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聚“神”,以“神”促“形”——新生街小学 “一米阳光”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名师讲坛”活动

任铃

<p class="ql-indent-1">“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学好空间与图形知识,对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空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李启珍导师的带领下,“一米阳光”名师工作室于12月1日组织全校数学教师开展了一次“空间与图形”专题研讨活动。活动分为教研展示课、评课议课和导师讲坛三个环节。</p> 课堂展示 <p class="ql-indent-1">本次教研展示课是由邵萍老师执教《认识周长》。为了呈现出自己心目中最有效的教学,邵老师和工作室成员一起磨了两次课,大家集思广益,不断优化课堂环节,不断锤炼数学语言,并最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高质量的数学概念课!</p> <p class="ql-indent-1">邵老师联系当下,从“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引入本课的教学,将“周长”的概念进行精准的拆分,从实物的边线,引出封闭图形,明确封闭图形才有一周, 最后在辨析中理解什么是周长,通过层层铺垫,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总结出了周长的概念。</p> <p class="ql-indent-1">为了突破概念理解层面的难度,邵老师设计了说一说、描一描、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亲身感受,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邵老师在课堂上激情满满,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探究热情高涨!</p> 评课议课 <p class="ql-indent-1">课后,老师们针对这节展示课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评价。作为工作室今年的新增成员,常梦蝶老师、魏倩倩老师和任铃老师都分别谈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从邵老师的课堂中,她们深切感受到:原来空间概念课也能上得如此生动有张力!真是学无止境呀!</p><p class="ql-indent-1">李文涛主任从更高的理论层面评价了这堂课。李主任认为:邵老师建立周长的概念时,把实物抽象成图形,再从图形中抽象出周长,注重了学生的过程体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于空间观念的认识。</p> <p class="ql-indent-1">李慧娥主任指出:邵老师在认识了每一个概念之后,都进行了及时的辨析,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慧娥主任强调,小组合作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进行明确分工,让小组合作落到实处。</p><p class="ql-indent-1">“华数”工作室导师余贤华主任首先肯定了邵老师激情四射的课堂表现力,认为这是一堂非常有温度的课,接着从概念建立的可视化和有序性,以及习题设计的层次性两方面,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肯定。</p> 导师讲坛 <p class="ql-indent-1">在评课之后,“一米阳光”名师工作室导师李启珍老师给全体数学教师做了“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之教学难点及对策”的专题讲座。李老师从把握概念内涵、形成空间观念和理解推理过程三个方面阐述了“空间与图形”的教学难度,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逐一进行了对策分析,提出要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理解概念内涵,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直观演绎中明晰推理过程。</p><p class="ql-indent-1">李老师说:“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概念,了解其形状,运用其公式,即所谓的‘形’,更重要的事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神’,即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到神形兼备,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如鱼得水。”</p> <p class="ql-indent-1">最后,胡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工作室承办的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胡校长指出,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就是要通过这种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促进交流,共享智慧,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p>

老师

图形

工作室

概念

学生

空间

周长

教学

名师

课堂