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二)——我家的小书房

露珠

<p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每个人都有童年时光。年岁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童年的记忆却更加清晰。</b></p><p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家有一间小书房,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呆的地方,常常在里面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呢?有书有报有杂誌,还有一些小玩意儿。</b></p><p><br></p> <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先说小玩意儿:不透明乳白色、极像蜡制的塑料小老鼠一家。一只大老鼠,身长约一公分半,还有六只小老鼠。个个通身光滑透亮,仿真度极高,神态各异,可爱至极。六十年代初塑料制品极少,小伙伴下午放学争着要去我家玩。我们把大老鼠放中间,小老鼠围一圈;把大老鼠放前边,一串小老鼠随后;把小老鼠骑在大老鼠身上;把两三个老鼠摞在一起让它们打架…。总之,按照自己的想象,在心中编织着老鼠一家的故事。就这样一摆弄,就是半天的光阴。类似的塑料小摆件,还有一只长颈鹿、梅花鹿等等。</b></p><p><br></p> <p class="ql-indent-1"> <b style="font-size: 22px;">文革时期,我巧手的姨妈亲手做了两件小玩具送我,也非常喜欢。一个是扎辫子的“玻璃丝”(就是软塑料细丝)编织的一只绿色的小长颈鹿。还有一个用三个牙膏盖、一枚红纽扣做的(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拿的)迷你版红灯。其他的摆件对我们小孩子没有吸引力,也就记得不是很清楚了。</b></p> <p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在小书房里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在里面看书。书好像很多,随便拿一本看都觉得有意思。有我堂姐堂哥读过的教材,有中文的还有英文的。爸爸就用这些英文教材教我和哥哥英文。我们一起坐在小书房里,爸爸说英文,还让我们读并抄写英文句子。记得是这样的一些简单句子“This is a special. That is a pan.” "This is a book. That is a table."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每每我在一边玩一边唱歌的时候,我爸爸总是在说,“你什么时候把英文放在嘴边当歌唱,就好了!”没想到,当我上初中开始学英文的时候,爸爸突然去世了。更遗憾的是,我的中学时代没有能遇到一位好的英文老师,大学阶段同样没有遇见。碰到的只是一个上课全程抄黑板的学俄语改教英语的老师。英语学科没有我的语文、数学、物理学科好,成为我一生的遗憾。</b></p><p><br></p> <p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小书屋里还有杂誌。《小朋友》这个1922年4月就创刊、解放后由宋庆龄提写刊名的杂誌,是我和哥哥经常在刚送到的时候争抢最厉害的一本书。妈妈总是批评我们,“旧的《小朋友》堆在那里也不看,新的就抢成这样!两个人不能相互谦让一下吗?”最终的解决方案总是两个人一起看。最记得的是“小豆子”每一期都有,是一个由七八幅简笔连环画组成的一个小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叫小豆子的男孩,绘画风格像三毛流浪记。其他的故事读物比较简单,所以看完以后,我和哥哥都没有兴趣再看。但是这些旧的《小朋友》杂誌,却是我招待同学的最好物品。</b></p><p><br></p> <p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特别喜欢看另外一本杂誌《儿童文学》,词汇量的扩大应该是这本杂誌。我喜欢拿着杂誌大声的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一个办法是问妈妈,另一个办法是自己瞎猜着读。读错了,妈妈总会说,你读错了吧,这字是怎么写的啊?然后帮我纠正。所以,我的很多字的认识过程是在阅读中学习的,而母亲是我的课外老师。</b></p><p><br></p> <p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家还订了报纸《人民日报》。我常常会学着爸爸看报的样子,在小书屋里读报纸。同样读报纸也是学认字的过程。记得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登在了报纸头版。我拿着报纸问爸爸,什么是“遇刺”啊?</b></p><p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文革前邮递员大都步行送报送信,那时订报纸的人家很少。因为我家每天有报纸,所以邮递员也很熟悉。送我们这一片的邮递员是个四五十岁的大个子老刘,走路总是大步流星带着风。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在老远的巷口他就大声的喊,“4号拿报纸!”声音传遍了一条巷子。所以,我们就早早的开门等老刘来,免得耽误他的时间。逢年过节,爸爸总要送几颗糖给老刘。夏天让我和哥哥两人,一人拿芭蕉扇、一人端一碗茶站在门口,等老刘来了,给他喝口水、扇两扇风。</b></p><p class="ql-indent-1"><br></p> <p class="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家的小书屋,是我童年的记忆,是我成长的加油站,也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乐园。</b></p><p>注:此处的照片全都是引用网络上的。</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pp4qufl?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童年趣事(一)——发烧打针</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ao0bk2q?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童年趣事(三)——我和哥哥是同学</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h8kjyj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童年趣事(四)——我家有颗木瓜海棠</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