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2020年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推广会

Audrey Joe

活动简介 <p>  为促进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深入认识,县教研室于2020年12月2日在息县第十二小学举行全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推广会。</p> <p>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县教体局机关党委鲍义书记和教研室冯有升、王明军、郑森林几位领导以及各校业务副校长、教科研管理人员、立项的省市级课题主持人和主要成员。十二小杨保云校长和洪娟副校长全程参与活动。</p> 准备工作 <p>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注重细节”一直是我们县教体局的“精神”,也是我们十二小人的“魅力”,为了迎接今天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杨保云校长和洪娟副校长早早的就部署安排,并且以身示范!</p> <p>  难事必做于易,大事必作于细。12月2日早晨不到八点,鲍义书记及教研室领导就早早的来部署安排。</p> 会议议程 <p>  第一项由鲍义书记讲话,首先总结了息县教科研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其次为教育科研中的优秀成果指导实际教学指明了方向。鲍书记指出要树立“有教无类”、“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三大理念,教师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另外,鲍书记以教育专家魏书生抓教学质量的四大绝招为契机,告诉大家“习惯、细节、学困生和读书”才是教学当中的主抓手。</p> <p>  第二项由一小的杨艳平老师作课。</p> <p>  杨老师精心准备,以精美的教学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适切的学法指导为全县教师展示了一节高水平的示范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们呈现了一场课堂教学的饕餮大餐。</p> <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认真做笔记的十二小的老师们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span></h1><p><br></p> <p>  第三项由王明军主任对杨艳平老师的课做简要点评:①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细节处理体现着整堂课流畅的教学流程与教学思路;②表扬方式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让孩子学的轻松,学的愉悦;③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手段运用自如;④整堂课不只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是人文思想教育和爱国情怀教育的大课。</p> <p>  学困生,我们无法回避的痛!王主任指出,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倾注更多的爱,让他们体验不同程度成功的喜悦!</p><p> 王主任精彩的点评不只是全县数学老师们的方向,更是质量提升工程的助力!</p> <p>  第四项由杨老师对主持的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解决策略研究》做简要概述:</p><p>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p><p>2、合作学习,互教,互练,互强。</p><p>3、差异性教学,降低教学难度,照顾学困生。</p><p>4、分层作业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学困生,提升家长信心。</p><p> 杨老师转变学困生的策略,不只是我们理论方面的学习,更是为我们全县数学教师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实践动力。</p> <p>  只有不停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圈,才能让自己保有随时从头再来的勇气。</p> <p>  “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悟””,郑森林主任对全县的教科研保有很高的期待。他指出教科研成果目前现状:</p><p>1、课题研究还在上升期,有部分教师走出功利的圈子;</p><p>2、大部分老师停留在研究是研究,教学是教学;</p><p>3、学校领导教科研意识还不强,没有把科研和校本教研融合在一起。</p> <p>  郑森林主任要求做教科研研究,首先要重视选题,从校本教研出发找选题点;其次要重实践,教科研必须要从一线课堂出发;最后要重成效:不看级别,看成效,不看大小,看成效,不看时间,看成效。最后要重推广,课题要有实效,把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把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模式。</p><p> 要让课题研究成果推广作为常态,期待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并糅合一线教师的经验,形成的教学模式成为下一次教研成果推广的亮点。</p> <p>  会后,我们十二小的老师们不辞辛苦,站好最后一班岗,杨保云校长和洪娟副校长亲自参与指导,把报告厅收拾的一尘不染,这就是我们十二小人的毅力与魅力!</p> <p>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科研结题不息题,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活动,促进了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深入认识,对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研究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科研能力的提升、个人的专业成长和各校科研工作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我们息县的教科研成果以及教学实践,在县领导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县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好!</p>

学困生

教学

教科研

课题

老师

教师

全县

息县

科研成果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