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赏秋

陈志贤

<p>无锡惠山,被乾隆皇帝钦赐为“江南第一山”,而山脚下也有着“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每年的深秋,当大自然里的色叶树变换了颜色时,惠山古镇里的银杏,也就成为赏秋的最佳观赏点。</p> <p>整个惠山古镇,栽种银杏树的地方有不少,但能称得上“最佳”的,大致有三处。这三处地点,分别代表着古镇的历史文化,以及古镇里别具一格的风景,而且这三处地方所种植的银杏树,均是有年头了,树龄最短的也有四百多岁。</p> <p>惠山寺门前的古银杏,这是古镇里树龄最大,种植年代最早的,号称“古镇银杏王”,它栽种的年代约在明朝的洪武年间,也就是公元1368-1398年,算起来已有六百多岁了。相传,明朝的洪武初年,惠山寺的性海大师在大雄宝殿门前亲手种植了18棵银杏树,象征着佛门里的十八罗汉。在经历了岁月更替之后,18棵银杏树目前仅存一株。</p> <p>第二处最佳赏银杏的地方,是古镇上顾可久祠堂里的古银杏。顾可久,明朝无锡人,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或许大部分人并不了解他,但要说起他的学生“海瑞”,那就是大名鼎鼎了。古镇上这座顾可久祠堂,便是在明朝的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由海瑞向皇帝奏檄建成的。</p> <p>第三个最佳赏银杏的地方,是古镇上的张中丞庙。张中丞庙位于古镇的秀嶂街中段,当地人也称之为“张老爷殿”。张中丞,本名叫“张巡”,唐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曾率兵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抵抗叛军,最后终因城破而殉难。明成化九年(公元1496),当时的无锡知县特意在惠山脚下兴建了张中丞庙,目的是为了彰化张巡宁死不屈的忠义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