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经营狗肉执法工作指南

一、狗肉及其制品检验检疫存在的空白<div> 1、猫狗肉食用是否安全。我国尚无明确的食用猫、犬品种,市场上销售的猫和犬来源复杂,且存在不法分子毒盗猫犬现象,食用猫狗肉存在一定的风险,难以保障肉类安全。<div> 2、猫狗肉等特殊肉类检疫。为加强犬、猫产地检疫管理,2011年,农业部门印发《犬产地检疫规程》《猫产地检疫规程》,要求调运犬、猫前,应由饲养者向当地动物检疫监督部门申报实施动物检疫;但相关国际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均没有犬、猫类屠宰检疫的相关规定,农业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均认为我国尚不具备出台犬类等特殊肉类屠宰检验检疫规程的条件。</div><div> 3、部分地区食用狗肉的相关消费需求。农业部建议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犬类等特殊肉类屠宰许可的相关规定,加强屠宰许可管理。据此,2015年6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印发了《关于犬类屠宰许可和监管问题的复函》(食安办函〔2015〕25号),要求各地根据实际,以地方法规或规章形式明确狗肉食用相关问题和监管要求。</div><div> 二、市场监督部门在狗肉及其制品监管中的职能职责</div><div> 1、加强对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猫狗肉销售的监督检查,配合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毒盗猫狗等违法犯罪行为。</div><div> 2、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加大对消费者健康饮食、科学饮食的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食用来源不明肉类潜在食品安全风险的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采购和食用检验检疫合格的肉类及肉类制品。</div><div> 3、加强氯化琥珀胆碱、氰化钠等危险化学品流通监管工作,防止不法分子非法用于偷盗动物等违法行为。</div><div> 三、狗肉及其制品经营中违法行为的查处</div><div> 1、审查主体资格,未经许可从事餐饮服务经营。</div><div>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款定性处罚,符合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下的小餐饮店依据《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三十九条责令改正,予以警告。</div><div> 2、加强抽检,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移送。</div><div> (1)2019年6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李伟、杨贤强使用含氯化琥珀胆碱的飞镖状注射器、弓弩等工具猎杀土狗,被告人梁厚岩明知是使用麻醉剂捕杀的狗仍予以收购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见《裁判文书网》(2018)湘1202刑初617号),关键证据由司法鉴定出具毒杀的土狗的肌肉组织和心血中检出氯化琥珀胆碱成分。</div><div> (2)2017年11月23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刘青松、张道强采用弓弩射毒镖的手段射杀盗取土狗,被告人唐炳芳、费子林、许锡梅明知所收土狗是中毒致死仍予以收购,屠宰加工后作为食用狗肉对外销售,经鉴定,死狗的血液、毒针中均检出琥珀胆碱成分,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见《裁判文书网》(2017)浙0502刑初696号)。</div><div> (3)经在裁判文书网查询,相关案例还有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方克凤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2019)浙0303刑初203号》、河南省息县人民法院《张振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一审刑事判决书(2018)豫1528刑初527号》、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法院《富春惠、许平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2018)浙0803刑初160号》、湖南省汉寿县人民法院《代丽平、匡星佑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2018)湘0722刑初19号》、山东省陵县人民法院《赵士强、孙德臣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孙守武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2014)陵刑初字第19号(“三步倒“氰化物”)》。</div><div><br><div><br></div></div></div>

狗肉

检疫

屠宰

食品

销售

有害

肉类

有毒

食用

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