初衷相违背了。针对这一情况 ,许校长让冯华主任带领全组人进行评课,并探索解决的办法。大家最终达成一致,要忍痛割爱,用大屏幕在班级滚动播放不能展示的佳作。董校长也提出:“作文课重在写,展佳作只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手段,不应浪费太多的时间。”大家也纷纷提出一些好的想法,例如:怎样去调动写作能力弱的学生,提出可以多角度,多形式去展评,不局限于展佳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找到快乐,找到自信,从而爱上写作。</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初一篇—集备的结晶</b></p> <p>  </p><p> 初一组在备课组长李丽老师的带领下,开学初先尝试了大作文的滚动,一次作文下来,大家发现学生写的很吃力,效果不好。这时夏艳杰组长提议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尝试,于是备课组长李丽进行了分工,确立三个作文题目,分别进行写景、写事、写人片段训练,多次对写作导航推敲修改,又在课前进行导学案的编写,配上下水文指导学生写作,集体备课最终敲定课件内容,做到备课组一致。在2020年11月27日上午用四节课时间,初一组语文教师分别讲一节课,两人一组上一次完整的片段作文训练课,集中突破如何做到“快速”这一问题。</p> <p>许校长邀莫旗语文教研员伊小丽老师来指导,伊教研员听完四节课后兴奋的说:“三中滚动快速作文有了很大的进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在听课过程中不断巡视学生写作、评改、发出感叹:“初一学生这么短时间完成写作,批语写的还很深刻,真是不容易。”许校长也充分肯定了初一备课组的集体备课。</p> <p>课堂吸引来其他学科老师,教室外面还有聆听者。</p> <p>播撒滚动快速作文种子的董学成校长,最有语文味的数学老师。</p> <p>总有那么多好点子的美女伊晓丽教研员。</p> <p>有语文情怀、睿智的许桂秋校长,</p> <p>当天下午,主抓语文组教学的冯华主任组织了专题教研活动,听专家伊晓丽老师点评。伊老师给出了可行性建议:一、要充分发挥写作导航的功用,写、评都要依据导航。二、展评不可浪费太多时间,要弱化技法,强化在点评中 ,把作文改的精彩是目的。三、可根据学生层次不同设计批阅的内容,评语要限制字数。四、评改可提速度,学生可以写三条优点、一条建议。五、要把激励机制用好,可安排专门记分员。六、教师点评要进行作文技法的深化。 </p><p>许校长也对语文组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坚定滚动快速作文的方向。二、明确集体备课形式,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三、形成浓郁的写作氛围。四、分组科学制定分组规则,编序号。五、研究激励方法。六、作文课要有前伸和后伸。七、班级要形成作文集。</p> <p>我们携手同行在探索的路上,虽还稚嫩,但我们有信心静待花开。</p>

作文

语文

滚动

写作

学生

快速

作文课

教研员

校长

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