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艺相磋,暖意融融——记于都县初中语文名师二团小溪初中之行

紫菱洲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北风微拂,寒意浓浓,11月再见,12月你好!借此冬风习习,但硕果累累之际,于都县初中语文名师二团李红海老师、明经寿老师、廖芸老师和熊伟英老师一行人来小溪初中开启思想浸润之旅。</p> <p>  本次活动由于都二中名师李红海老师和小溪初中优秀语文教师余鑫颖老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交流研讨,课题为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思维碰撞出火花,交流研讨促成长。 </p> 《植树的牧羊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执教人:余鑫颖老师</p><p> 上午第二节课余鑫颖老师开讲了,温婉可人的余老师首先播放沙漠变绿洲的视频,学生视觉得到强有力的冲击,瞬间走进了课堂。字词关余老师放大招,选一组学生以玩游戏的方式PK,达到扫除本课生字词障碍的目的。寓教于乐,意犹未尽! </p> <p>  单元导读部分仍然要求学生继续学习默读,老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让思绪在作者笔尖下畅游。余老师让学生以填表格的形式,叙述“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分析穿插在表格中,这是本节课的重点。</p> <p>  请个别学生示范读、学生集体朗读、教师配乐朗读,洋洋盈耳的读书声不绝于耳,让学生读中品、读中悟。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来形容你这节课贴切不过了。</p> <p>  文中牧羊人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孩子们,余老师展示袁隆平先生、抗疫逆行者和普通清洁工图片,引导同学们关注身边小人物的不平凡,学会感恩。小人物也有他的大情怀!</p> <p>  最后余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美丽、勤劳的母亲的小故事,用自己亲身经历触动孩子心灵,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学会欣赏、关爱身边人。</p> 《植树的牧羊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执教人:李红海老师</p><p> “同学们,待会儿哪一大组同学表现最积极,老师手中这本书就送给他们”甜美大方,笑容可掬的李红海老师手中的书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李老师首先要求同学们默读课文,并要求概括文章故事梗概。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梳理“我”和牧羊人相遇的经历,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步步引导。</p> <p>  品析牧羊人人物形象环节,李老师给了孩子们一些温馨提示:可从人物描写方法、对比、衬托、修辞等方法着手,同学们有了这些方法的指导,筛选课文主要信息,领会人物精神可谓得心应手。为李老师点赞!</p> <p>  她俯下的不仅是身子,而且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你看,学生们有的陷入沉思,有的奋笔疾书;你听,他们读得多好多认真,我手书我心。</p> <p>  向植树老人致敬,课后为伟大的老人写一段颁奖词,我想孩子们通过李老师的精髓点拨一定有很多赞誉的话送给无私的老人。</p> <p>  第二大组成员整堂课中表现踊跃,拥有这本书实至名归。为他们鼓掌,为有情怀的李老师翘起大拇指。</p> <p>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精彩献课的老师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板书设计和各位听课同仁们的精心记载。</p> <p>  接下来进入评课环节,由思源实验学校资历深厚的熊伟英老师发言,熊老师用八个字概括了这两堂课: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特别强调我们在平常语文教育中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品读人物精神环节的各种手法要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衔接语文中考考点,从低年级抓起。悟读和研读环节对文本要挖深,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把文章读薄,把人物精神读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p> <p>  我校语文组卢邦福书记谨代表学校对名师团成员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为小溪语文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李老师的精心备课和稳重、不慌乱的教态打call!期望以后语文人士多交流,异彩纷呈展风采,切磋教艺促成长!</p> <p>  于都县初中语文名师二团成员送教小溪初中站圆满结束。“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我们将与各位同仁共同奋进,砥砺前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图片:张艳芳 朱伊铭</b></p><p><b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编辑:张艳芳</b></p><p><b style="font-size: 20px;">审核:刘恋春</b></p>

老师

牧羊人

李老师

学生

语文

小溪

同学

植树

名师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